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出土简帛文献的大量发现,学界对古书形成的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而古书文本又多是古史研究的史料来源,故古书文本形成过程的研究对于我们准确了解史料的生成过程、品质、流变意义极为重大。
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以传统学术为研究方向之一,具有开放的形态,本丛书也体现了这一特点:一方面,它主要聚焦于古典的人文(包括传统经学)领域,另一方面,其作者又不限于浙江大学,而是兼及更广范围的学人。
本书利用《国际儒藏·韩国编·四书部》《韩国文集丛刊》以及其他朝鲜汉籍资料,结合古代中国与朝鲜半岛经济文化交流史以及中国《孟子》学论著东传朝鲜半岛的历史进程,依时间为序,总结了古代朝鲜半岛《孟子》学的基本特色,采用个案分析与综合论述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中国《孟子》学论著流传朝鲜半岛及朝鲜时代文人接受《孟子》的基本···
四库系列丛书已出版多种,比如文渊阁《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等,乃为历代典籍之汇集,为文献工作者提供极大便利,然品种较多,查找亦较繁琐。本书将已出版的十八种四库系列丛书书目汇于一编,编制索引。
《毛诗品物图考》由冈元凤纂辑,是十八世纪日本汉学家对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植物、动物的图释著作。全书共七卷,分为草、木、鸟、兽、虫、鱼六个部类,图配文字考证,其中有211幅插图。
本书上下两编,上编“秦汉礼制与律令”,共计5篇,关注近年来新出土的秦汉律令类材料,集中梳理与礼制有关的祠祀、丧葬、宴饮等律篇、令篇及仪注文本,尤其注重从中发掘秦汉礼仪类律令与礼经之间的内在关联,由此考察秦汉国家通过礼制与律令进行统治的具体方式。
书仪的礼仪变化适应着社会的需要,顺从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当贵族制向着官僚制转变的同时,书仪也反映了作为礼仪核心的等级关系从围绕家族血缘为中心到以官场为中心的转变,以及唐五代礼庶民化、实用化和官僚化的倾向。
本书稿打破学科间之藩篱界限,在 大学术视野和知识结构下进行跨学科的贯通分析论述。
中华文化的根底在五经,礼乐文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四书涵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是平民百姓安身立命之本。
本书是受国际儒学联合会委托,进行“中国儒学试用教材编撰”与“儒学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汇编,内容包括“恢复儒学学科倡议”,刘学智、朱汉民、王钧林、舒大刚、颜炳罡、彭华、吴龙灿、舒星、秦际明等人关于“儒学学科”建设的相关论述;四川大学邀请海内外学人就“儒学学科”和“儒学教材”的各种座谈会与讨论,各类媒体的相关评述。末附近代大···
《〈周易〉与易学史研究》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周易》研究,从义理和象数的角度阐释《周易》的相关内容,涉及到《周易》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形而上学思想、人性论、社会管理思想以及器物论等,并对《周易》进行定位。下篇为易学史研究,具体考察马融、王弼、李鼎祚、杨简、蔡元定、胡方平、韩邦奇、乔莱等的易学思想以及在易学···
该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在前现代语境中,《诗》为何能在言说常道的意义上被视为“经”。以“经”论《诗》的通行进路,如从经学史或广义上经学文化学的角度,梳理出诗经学史的理论成果或对《诗》的经典化过程及其影响作一番描述性研究,这对解释言说常道之“经”何以成为《诗》最为根本的意义规定而言并不充分。
呈现了作者继《道体学引论》(2019)之后的最新思考,推进了其“太一论”与“道体学”的论述,也体现了当代中国哲学寻求自我突破、“自立吾理”、构建体系的努力。
在近代思想史上,康有为是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他既是“传统的叛逆者”,又颇具保守主义气质。也因此,如何展现其思想的复杂性成了康有为研究的重要突破口。本书围绕康有为的思想核心三世说展开,将康氏放到整个经学传统中进行理解,揭示康有为如何在继承经学传统的同时,又极大突破了传统经学,从而自成一套大同理想建构。
本书从一个新的视野出发,对阳明心学展开多维度的阐释,思路开阔,创见颇多,具有开拓性。
礼仪在规范社会行为、构建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提升道德素养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尤以诞育、成人、婚姻、丧葬、祭祀等与生命历程息息相关的人生礼仪为突出。诞育、成人、婚姻、丧葬、祭祀等人生礼仪的历史传统、文化知识,以及仪式的过程、器用、服饰、空间、角色等,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宝库,有着丰富的内涵。
谶纬之学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而独特的意义。近年来的谶纬研究更多地是从政治文化史、经学史、文学史等角度切入,探讨谶纬与汉魏六朝乃至隋唐的政治、经学、文学的互动关系,对谶纬本身的基础性研究关照不足。
本书是关于巴蜀大儒刘沅(1768—1856)的研究专著。刘沅被后世尊称为“川西夫子”。作为一位生活于朴学昌盛时期的儒家学者,他却以宋学方法解经;作为远离当时学术中心的一乡善士,却为了“回归孔孟”,以一己之力完成对儒家所有经书的重新注解;作为一名胸怀天下的道德君子,他将毕生心血献给脚下的土地和普通士人民众,成为扬慈善、兴文···
董仲舒研究文库是依托《衡水学院学报》“董仲舒与儒学研究”专栏和董仲舒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平台,将相关重要研究成果结集出版的董仲舒研究系列辑刊。该文库由董学大家、北京师范大学周桂钿教授和秦汉史研究名家、北京师范大学蒋重跃教授分别作序。董仲舒研究文库填补了董学研究系列文集的空白,是董学研究最全、最权威的文库资料,也···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法言》是“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系列图书的一种。秉持“激活经典、熔古铸今、立足学术、面向大众”的编纂目标,《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通俗晓畅的传统文化读本。本书以秦恩复石研斋翻刻宋治平监本《扬子法言》为底本,参照其他善本以及古书、古书旧注所引《法言》之文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