【邹广文】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生命力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这一重大时代性论断,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

【王丽婕】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思政课中的主要精髓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推动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探索,构成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重要篇章。

【王丽婕】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思政课中的主要精髓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推动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探索,构成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重要篇章。

【何伯勤】时势论

盖闻圣王治世,必察势之盈虚;明主经邦,当审时之隆替。今观五洲震荡,非徒刀兵之险,实乃文明兴替之兆。昔秦以耕战立国,终成混一之业;今列国争数字霸权,竟演虚实之战。

【何伯勤】论调整必修外语之制

夫教育者,国之本也;文化者,民之魂也。昔者仓颉造字,轩辕立教,三代设庠序,孔孟传六经,皆以固华夏之本,育圣贤之才。然观今世教育之法,竟令举国学子殚精竭虑于他国文字,其弊之深,犹驱万民而效异服,使童蒙而弃雅言。余尝览中外之史,察治乱之源,乃知调整必修外语之制,实为当今教育改革之首务。

【杨朝明】以“第二个结合”开辟文化“两创”新境界

创新创造是文化的生命力,是文化繁荣兴盛的活力源泉,也是文明绵延繁盛的不竭动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有赖于充分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新力、创造力

【邱少晖 张红飞】在社会治理中发挥德治文化的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也是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精神源泉。

【林桂榛】拜登赦子非“容隐”行为,属“负父而逃”行为,合法否另论

孟子突出舜不惜弃其天子位也要保其父不收监或被判刑,反映了当时孝悌礼俗的普遍乃至苛刻,以及孟子本人的高度孝德与宣教之苦口婆心。孟子喜欢讲好听故事以宣教,什么“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孟子何曾实见过舜及舜”五十而慕父母”的事实呢?如《庄子》爱好讲孔子不好听故事而已,不能当真的,会意即可。

【杨家辉】拜登赦子能否等同于儒家的“亲亲相隐”或“舜负父而逃”?

拜登身居总统之位,以公权力赦子,既不能在美国现代政治秩序中寻求解释,也不能从儒家思想中获得整全助力。在美国现代政治秩序中,拜登任私情而坏权力,破坏了美国政治的公共性。在儒家思想中,拜登因居总统至公之位,而不能比附非公的父子相隐;且其赦子是发生在居位期间,也没有跳出政治与文明的秩序,不能比舜而实现对人伦的还原。

【宋立林】“典”亮人心: 以优秀传统文化润心智养情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论述,11月25日,山东省社科联召开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研究座谈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青年人才团队代表,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社科担当,激发人民文化创造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数字化赋能文化建···

【王学典】儒学研究已形成“九科治儒”的繁荣局面 ——探索儒学社会科学化的新路径

当下儒学的核心问题是现代转化问题,也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问题,是儒学如何融入现代社会、为现代国家治理和现代社会重建提供积极的思想资源问题。这需要我们对儒学的学科属性和现代转化路径作出新的探索。

【向芬】推动儒家文化“走出去”行稳致远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文明正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拥抱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胡国繁】写在第一个“王船山日”

2024年9月29日,船山故里所在衡阳市通过市政协向市委市政府提交调研报告及建议案,并召集全体市政协常委及市直部门、船山故里衡阳县代表,开了一个数百人的专题议政会议。

【养正读书】关于传统文化和读经的九条反思

在国家和整个社会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下,在读经被众多有识之士当作必修课的觉醒中,让人感觉欣慰,前途似乎越来越光明,然而在现象背后,我似乎也隐隐感觉到一些问题,分享出来供大家思考。

【齐义虎】正名:所谓“中东”应该叫“西亚”

近日,加沙地带的巴以军事冲突持续不断,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使得“中东”一词再次成为国际问题的焦点。

【米湾】经学之所与立 ——贺春耕园第七届经学论坛

春耕园举办经学论坛,某不克与会,而米湾兄撰文致贺,今予转载。复案:经者,常道也。非天启之书不得为经,非孔圣制作不得为经,非六艺之科不得为经。

【杨传召 杨冬 张恒】提高儒家文化国际传播影响力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国际传播工作是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的重要对外窗口,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实践。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际传播工作,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张涛】“第二个结合”的内在机理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原创,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要正确把握“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需要深入把握这一“结合”的内在机理。

【陆卫明 张敏娜】《论语》中的为政思想对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启迪意义

《论语》究竟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有一种说法认为,“《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把《论语》视作一部“心灵鸡汤”之类的书。这种说法无论在理论上、事实上,还是在逻辑上均有悖于常识。

【王达三】儒家文化的守望者——《原道》和陈明

今年是《原道》创办30周年,业界举办了一个庞大的纪念会。不过,作为《原道》创办者和灵魂人物的陈明,站在了会议及合影照的边缘——或许是“边缘人物安乐边缘”吧——这和10周年时的纪念大异其趣。现将20年前写就纪念《原道》10周年的两篇小文贴出来,对比下,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