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余觉中著《豫诚堂家训讲记》出版暨前言、概述

栏目:新书快递
发布时间:2016-12-23 16:06:46
标签:
余觉中

作者简介:余觉中,名小华,字继槐,一九六〇年出生于浙江天台。原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师,后辞去教职,专心致力于在当今社会恢复孟子后失落、清代大儒刘止唐先生中兴的孔孟大道圣学,2006年创办广慧书院,后改为中和书塾。归心于川西夫子刘止唐先生,承续止唐先生所创槐轩之学,十多年来坚持“以光复圣学为己任,以中庸之道为行持,以尽性立命为目标,以育人弘道为核心”,研习传扬中国传统文化,并先后编著《做人之道》、《圣学梯航》、《万世师表——孔子生平事迹》、《中华经典选粹讲记》、《大道经论选》、《中国文化精神》、《孝经讲记》、《下学梯航讲记》、《学书悟道记》、《中庸通讲》、《论语通讲》、《大学通讲》等三十来种。


余觉中著《豫诚堂家训讲记》出版暨前言、概述


 


《豫诚堂家训讲记》

刘沅著、余觉中讲解

中国社会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内容简介】


《豫诚堂家训》为清代大儒刘沅为家人写的一篇家训。一篇短短数百字的家训将圣学的概要、做人的道理、持家的原则阐述得淋漓尽致,可谓义理深透,文采斐然,是传统家训中罕见的佳作,与清初开始广为流传的《朱柏庐先生治家格言》成姊妹篇。“讲记”为余觉中先生在中和书塾所作讲解的文字记录,由中和书塾整理,经余先生本人审阅修改。在每周一次、长达一学期的讲课中,余先生对“家训”作了广泛而深入的讲解,使这篇极为精要的“家训”便于理解与践行。中国社会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作者简介】


余觉中,名小华,字继槐,一九六年出生于浙江天台。原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师,后辞去教职,专心致力于在当今社会恢复孟子后失落、清代大儒刘止唐先生中兴的孔孟大道圣学2006年创办广慧书院,后改为中和书塾。归心于川西夫子刘止唐先生,承续止唐先生所创槐轩之学十多年来坚持“以光复圣学为己任,以中庸之道为行持,以尽性立命为目标,以育人弘道为核心”,研习传扬中国传统文化,并先后编著《做人之道》《圣学梯航》《万世师表——孔子生平事迹》《中华经典选粹讲记》《大道经论选》《中国文化精神》《孝经讲记》《下学梯航讲记》《学书悟道记》《中庸通讲》《论语通讲》《大学通讲》三十来种。


【目录】


中和丛书总序

前言

豫诚堂家训

《豫诚堂家训》讲记

概 述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九讲

第十讲

第十二讲

第十二讲

附录

《豫诚堂家训》注释 刘豫波

读《豫诚堂家训》书后 周孝侯

《豫诚堂家训》今译 刘伯谷

中和书塾简介

中和丛书内容简介


中和书系总序


孔子说 :“吾道一以贯之。”是什么东西成道时是它,修道时也离不开它呢?恐怕只有一个“中”字。所以尧传舜只有一句话:“允执厥中。”老子也说:“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孔子称中庸为至德,佛陀称至法为中道。中国以中为国名,中医以中为准绳,我们的文化处处体现出中之妙谛。


这个中如果用两个字表达,便是中和。中为体,和为用。如用四个字表达,便是中和圆通。中和是体,圆通是用。


这个中是我们文化的灵魂,也是做人做事、成道成圣的最高准则。理解了这个中,我们才能读懂经典,走进圣道;不断地依中而行,我们才能日日自新,转凡成圣。大道至简,得其一,万事毕。一个中字便可囊括千经万典,便可统摄千语万行。中之义大矣哉!


