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明 著《洙泗文献征信》出版

《洙泗文献征信》是一本关于早期儒家文献与思想研究的重要著作,由杨朝明编著,旨在通过征信的方式对洙泗地区的文献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关于“洙泗”的概念,洙泗指的是孔子在洙水和泗水之间讲学的地方,后世以洙泗代称孔子及其儒家教育。因此,《洙泗文献征信》这本书可以看作是对早期儒家文献和思想进行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涉及儒学···

陈立胜 著《阳明学与中国现代性问题》出版暨导论、后记及补记

本书以“阳明学与中国现代性问题”为题,勾勒阳明学内部现代性精神的展开脉络,阐发阳明学作为一种“精神动力”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所提供的独特资源,并揭示阳明学对于克服现代性之隐忧所具有的启示性意义。

杨国荣 著《儒学与中国哲学》出版暨前言

作为中国哲学的历史构成,儒学同样包含历史性与生成性双重品格:它形成于先秦,经历了汉代经学至宋明新儒学(理学)的衍化,晚近以来,又出现了所谓现代新儒学。以时代的变迁为背景,儒学唯有经过历史的转换,才能获得内在的生命力。

韩伟著《阐释与道艺:中国古代文艺观念的建构》出版暨后记

中国古代文艺观念的形成与阐释密不可分。一方面,文艺观念是对具体文艺现象的阐释和总结;另一方面,其在流变过程中也带有被“层累”地再阐释的痕迹。古代文艺观念的建构始终笼罩在社会整体意识(“道”)之下,通过阐释实践完成了“道”对“艺”的干预。这也是本书以“阐释与道艺”为题的原因。

汪舒旋 著《两晋南北朝经学文献研究》出版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上编是《两晋南北朝经学文献探析》,对两晋南北朝的经学文献作整体的分析,对此时的经学传承作梳理,对各经文献的数量、分类、存佚作统计,分析各经文献的发展情况。下编是《两晋南北朝经学文献提要》,对所统计的两晋南北朝经学著作做全面地、逐一地考证,考察、辨析每一种经学著作的作者、篇卷、主要内容、写作特···

郑辟瑞 著《亲熟与陌生——现象学视域下的自我与他人》出版暨前言

对于胡塞尔及其现象学传统来说,“亲熟”和“陌生”这对概念既是方法概念,也是主题概念。从方法上看,现象学的方法就是使亲熟之物陌生化。

邓珍 著《“西南巨儒”郑珍之文字学研究》出版

郑珍为晚清著名的文字学家,被称为“西南巨儒””,但是目前学界对郑珍的文字学没有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研究。

刘源、刘亚伟 点校 《中西学说通辨》出版暨后记、序言

本书系民国山东即墨举人张绍价所著,刘源、刘亚伟誊录点校。是书分上下两编,上编辨中国学说,凡九卷;下编辨西方学说,凡七卷;共十六卷。著者基于朱子理学之立场,对当时中西方主要学说如老庄、陆王、西方哲学等进行一一辨析,以期揭示正学、异学之分别,务使读者对异端学说有一清楚明白之认识,然后知正学之所在而趋向之。

《这个世界会好吗?(续编)——梁漱溟晚年口述(1984—1986)》出版暨艾恺序

本书是梁漱溟先生与美国芝加哥大学艾恺教授于1984年、1986年二度对谈的记录(1980年初次访谈后整理成书,即为《这个世界会好吗?》)。在本次访谈中,艾恺的问题侧重于梁漱溟在20世纪上半叶的经历,年逾九十高龄的梁漱溟先生思维清晰、娓娓道来,畅谈民国风云,自述与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章士钊、梁启超、陶行知、李济深···

