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梧】敬挽方克立先生

克讓允恭 論知行 中體西用須乘馬;立國安邦 迴天地 古往今來有新儒。

【陈明】回首向来萧瑟处——方克立先生与我的一些往事

随着方先生的离去,一切又都告一段落了。行文至此,居然突然想起一句《圣经》里的话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方先生于我是不是多少也有点这个意思?

【鲍鹏山】怀念兄弟王大千

2018年6月8日,济南的一个熟人给我发来微信:鲍老师,大千秘书长出事了!

儒家网师友沉痛哀悼李文亮医生

李文亮只是尽了一个医生的本分做了一个普通人该做的事却成为英雄,说明这个社会和时代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正因为对此形成了共识,不满而又无力改变,大家对李医生之死的悼念和歌颂才不约而同,才在忧戚之中包含许多的愤怒和恐惧。

【何光顺】敬悼石立善教授

敬悼石立善教授

【玉笔】怀念我的老师——石立善先生

此刻,上海阴雨连绵,寒风呼啸,夜漆黑漆黑的。我认识的一个老师离开了,从此世界上再无此人。

【讣闻】石立善先生逝世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古典学集刊》创办人暨主编石立善先生,于孔元2570年岁次己亥十一月廿三日己丑暨西元2019年12月18日因病辞世,享年四十七岁。

【程苏东】立善兄杂忆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北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邀访学者石立善先生,于2019年12月18日因病逝世,享年四十七岁。北大中文系程苏东老师连夜草写了这篇文章,追忆与石立善老师的学术交往,让我们得窥石老师质直、朴实的君子之风。我们特别在此发布,以寄托哀思。

【刘长焕】北李南刘,黔人之光——集句四首悼念著名美学家刘纲纪先生

刘纲纪(1933年1月-2019年12月1日),男,贵州普定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应当时的武汉大学校长李达教授的邀请到武大工作至今。

【郭齐勇】怀念张岱年先生

我的老师萧萐父、唐明邦先生等都曾在北大读书或进修,听过张先生的课,是张先生的学生。我作为晚辈,通过老师们的真情回忆了解了太老师的人格与学问,又读了《中国哲学大纲》等著作,对太老师非常仰慕。1983—1984年前后,我因研究熊十力哲学,开始与张先生通信,向他老人家请益。

“大成国学基金”创办人冯燊均逝世,生前致力推动国家返本归元

报道提到,冯燊均此次捐资创设国学基金,不以自己名字冠名,而是取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圣号冠于基金之上,以示对圣贤之推崇。他说,成立这一基金,“是为报答父母恩、师长恩、国家恩、众生恩,不求任何回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人只愿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鞠躬尽瘁,无愧于国家民族。”

【刘克敌】“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纪念陈寅恪先生逝世五十周年

2019年,是陈寅恪先生,这位20世纪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标志性人物、20世纪中国文化大师逝世五十周年。

【讣闻】冯燊均先生逝世

冯燊均先生1932年出生于香港,既接受过私塾式教育,也接受了新式教育。香港沦陷时,父亲不甘为日军维修舰艇,曾举家迁至广州。在父亲言传身教下,冯燊均胸怀国族情怀并坚持推动国学教育。2008年,冯燊均夫妇发起成立非营利慈善机构“冯燊均国学基金会”,资助内地学校建设项目、设立奖学金等。

【赵伯雄】纪念汤一介先生

我是因为参加了《儒藏》项目,才认识了汤一介先生的。此前我只闻其名,知道汤先生是北大哲学系的名教授,再多一点儿,就是知道他是汤用彤先生的哲嗣,其他的就无所知了。

【讣闻】叶选平先生逝世

叶选平先生长期关注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曾经担任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荣誉会长,并担任孔子研究院名誉院长,为儒学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研究、普及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常樯】谷牧与中国孔子基金会

文革以后,谷牧欣然担任中国大陆成立最早的儒学组织——中国孔子基金会的名誉会长。在他的悉心关怀和亲自指导下,孔子基金会率先扛起在中国复振儒家文化的大旗。依托孔子基金会,“三孔”文物保护、儒家文化研究与普及、曲阜名城建设、国际儒学交流等事业逐渐走出文革阴霾,步入正轨。历史地看,谷牧堪为孔子基金会乃至文革后中国儒学研究···

【陈佩】哀杨生

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才而得其时,又难矣!才之遇世,如孤舟棹海,有未发而失橹者,有方发而折桅者;有发至中流不抗,欲反不能,楫断舟沉者;有迎风千里,迷向而行,不意其将陷穷途者;有岩岸略见,欢号呼踊,而不知深礁巨石,隐然待之者。

前半生教马列,后半生传儒学——钱穆之子钱逊逝世

对于外界将其与盛名在外的父亲相比较,甚至认为他一辈子都活在父亲的光环下有些“可怜”。钱逊的孙女曾问过他是否介意,得到的回答是完全不介意。

【邢一轩】钱逊先生的最后嘱托:读《论语》,学做人

2019年8月22日,钱逊先生辞世。在钱先生辞世前五天,济南实验中学的邢一轩同学有幸与先生见了最后一面,这将成为他一生珍藏的记忆。

【常会营】追念钱逊先生

2019年8月22日,遽闻钱逊先生仙逝,颇为震惊。因为这两年开会每次见到钱先生,他都精神䦆烁,神采奕奕。钱逊先生是当代著名学者,也是国学特别是《论语》的推广普及专家。在国学热的今天,老先生在北京各著名高校如清华北大、北京各书院乃至全国的国学圈里享有盛名。这不仅仅因为他是国学大家钱穆先生的三公子,更多是与他三十年来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