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已亥)年甘肃天水祭祀孔子典礼在秦州文庙成功举办

正值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迎来了孔子2570周年诞辰。今天省、市、区领导、嘉宾和劳动模范、各界代表300多人齐聚秦州文庙参加2019(已亥)年祭祀孔子典礼。

重庆南岸区涂山镇福民社区论语公园举行祭孔暨社区书院成师礼仪式,廖晓义主祭

在全球祭孔活动隆重举行的时刻,有志于社区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学师相聚在位于南岸区涂山镇福民社区的论语公园,举行庄重的祭孔暨社区书院成师礼仪式。南岸区十佳社区教育志愿者张胜伟担任司仪。礼乐齐备,礼仪第一——献礼。主祭人廖晓义恭身站立,代表学师队伍向先圣行三拜之礼,然后恭敬献香。随后,从祭人、南岸区涂山镇福民社区公益站···

台北孔庙举办祭孔大典,衍圣公孔垂长担任奉祀官,台北市长柯文哲担任正献官

9月28日清晨,鼓擂钟鸣,台北孔庙举行隆重的释奠典礼,纪念孔子诞辰2569周年。孔子第79代嫡长孙孔垂长以崇圣祠祭祀主祭官和大成殿祭祀奉祀官身份上香,台北市长柯文哲连续三年担任正献官。台湾内政部门负责人徐国勇代表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上香。典礼举行过程中一直下着大雨,约200名祭祀人员穿着雨衣庄严肃穆,近千名市民群众在雨中观···

浙江衢州孔氏南宗家庙举办祭祀典礼,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及衢州市四套班子领···

9时06分,主祭人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国贤,陪祭人衢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钱伟刚,孔子七十六代嫡长孙孔令立,浙江担当作为好干部代表潘志强、姜水土,学生代表衢州市实验学校的刘恬昕、郜子轩,主参祭区晋位。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举办己亥年祭孔大典,曾获全国十佳示范项目

祭孔大典自开展以来,在推动国学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已成为岳麓书院“习礼育人”的重要方式,也是岳麓书院举办的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

武汉大学国学院举办2019年释菜礼,院长郭齐勇教授读祝

武汉大学国学院向来有举行释菜礼的传统,而2018级国学班对此次释菜礼活动极为重视,从九月初开始,他们就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和准备。一次次的排练,物资的筹备,对祭祀流程的商讨,同学们对祭祀礼节乃至背后的含义愈发了解。礼器、牌位、动作、流程,每一项同学们都细心商讨、尽心求证,力求符合古礼、尽善尽美。

【陈壁生】追寻六经之本——曹元弼的《孝经》学

民国二十五年(即西元1936年),唐文治在无锡国专为学生讲《孝经》,将此讲义编成《孝经救世编》,因为自觉“惟因为初学讲解,随讲随编,如朱子所谓急迫之意多,沉潜之味少”,遂将此编寄给隐居苏州的逊清遗老、唐氏旧交曹元弼以求正,曹元弼的复信中,对此书的评价有云:“凡立教,有为万世者,有救一时者。君之书,殆救一时者也。”

【李存山】天人合德:性善与成人

自西周时期以来,中国文化逐渐形成了以天地为人与万物的父母,以人为万物之灵的思想。这一思想模式既是中国传统哲学的自然观,也是儒家学说的人性论、人生观、社会观以及道德修养工夫论等的基础。因为人禀受了“天地之中”或“五行之秀气”,所以人为万物之灵,人之“性善”的思想也滥觞于其中。

【谢茂松】“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大国文明观的精神特质与价值追求

不管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国领袖的文明观,拥有的共通的底线共识是强调不同文明的相互学习与共同存在。习近平主席提出“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一整套“文明交流互鉴”的文明观,深刻体现了中华文明“理一分殊”以及“以大事小”的思想,这是对于其他文明的真正平等心与谦虚态度,如此才能“欣赏所有文明之美”,进而“为他国文明···

【李景林】人性的结构与目的论善性

后儒对荀子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其“性恶论”。荀子论人性的结构,强调人的实存活动及其情欲要求必受制于心知及其抉择之支配,据“心之所可”以规定其实现的途径与行为的原则,由之而获得其正面(善)或负面(非善或恶)的道德价值和意义,而非直接现成地顺自然而行。