曾振宇教授 主编《“观念史研究丛书”(第一辑)》出版暨书目

近日,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曾振宇教授主编的“观念史研究丛书”(第一辑)已在齐鲁书社正式出版。第一辑包含四本著作,分别是刘乾阳著《儒家“诚”观念研究》、李富强著《儒家“耻”观念研究》、刘飞飞著《儒家“天下”观念研究》、李涛著《儒家“天理”观念研究》。

冯胜利 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精读选》出版

本书从《说文解字注》精选出100条代表段玉裁理必思想和技术的注释,以阐发和弘扬传统学术之精华。

赵四方 著《吴派与清代的今文经学》出版暨序言、后记

吴派与今文经学是清代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惠栋所揭橥的“师法”“家法”观念,上承晚明由“道统”复归“学统”的思潮,下开有清一代经学新局,对常州学派以及常州之外的今文经学都产生深刻影响。从惠栋到廖平的经学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师法”“家法”观念在清代的变迁史。对这一脉学术开展研究,有利于重新反思吴派经学的意义,也有利于促进···

曾亦 著《从素王到真王:刘逢禄〈春秋〉学研究》出版暨后记

刘逢禄是清代公羊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其学术以回归汉代董仲舒、何休为主要宗旨,而下启清末民初的今文经学研究,并对晚清的政治变革思潮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过常宝 主编《早期中国知识观念与文献的生成》系列丛书出版暨绪言

从西周初期的“制礼作乐”到西汉中期的“独尊儒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态得以建立,文献在这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主要基于文献得以建立。

陈迎年 著《国家与心性:牟宗三政治哲学批判》出版

本书提出并证明牟宗三政治哲学具有双线循环结构,一线对道德心性进行存在论奠基,一线以道德心性范导人类存在。

邹建锋 主编《王阳明稀见版本辑存续编》出版暨序言

目前知道明代最完备的阳明文献是隆庆六年的《王文成公全书》,《全书》是对《传习录》《阳明先生文录》《文录续编》《阳明先生年谱》等文献综合编辑的结果,而时至今日,《传习录》《文录》以及《全书》版本源流的细节中仍有诸多疑问之处。近十余年来,随着古籍普查工作的深入,国内外的各大藏书机构公布了许多之前不为人所知的珍贵文···

邹建锋 著《王阳明文献的刊刻研究》出版

该书广泛搜罗嘉靖到崇祯时期,王阳明著作的各种单刻本版本文献,包括《传习录》《传习续录》、《阳明先生文录》及其《续编》、《阳明先生诗录》、《王阳明年谱》、《王文成公全书》等,介绍其刊刻所涉的捐资人及编撰者情况,对刊刻文献的编撰过程及其流传情况进行初步探索,试图梳理各版本之间的关系及其异同。其中,尤为着意于流传不···

靳凤林 著 《王道与霸道:中西国家治理逻辑的伦理比照》出版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国王道政治与西方霸道政治的伦理分野已是昭然若揭。中国王道政治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对王道与霸道统治策略的深刻辨析,最终在秦汉王朝的斗转星移中确立了王霸结合、阳儒阴法型国家治理模式,这一模式深刻陶铸了中国后世政治的运演轨迹。

(南朝梁)皇侃 撰、刘佳琪 译《论语义疏二种》(全二册)出版

本书是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与上海古籍出版社合作推出的二〇二四年度国家古籍整理专项经费资助项目“群经单疏古钞本汇编及校理(附《论语义疏》)”成果之一。后续单疏本七种将于年底完成出版。

舒大刚、李冬梅、李红梅 著《孝经研读》出版

《孝经研读》系对儒家经典纲领性文献《孝经》的研究性导读。本书内容包括“导读”:介绍《孝经》的文献学、经学、目录学等内容;“集注”:汇录郑玄、唐玄宗、司马光、范祖禹关于今古文《孝经》的注解;“附录”:拟《孝经》作品《忠经》《女孝经》《廉矩》及序跋。并附影印版阮刻《孝经注疏》(选)、日本传《古文孝经孔传》。本书旨在为读···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