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从父子有亲”到“易子而教” ——在崇明“亲亲之爱与美丽乡村”主题论坛上的发言

在人类学也有一种发现,说人类是这样一种特殊的物种,他终生都与儿子和女儿们保持联系,这些亲属和婚姻关系的体制,造就了人类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差别,这是非常重要的。人类学家还发现,大猩猩母猩猩把他的孩子养大以后,过了几年小猩猩就不认识他的妈妈了。为什么?因为它的生命周期很短,它的记忆也非常短,它根本不知道孝道这一说···

“海外人才孔子文化研学营”在孔子研究院开营

6月23日,“海外人才孔子文化研学营”在孔子研究院开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委员、副主任、孔子研究院党委书记朱瑞显,山东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经济委员会主任张祝秀出席活动并致辞。

《〈尚书孔传〉训诂研究》出版座谈会举行

《〈尚书孔传〉训诂研究》出版座谈会近日在山东济南举行。据介绍,该书对《尚书孔传》训诂内容、方法、特点以及价值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考察,反映了《尚书孔传》的训诂成果。

书院文化与世界文明互鉴论坛在庐山市举行

6月7日,由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中国地方志学会主办,省地方志研究院协办,市史志办公室、庐山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坛——“书院文化与世界文明互鉴”分论坛在庐山市举行。

【林雅琴】张载思想中的“小大之别”

张载的学问注重对形质世界的考察,“小”与“大”是张载用来观察、衡定世界的一对关键概念。张载将一切有形质之物都判定为“小”,将对有形事物的突破定义为真正的“大”。其认为与有形之物接触产生的是“见闻之知”,“德性所知”是人对万物一体、万物一源的真正觉知。张载不侧重由“形下”到“形上”的纵向贯通,而侧重“有形”与“无形”的区分和从“小”···

2025和合文明论坛:企业家论坛成功举办

6月10日,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之际,由国际儒学联合会、泰中文化促进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25和合文明论坛在泰国曼谷举行。

清华大学历史学主办学术讲座,王苍龙主讲“民间儒家教育何以复兴?兼谈社会科学视···

2025年6月11日下午,由清华大学历史系主办的学术讲座在蒙民伟人文楼B201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英国布莱顿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王苍龙博士作题为“民间儒家教育何以复兴?兼谈社会科学视野下的儒学研究”的专题演讲。讲座由我系助理研究员楼庭坚主持,吸引了校内多个院系的师生参加,现场气氛热烈。

【孔祥来】“上德授贤”如何可能? ——论儒家“禅让”模型的程序问题

一些学者将儒家的禅让理想比附为现代民主宪政,并讨论了其合法性,但却一直忽视了实践这一理想制度的程序问题。实际上,根据孔子的设计,尧舜禅让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有一套从提名到试用,到摄位,再到称帝的程序保障,并且这套程序的考察过程足够漫长,从而使得人们有机会全面考察受禅者的真实德行与能力,也使得受禅者有机会创造卓···

《阳明的故事·龙场悟道》贵阳孔学堂特展在东京开幕

《阳明的故事·龙场悟道》贵阳孔学堂特展17日在东京日中友好会馆开幕。

莲池书院举办“雄保书院联动”活动

6月17日上午,河北大学莲池书院赴雄安新区调研渥城书院、双堤书院等传统与现代书院,举行雄保书院联动座谈会,围绕书院文化传承与书院教育的创新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李耀平 著《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研究》出版暨自序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以下简称《陆疏》)是三国吴人陆玑的一部诗经学研究著作,该书突破汉儒关注名物人文意义的传统,开辟以考据名物治《诗》新途。

伦理与文明国际会议在南京召开

5月24—26日,东南大学主办、江苏省道德发展高端智库等单位承办的伦理与文明国际会议在南京召开,与会学者研讨推动跨文化对话和文明交流互鉴议题。

【张晚林】西方思想中慎独观念与道德教育之完成

“慎独”虽然为中国思想史所雅言,但西方思想史上,依然有潜存的“慎独”观念,由此而克服平庸的恶而完成道德教育。苏格拉底的“我与整个世界相矛盾比我作为一而与我自己相矛盾要好”思想,康德的“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的思想,马里坦的“作为主体性的主体性是无法加以概念化的;它是一不可知性的无底深渊”的思想,阿···

“伏羲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2025年伏羲文化论坛在甘肃省天水市举行

6月20日,以“伏羲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2025年伏羲文化论坛在甘肃省天水市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伏羲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和当代价值展开了深入研讨。

《阳明前学:崇仁学派文献丛书》出版暨序言

崇仁学派是明朝吴与弼所创立的学派。吴与弼是抚州崇仁(今江西省崇仁县)人,故称其所创的学派为崇仁学派。该学派认爲理是宇宙的本体,理产生气,气产生万物;坚持万事“万殊而一体”。该学派门人衆多,主要有娄谅、胡居仁、陈献章等。崇仁学派对明代学术思潮的兴起具有“啓明”的作用。发生在明代的中国历史上

王锐 著《道不远人:近代中国的儒学与儒生》出版暨自序

“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一系列内外危机,生民饱尝苦难。本书通过个案研究,分析儒学在近代中国的曲折历程、儒学与政治的复杂关系以及面对古今中西之争,受到儒学传统熏陶的知识分子为了弘道救世、经世济民进行的艰辛探索。他们思想的得与失,事业的成与败,值得人们反复回味。

纪要丨第三届《春秋》学国际会议之论坛一:《公羊》学研究

2025年6月13日—15日,第三届《春秋》学国际会议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左传》学会议,在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云通楼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的主办单位为同济大学经学研究院,协办单位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支持单位为浙江敦和基金会。来自海峡两岸的经学研究者,以及从英国、韩国、日本远道而来的国际汉学家,共一百多位学者,一起见证参与了这一国···

纪要丨第三届《春秋》学国际会议之论坛三:《春秋》学史研究

2025年6月13日—15日,第三届《春秋》学国际会议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左传》学会议,在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云通楼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的主办单位为同济大学经学研究院,协办单位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支持单位为浙江敦和基金会。来自海峡两岸的经学研究者,以及从英国、韩国、日本远道而来的国际汉学家,共一百多位学者,一起见证参与了这一国···

《福建文献集成续编》出版

《福建文献集成续编》(200册)是《八闽文库》全媒体出版工程最新成果,由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特聘教授吴格主编。

纪要丨第三届《春秋》学国际会议之论坛二:《左传》学研究

2025年6月13日—15日,第三届《春秋》学国际会议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左传》学会议,在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云通楼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的主办单位为同济大学经学研究院,协办单位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支持单位为浙江敦和基金会。来自海峡两岸的经学研究者,以及从英国、韩国、日本远道而来的国际汉学家,共一百多位学者,一起见证参与了这一国···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