但领会与践行这个中又谈何容易!这个中是活的,不是死的;是多维的,而不是平面的。它既近又远,既显又隐,既平常又神奇,既是过程,又是结果。所以要把握好这个中永远不可能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事。它是人生走向幸福的一条光明大道,是人安身立命不可或缺的法宝。一个人只有在圣贤的指引下,时常怀抱这个法宝,永不偏离正道,经过一生的努力,才有望达到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至善境界。


何谓中?中有体用两面。子思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说的是人七情未动时的至善本性即是中。又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说的是万物的共同本性即是中。所以就体来说,于人,这个中即是孔子说的仁,子思说的诚,孟子说的良知,佛家说的佛性。于物,这个中即是子思说的天命,老子说的道,佛陀说的空。就用而言,子思说“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是说用情合理即是中的表现。又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是说天地万物各循其性即是中的显现。因为体用既非一,又不二,其妙皆在一中,所以体现在修身上,自然要讲成己成人,内外兼修,动静交养,本末并进。这种“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中道行持法是孟子以前圣圣相传的大中至正的圣道大法。自伏羲至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老子、孔子、曾子、子思直至孟子,可谓薪火相传,法脉不绝。


自孟子后圣道衰微,圣学凋零,大道一脉衍为三教。于是以中为本、以和为用的大道遂分为以自我和为特征的佛家、以人我和为特征的儒家与以物我和为特征的道家。分裂后的三教已不把集古圣之大成的孔子视为大道圣师,却将之视为狭义的儒家创始人,于是三家各抱己见,互争高下,遂使大道愈来愈晦。而在儒家内部也渐分儒学与儒教两派,一重学术而轻做人,一重做人而轻学术,两者皆偏离孔子道艺并重、德才兼备的圣学宗旨。


孔子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先儒释此句异说纷呈,都是因为这个“中”难明之故。有的无视“乎”字,将“攻乎异端”解作“攻击异端”,有的将作语气词的“也已”解作实词,认为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反对异端,异端的危害就会停止”,或者理解为“攻击不同于你的异端学说,那反而是有危害的”。如果说孟子因处于大道岌岌可危的时代,为了维护圣道,出于不得已而有攻击杨、墨异端的言词,但在孔子的言论中我们却找不到反异端的言词。在孔子担任鲁国司寇,摄行相事期间,齐国给鲁国送上一批美女组成的乐队,鲁定公与大臣相与观赏,三日不举行朝礼,孔子只是一走了之。在孔子周游列国期间,曾遇到一些洁身自好的隐者,他们劝孔子避世,孔子只说“鸟兽不可与同群”,既不斥隐者之非,亦不改拯救天下之仁心。孔子平常教人也从不用过激的语言,或用矫枉过正的方法去对治,只是给人指出“中”,让人明白“中”后自觉地向“中”靠拢,因此,孔子的教法,如用医来比喻的话,便是不用猛药对治,只教人合理疗养,是治未病的上医大法。用江希张的话来说,孔子的道是“大无不包,细无不纳,体无不备,用无不赅,无论何时何地何人无不相宜”。孔子为什么不反异端?因为反异端是不能包容异端的表现,也就是说自身也在异端之中。既然各执一端,那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因此,异端邪说从来没有因为人反对而能使之灭迹,就像用化疗难以彻底治愈癌症一样。所以孔子只说一个人如果不明中道,把功夫下在走极端上,那么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因此,孔子的教法主要体现在导人入中上,让人在言、行、思三方面都能做到合情合理,适中合度。这既是治法,又是养法;既是改过法,又是迁善法;既是入世法,又是出世法。真是“吾道一以贯之”啊!世上大概只有中土,有这么悠久的历史,有这么深厚的文化,有这么智慧的民众,才足以造就像孔子这样的至圣,也才有幸得到这种高明圆满的教化。身为中国人,当感到庆幸。


圣道隐晦数千年,一方面是人们小看圣人,只看到圣人其近如地的一面,而看不到他其远如天的一面;另一方面是高看圣人,认为圣人生而知之,高不可攀,世人学不了,不必学,不知圣人亦是人,只是改过迁善,敦伦尽性而已。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有成圣的潜力,只是人是否有恒志,能否去笃行罢了。


我从小学到高中的十年正好是“文革”的十年,在那个年代,传统文化的教育几乎等于零。上研究生后因身体虚弱才开始求助于中国传统文化,几十年来到处寻师问道,出入于儒、道、释、医、武之间,虽然所学甚浅,但对传统文化的概貌也有所认识。二OO五年有人上门求学,也有人请我到外面讲学。自知浅陋,不敢为人之师,但想到讲学正是促学的一种好方式,便坚持了下来。这样,除假期外,每个周末我在愿意提供讲课场所的地方开始系统地讲“四书”,因为听的人每次有几十人,而且也比较固定,于是便成立了广慧书院。后来,因为场地的变更,又改为中和书塾。


