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余莉】“四患”不除,身无以修;“四风”不反,国无以治

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认真阅读国学经典,从中汲取智慧,发挥古镜今鉴作用,对于彻底解决“四风”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吴寒】关关雎鸠怎么画? 解码古人的图像化学习

诗经学历史源远流长,研究路径也丰富多样,除了义理辨析、名物考证、文字训诂等方面的文本阐释外,还产生了独具一格的图绘传统。国家社科基金优秀项目“诗经图像文献整理与研究”(19CZW010)指出,诗经图作为经典的视觉化延伸,将审美感受、知识积累、伦理体验融为一体,实现了理性与感性、图像与教化的深层融合。

【常文相】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德主刑辅”

“德主刑辅”是中国古代重要治理理念之一,强调治国理政以道德教化为主,刑罚惩戒为辅,两者相互配合补充,共同发挥治理功用。“德主刑辅”理念发端于西周、成熟于西汉,并被之后历代统治者遵循践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演化为一种重要治理模式,在历代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冯浩】这才是清明祭祀最大的意义

今天是清明节,就不更新文章了,与大家讨论一下对于清明节的看法。

“儒家文化与启蒙运动”的学术讲座在浙江大学举行,张西平主讲

2025年4月18日晚,“儒家文化与启蒙运动”的学术讲座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哲学学院429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张西平老师主讲,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敦和讲席教授、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吴根友教授主持,来自校内文、史、哲等不同院系的30余位师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张昭炜】儒家“成仁”视域中的《人谱》

仁是儒学的核心概念。孔子言仁,根据不同的弟子、不同的境域而有变化,如较为后进的弟子樊迟问仁,孔子曰:“爱人。”这样的回答简单通俗,“仁者爱人”的类似说法广为流传,如“泛爱众而亲仁”。

【张继焦】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孔子研究》2024年第4期(总第204期)目录

《孔子研究》2024年第4期(总第204期)目录

【张涛】中国经典更新的三条路径

中国经典在世界古典之林中以极强的延续性著称,这一延续性与中国古典传统不断更新的特点是分不开的。而经书作为中国古典的核心,在其漫长的发展史上至少存在着经目扩充、文本新解与经书重编三条经典更新的路径。

第四期中西部地区中小学校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专题研修班圆满结业

2025年4月18日,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儒联)主办,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承办的第四期中西部地区中小学校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专题研修班在国际儒联阳明研修基地举办结业仪式。

【张兆德】张载关学文化传承在探索中不断前行

眉县横渠书院正蒙读书会第50期——“让张载关学走进寻常百姓之家”活动成功举办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本次活动得到了全国张载后裔关学思想文化学会及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专家、学者、社会贤达纷纷撰文分享张载关学与普通大众关系的感悟,目前本平台已陆续发布十余篇,感谢社会各界对我们活动的支持与建议;同时期待更多人士参与到张载关···

郑开 著《德礼之间》(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三十周年纪念版)出版暨后记

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传统,是以春秋末年以降的诸子蜂起为哲学史的起点,因为活跃于那个时期的老子和孔子被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家。本书则向前追溯,专门拈出“前诸子时期”,试图发掘殷周之际到春秋末年思想史的内容和特质,从而探讨随后诸子时期哲学突破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基础。

【罗不特】《孝经》是“孝”经吗?

对于经学,作者一贯强调尝试理解古人,注重探察经学家解释经典的过程或态度、方法。对于历史,亦是期望在具体的背景下检讨历史事件发生的缘故、历史人物如此抉择的动因。对“为什么”的探索又是以孜孜不倦的“读书”为门径的,所以作者夫妇常以“读书”命名他们的著作(如《学术史读书记》《文献学读书记》)。这在当下的学界实属异类,却愈···

【瘦竹】《史记》中的《诗经》

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於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知名作家许石林世界读书日谈读书|小孩子不宜多读绘本,慎待《世说新语》

读书正如用药,人得病,即身体偏斜不正,正以药性之偏纠之。而医生都知道虎狼之药慎用。有一种书不是真正的书,是读着玩儿的东西,即绘本。所谓绘本就是我小时候读的小人书一类的东西,现在的绘本出得太多太快,因此粗制滥造的多,总体质量严重不如那时候的小人书。另外一种书对小孩子来说应该算是“坏书”,家里千万别藏这种书,比如《···

海内外游子重聚诗经故里 拜谒河间俞氏祖源圣地

4月19日,海内外俞氏游子重聚诗经故里,拜谒河间俞氏祖源圣地活动在河北省河间市举行。来自新加坡,香港特别行政区、北京、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江西、安徽、山东、辽宁以及雄安新区、沧州市、廊坊市等地的50名俞氏宗亲代表,怀揣着对先祖的敬仰与追思,齐聚河间市,共同参与了这一意义深远的祭拜典礼。此次活动由中华俞氏···

​【王秀】数字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高质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贯彻落实文化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

文明对话与精神人文主义的当代探索 ——《杜维明对话集》学术工作坊在京举办

2025年4月18日,北京大学哲学系和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主办的“《杜维明对话集》工作坊”成功举行。

《孔子研究》2024年第3期(总第203期)目录

《孔子研究》2024年第3期(总第203期)目录

北京语言大学召开“中国文化综合创新的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文化观研究,2025年4月19日,北京语言大学举办“中国文化综合创新的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