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马丁 著《表演与阐释:早期中国诗学研究》出版暨前言

为了聚焦学界经学研究的学术动态和分享经学研习过程的参考书目,《经学研究》公众号近期开设了新的推送栏目——“新书资讯”。本栏目主要介绍近年来经学相关文献的出版信息和内容概要,与诸位同道展开更加丰富的学术交流。每期介绍的书籍文献,源自近几年与经学相关的出版物,大体分为“学者新著”“学术辑刊”“新校古籍”等三类。本期介绍的是···

祝安顺 著《中华经典教育三十年》出版及引言

《中华经典教育述论》是新世纪以来第一部从中华经典教育内涵、近百年经典教育发展和经典课程体系构建等三个方面探讨中华经典教育的传承与发展的理论结合实践的专著。本书既有对中华经典教育概念的解析和构建,也有教育思潮的比较与分析,更有中外经典教育历史经验的梳理和总结,还有近三十年来经典教育的全国各地的案例总结和分析,更···

古写徽州本《朱子语类》,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朱子语类》煌煌二百万余言,自天文地理到礼乐刑政,自四书五经到宋代政事,无所不包,无所不讲,直抒胸臆,称心称理。朱子晚年,实已抵至“大而化之”的境地。世称朱子为“文公”,文之错综璀璨,于《语类》见之。

罗新慧 著《周代的信仰:天、帝、祖先》出版暨后记、序言

本书利用传世文献、两周金文资料、战国简帛材料,描绘西周、春秋、战国每一时代宗教信仰的基本内容、整体面貌。

王钧林 著《儒学的知识、思想与智慧》出版

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济宁市尼山学者、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教授王钧林著作《儒学的知识、思想与智慧》由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收录至孔子研究院《尼山儒学文库》(第一辑)。

〔明〕郝敬 撰《九部经解》出版

《九部经解》,又称《九经解》,明代经学家郝敬撰,起草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冬,卒业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春。全书一百七十五卷(正文一百六十六卷、九部经书卷首九卷),计一百六十七万言,分为《周易正解》二十卷、《尚书辨解》十卷、《毛诗原解》三十六卷、《春秋直解》十五卷、《礼记通解》二十二卷、《仪礼节解》十七卷、···

丁四新 等著《上博楚竹书哲学文献研究》出版暨绪言

本书是笔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上博楚竹书儒道哲学文献研究”(12JJD750003)的最终成果,它包括“思想研究”和“竹书注译”两个部分。

程苏东 著《汉代〈洪范〉五行学》出版暨后记

《洪范》五行学是汉儒以《尚书·洪范》为基础,杂合阴阳、五行、月令、星占等多种数术知识而构建的一种儒家灾异学说,它包括夏侯始昌所立师法、刘向说、刘歆说、班固说、郑玄说等不同形态,是相对独立于《尚书》学的别传之学,与《易》占侯学、齐诗翼氏学、《春秋》公羊学及纬学等共同构成汉代儒学的灾异论体系。本书将在全面辑佚汉代···

王心竹 著《理学与佛学》出版

《理学与佛学》为“理学学术丛书”中的一本。全书共分七章,主要研究了宋明理学的形成和佛学的助缘作用;浸淫佛学,儒家本色——周敦颐与佛学;以儒为本,融摄佛学——二程与佛学;兼采佛释,综罗百代——朱熹与佛学;以佛禅方法,建心学体系——陆九渊与佛学等有关理学与佛学的知识。

东方朔 著《权威与秩序——荀子政治哲学研究》出版暨后记

据说尼采曾把诗人的歌唱比喻为母鸡下蛋后的啼叫,认为都是痛苦使然。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绝妙的比喻。母鸡下蛋是否痛苦我们不得而知,但“愤怒出诗人”却是我们常有的说法。在古代中国,不论是楚臣去境,汉妾辞宫,还是骨横朔野,魂逐飞蓬,皆是诗人反复咀嚼的素材,非长歌不能谴其怒,不能宣其情,故韩愈云“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

陈来 著《儒家思想与中国哲学》出版暨后记

本书所收,其中儒学的大部分是从我2017年以来所写的各类文章中选出来的,此前没有收入过我以往出版的书中。

章晓英 著《反对个人主义:儒家视角下对道德、政治、家庭等基础的再思考》出版

“安乐哲儒学大家翻译中国”系列之一。第一部分致力于展示人类作为自由、独立和自主的个人的愿景,以及为什么这个愿景始终是海市蜃楼。它过去有着解放功能,但现在已经变得有害,甚至只是在清楚地思考时,更不用说实现社会和经济正义,或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环境和其他问题。

王振复 著《〈周易〉的美学智慧(修订本)》出版

王振复教授致力于中国美学研究数十年,逐步建立起独具特色的中国美学话语体系。本书为“王振复美学论著集”之一种。

重磅首发!十三经汉魏古注丛书

20世纪20年代,商务印书馆曾经出过一套深受学界好评的丛书《四部丛刊》。

“尼山文库”(第一季)出版发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儒学传承发展“十四五”规划》有关部署要求,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依托学术委员会,以学术顾问和学术委员为主体,创立了重要学术品牌“尼山文库”,组织编纂了“尼山文库”(第一季)。

曾亦、郭晓东主编《春秋学研究》创刊暨第一辑目录

近十數年來,經學日顯,不獨吾國數千年學統賴以不墜,且頗有樂道君子,思用經義以濟世道之窮,此誠儒者之本志,而是刊之所由編次也。

朱义禄 著《泰州王门思想研究》出版暨后记

《泰州王门思想研究》是《阳明文库》学术专著系列中的一册。全书既侧重泰州学派代表性人物的个案研究,又关注不同人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前后传承,由此展现了一幅具有内在关联的思想画卷。泰州学派或泰州王门可以看作是以王学为内核的思想流派,在中国思想史中,它展现了独特的个性。

彭承军 赵平略 主编《自信之源:中国历代著名思想家画像集》出版暨序言

本书主编,彭承军(贵阳学院美术学院院长)、赵平略(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院长)。副主编,陆永胜(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继平(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副院长)。

杨华 等著《中国礼学研究概览》出版暨前言

礼学是传统经学的核心,涉及古代学术的各个方面,在现代学术中又与各学科息息相关。本书第一章《通论与通史》主要对礼学史研究、礼学研究课题和礼学研究著述予以鸟瞰式回顾。第二章至第九章,依次对先秦至民国时期的礼学研究概况分类进行探讨揭示

东方朔 著《朱子哲学与宋明理学》出版暨前言

本书是有关朱子哲学和宋明理学的论集,探讨了柳宗元、罗豫章、胡宏、张南轩、朱熹、王阳明、刘宗周等儒学思想家的哲学思想。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