转眼间,学“四书”讲“四书”已经五年多了,开始并没有觉得儒经有多深,而且受某些宗教观念的影响,心底里多多少少有点瞧不起圣人,看不上儒经,只是觉得身为中国人对本民族的经典如此陌生是一种耻辱,想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熟悉熟悉而已。没想到越学越讲,对儒经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对圣人也越来越敬佩,而身心家庭的变化更是前所未有,觉得实实在在地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所在。


记得在年纪尚轻的时候,我心里有个隐隐约约的愿望,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能找到一种无所不包的学问系统,讲完《中庸》,我觉得要找的这个大学问系统,我们的古圣先贤在两千多年前已经建立了。尤其后来我得到清代大儒四川人刘止唐的学问传承,对何为圣学才有了更清晰的了解。随着讲学的深入,以毕生的努力去践行圣道、弘扬圣学的心愿油然而生。而来书塾与我共学的诸君,其好学的精神与无私的奉献也是促使我坚持讲学的最大动力。在此,我要向他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这几年来的讲课,好学的同学诸君都作了录像录音,有不少人还花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将讲课内容转换成文字并整理成文,虽然我在讲前曾参考过很多资料,但总有择而不善,或善而不精的地方,尤其是谈自己领会的地方,领会不深是肯定的,错解与偏见也是难免的,因为只有圣人才能真正理解圣书,而常人误解、浅解经书可以说是一种必然。这样说也许是我顺从建议,愿将自己所写、所译、所述、所编的东西以中和圣学书系的形式面世的一种自我安慰吧。确实,在校改过去讲课的整理稿时,我常常发现有不少错解的地方,而想到我的一个错误,经过印刷品的放大,会成为无数的错误,同时还会贻害到无数人,就不会有勇气去传播了。但又想到,经典的原文仍在,我只是一个译者,译得对错好坏自然跟译者的素质有关。高明的读者自然不会受蹩脚的译文的影响,况且自古翻译解说经典的人多如牛毛,一人的错解会被他人纠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既然写、译、述、编都是为了更好地学习,那么将其内容出版流通,不是也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求他人的指正吗?建立在这样的理念基础上,我着手整理汇集自己过去所写、所译、所述、所编的文字。而将我对圣贤之道的一点感悟记录于此,以为总序。

 

余觉中

二O一O年七月八日序于抱一堂

二O一二年四月一日改定


《豫诚堂家训》讲记前言


二O一一年六月至十一月,我与书塾的同人一道花了整整一学期的时间将《豫诚堂家训》细学了一遍,行之行家具公司董事长张行保君不仅为书塾提供了讲堂,还特意购置了高清晰度摄像机,将讲课全程录制下来,书塾有多位同学将录音转换成文字,夏孟朗、宁中、张国宪等同学还作了文字的整理与润饰。可以说,没有他们的辛勤付出,便没有这本“讲记”。


我自己读“讲记”的整理稿时也发现了不少失误的地方,在语言和内容上也作了订正。尤其要感谢恩师刘伯谷先生对我的教诲与勉励,先生不仅将我领入圣道之门,更于道路上不断引我上进,明我以道,授我以学,纠我之偏,解我之惑,真是恩逾生身父母。“讲记”早已呈恩师教正,恩师也已于个别地方提出了修改意见。这次要感谢北京天梓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王君总经理对中和丛书的垂爱,以及滕晓娜编辑的辛勤付出,使“讲记”得以正式出版。趁此机会,我想请恩师赐个序言,以便使大家对“家训”有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但恩师说,作为槐轩后人,他对先人不敢赞一词,也不能赞一词。我听后更是从心里生出一种难以言说的敬意。后又听从双流传统文化研习会李廷新世兄的建议,将止唐先生之孙,号称成都五老之一的刘豫波先生的《豫诚堂家训注释》收进书中作为附录,又考虑到刘豫波老的注释文字简古,释意精深,现今一般的读者难以读懂,而恩师为了使一般的年轻人能读懂“家训”,曾以浅显的语言写过《豫诚堂家训今译》,我想收录进去就更完美了。当我打电话征求恩师的意见时,他听完我的想法后对此举倒并不反对,只是说,他的解释如跟刘豫波老的不一致,以刘豫波老的解释为准,并说,在编排上应将刘豫波老的注释编在前面,他的今译放在后面,以示敬老尊贤。我听后,心里又触动了一下。恩师就是这样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教我如何做人,如何尊师重道,也正是在恩师多年来如此的言传身教下,我的我慢高山才似乎有点减损。


