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我提出新四书、新儒学,就是希望通过对传统儒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融入现代社会,继续发挥其对国人价值引领的作用。对于儒学,其实还有更广阔的空间,那就是儒学对世界的意义。
人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人权理念则孕育发生于具体文明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人权话语,以溯源追流、返本开新为旨,“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举行。孟子作为中国儒家的重要代表,其思想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理解孟子思想中的人权观念?传统文化中的人权观念有何种···
近代以来,尤其是步入20世纪以后,随着对形而上学的质疑、责难、拒斥,哲学似乎越来越趋向于专业化、职业化,哲学家相应地愈益成为“专家”,哲学的各个领域之间,也渐渐界限分明甚或横亘壁垒,哲学本身在相当程度上由“道”流而为“技”、由智慧之思走向技术性的知识,由此导致的是哲学的知识化与智慧的遗忘。
2024年12月26日晚,由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主办,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图书馆协办的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系列讲座第65讲、人文讲坛第一讲在成均苑4幢100报告厅举行。
每个读书人,都有一个岳麓书院梦。这次长沙之行,终于圆梦。
依照传统性、现代性、个体性三个方面对近三十年有关现代新儒家家庭伦理思想的研究进行学术梳理与辨析,一方面,可为继续深入研究现代新儒家家庭伦理思想提供学术前缘,另一方面,也可借助对这些研究成果的辨析和反思,为当代及未来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建设,提供有益的思想启迪。
“迁善改过”,并不完全是人们常说的改正过失或错误,而是说通过道德自律来体现自身的修养境界,其哲学基础虽然貌似孟子的性善论,但是其底色则是汲取了告子的人性理论。“保合太和”,则是提倡一个统一和谐、人人皆以真情相与的和谐社会,从而演绎焦循关于社会的治乱兴衰、圣人匡时济世的经世之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而拓展了《周易···
中华人民共和国75年暨孔子2576年〔耶稣2025年〕1月9日
贾谊主张“改正朔,易服色”,以兴儒家礼乐的方法更秦之法,但因文帝一方面“本修黄老之言”,另一方面对方术有浓厚兴趣,更容易被阴阳家吸引,故而导致这种更法的失败。公孙臣提出“汉当土德”,几经波折之后才得以取代秦王朝的水德。这意味着儒家的“任德教”更化承秦而来的“任刑法”,最终以儒家的思想品格提升了刘汉王朝在政统上的延续与更···
近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肆)》暨校释、英译系列成果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举行,集中发布围绕清华简整理研究工作推出的系列成果。此次发布的第十四辑整理报告,包含了3篇前所未见的先秦文献。其中以夏朝禹、启之间君位传承为故事背景的《两中》,以及以周成王、周昭王为中心人物的《成后》《昭后》,为我们重新认识夏朝与西周的历···
汉承秦制,既继承秦成功的经验,也吸取了秦失败的教训。西汉初期采用黄老“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实行轻徭薄赋缓刑的政策,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生产力,缓和了社会矛盾。
2024年12月20—22日,第三届“两岸书院与经世致用文化研究”论坛在福建三明举行。
2025年1月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国家版本馆联合主办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2024年度发布系列活动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举行,活动梳理盘点2024年中国学术重要原创成果和研究热点,发布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要学术成果。
腊八节当天,孔子博物馆举办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社教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与。大家沉浸在年俗文化之中,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节日。
2024年12月24日至30日,来自湖南大学和台湾大学的30余位师生相聚湖南长沙,参与第三届湖南大学·台湾大学“书院与中国传统文化研讨周”,共话书院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在安徽省桐城市,一条承载着深厚历史与文化的皖南青石古巷——六尺巷,静默地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这条百米巷道的历史可追溯至清代康熙年间,源于大学士张英谦逊礼让、以和为贵的家风家训。
中国古琴艺术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是古琴文化的发源地,琴从最早与瑟不分家,到成为“乐之统”,地位远远超过其他乐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位列“文人四艺”之首,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琴道文化。
2024年12月28日,长江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湖北大学举行。会议同期举行了湖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上编是《两晋南北朝经学文献探析》,对两晋南北朝的经学文献作整体的分析,对此时的经学传承作梳理,对各经文献的数量、分类、存佚作统计,分析各经文献的发展情况。下编是《两晋南北朝经学文献提要》,对所统计的两晋南北朝经学著作做全面地、逐一地考证,考察、辨析每一种经学著作的作者、篇卷、主要内容、写作特···
元旦。刘向春 书,儒家网 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