【阎步克】礼书“五爵”的称谓原理:容量化器名

《仪礼》所见饮酒器有爵、觚、觯、角、散五种,可称为“五爵”。“五爵”的研讨,将向人们展示一种史上绝无仅有的、异常奇特的等级酒器礼制,足以显示先秦等级礼制所达到的无与伦比的精致程度。

【冯达文】回归生活世界的价值诉求——儒学变迁史略说

本文以简略的方式描述了儒学变迁的逻辑进程:孔子立足于“原事”“原情”“原人”引申出价值理想;战国时期,“原人”的蜕变而有形上学的建立;汉唐宇宙论把价值追求往天地宇宙挂搭固使人有所归依亦不免颇受支使;宋明本体论赋予理以普遍绝对意义使人价值提升有所凭借更难免为其异化;降及泰州学,通过消解形上形下的分立,祈求返回“原本”,得···

【邓洪波 赵伟】历史视域中的朝鲜书院及其“突出的普遍价值”——韩国书院申遗问题刍议

朝鲜祭祀与讲学并重的“正轨书院”基本参照中国的书院制度,南宋的朱熹与白鹿洞书院是其重点仿效的典范。朝鲜书院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但放到东亚书院这一历史视域来看,这只是一种地域性特色,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区别于东亚其他书院而自成一系。

【马晓英】元代儒学的民间化俗实践 ——以《述善集》和《龙祠乡约》为中心

儒学发展到宋元时代以后,出现了民间化、大众化的新趋向。儒家知识分子在学术义理探研和个体工夫涵养的兴趣之外,在重建社会政治和礼法秩序的经世实践中,突破“致君尧舜”的精英视界,主动寻求与社会中下层的互动及与基层乡村社会的联结,通过在普通民众中推广儒家基本伦常道德,实现教化民众、端正世风、达致“善治”的社会理想。

【周国正】奉劝“港青”:“反送中”非徒无益,且有害之

现时一般人以黄丝、蓝丝分别代表对立双方,其实并不全面,因为这样的划分只适用于在街上对立示威的两方,但其实香港还有很多人没有走上街头,但仍然对暴乱者的行为相当反感,他们固然也有很多人亲中,但其中最突出的却不在于亲中,而是反反中;现在对立双方的主体,不是反中和亲中,而是反中和反反中才对。

【朱康有】董仲舒对《春秋》的意识形态转换

《春秋繁露》以“道必极于其所至”的天人整体观为形上基础,根据“褒贬”“两言而管天下”建立核心价值观之“大义”,借“长于治人”的《春秋》架构起“为政”之理,着眼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为汉代亦为其后的中国传统社会奠定长治久安的意识形态根基。

【丁为祥】培养完美的德性,发展多样的才情——在哲学书院首届学生开班典礼上的讲话

积我近四十年的为学经验,我认为了解为学为人,比理解一个思想家的理论规模,不知道重要多少倍。因为从为人出发,理解他的为学是高屋建瓴,但如果你从他的理论学说出发,结果对他的为人茫然不知,这个就是现在的口耳之学,就是现在流水线作业的口耳之学,所以我对这种现象极度警惕,也希望咱们的同仁对这种现象有所警诫。

【吕德文】忤逆不孝,政府该管吗?

就社会治理而言,法律与道德、政府和社会、公域和私域的关系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还不如说是一个迫切需要回应的实践问题。当前广大农村社会正处于巨变过程中,地方政府和政法机关需要及时回应现实。在这个意义上,应该肯定地方敢担当敢作为的精神。

【姜广辉 唐陈鹏】论理学家的经学著作成功的根本原因——以二程、朱熹的相关著作为···

本文首先剖析二程理学的体系架构和主要命题,继以程颐的《周易程氏传》和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例来探求理学家解经的特点,指出宋儒经典诠释的成功之道:一是在于他们有一套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体系,使他们对传统经典中“性与天道”问题的解释能做到得心应手;二是他们也并未抛弃传统的训诂学方法。这两点对我们今人创造性地诠释经典···

【付林鹏】《乐纬》与汉代儒家乐政论的学理架构

在汉代的“七经纬”中,《乐纬》是比较特殊的一种。不同于其他“六纬”皆有经书作为依傍,《乐纬》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乐记》为阐释基础的。可以说,《乐纬》继承了以《乐记》为代表的儒家音乐理论,将音乐与政治的关系作为其讨论的中心。但不同于早期的儒家乐论,《乐纬》强化了圣王受命与制礼作乐的关联,解释了五声与五政比附模式的内在···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