我将编好的书稿请人呈送恩师过目,恩师说如要写个序言,他还得请人将书从头至尾念一遍给他听。因他多年来为整理父亲的《推十书》书稿,用尽了目力,眼睛动过手术后,恢复得不是太好,如今看书已是十分吃力了。我听后心里又触动了一下。恩师今年已八十六岁高龄了,前年还领我们去山东曲阜拜谒夫子墓,腰腿不便的他还应邀去北大、北京龙泉寺等地讲学。平常要接待各地不少的拜访者,还要时常去双流传统文化研习会讲课,审读各种书稿,指导每年都要举办的中元会等法会。而每当我请他审读书稿或请教问题时,他从不推辞,总是说他认真读了,解答问题总是耐心而详尽,而我却因他说话声如洪钟,一天到晚讲说答问不倦,从不把他当耄耋老人看,总是只想到满足自己的要求,没想到在损害着老人的健康,师母与家人也一定是一直处在两难的境地,但她们也总是把满足他人的要求放在第一位,从不给人以难堪,这是何等平常而又难以达到的境界啊!想到此,我只是眼泪直流!老师说,他年纪也大了,为了这个道,不要这个命了。槐轩传下的孔孟之道,就是这样以命铸成的!想到一代一代的大道祖师都是这样的以命铸道,以命传道,我不禁痛哭!


二O一一年清明节我去成都拜见恩师,并请他赐字,恩师静思了一会儿,然后以颤抖的手在四川双流传统文化研习会编印的《豫诚堂家训 蒙训》一书的扉页上写下以下字句:“小华世兄嘱取字,谨以切望于小华世兄者就之,字曰:继槐。刘恒蓻识 辛卯(二O一一)春清明。”自身的浅陋与恩师的期待在我的心里激起了一阵难以言说的波澜。


昨天我收到妻转给我的二姐发给她的短信:“高老师,余老师请父亲给讲记写序的事,父亲说,他现在精神眼力不济,无法全本阅读,他说为这本书写一个赞,我把它照了发给你,这个字不是父亲写的,他手有点抖,字写得不好认,这是妈妈抄的。”上面附了照片,照片上是师母工工整整抄录的文字:

          

         小华吾友  实为知音

         设帐京师  传经育人

         追崇孔孟  道义存真

         承先启后  令德日新

              敬题小华世兄《豫诚堂家训讲记》

                                 刘恒蓻伯谷

                                   乙未季春


我读了心里真不知是一种什么滋味。将我称为知音,真是对我最高的奖赏,但我现在心里明白,我又何尝懂得先生的真音呢?说我在京城传经育人,更令我感到惭愧,对经的解说我不过是拾前人牙慧而已,又有多少出自自己的修证呢?育人者先自育,我虽蒙恩师不弃,于圣学修学有年,于今反省自己,过去病根犹在,有些甚至变本加厉而不自知,心不静,业不就,家不齐,真是问心有愧啊!我想这以下几句也是恩师对我的期待,我要将之铭记在心,争取不辜负恩师的期望。


止唐先生的玄孙刘奇晋先生是著名的书法家,当我请他为本书题写书名及“家训”的文句时,他欣然应允,很快赐以墨宝。止唐先生的胞兄刘濖的后人刘驰世兄是双流传统文化研习会的会长,多年来一直向我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与学习材料,使我对刘氏家族的历史、人物及学问修为有了更加深入而全面的了解。从他身上也能直观而强烈地感受到刘氏家族“大道无私”的精神。


一篇短短的“家训”,凝结着圣学的精髓,也凝结着先师传道育人的宏愿。“讲记”限于水平,讲错讲歪的在所难免,里面的解说凡与刘豫波老的注释及恩师的今译不合的,以他们的解译为准。对于高水平的读者,《讲记》可以不读,但“家训”本身不可不看,刘家代代子孙的风采不可不观,因为他们即是活的家训,是流淌着的中国文化精神的血脉。


愿《豫诚堂家训》走进世间的家家户户,走进每一个人的心灵。

                                                  

                           余觉中

                二O一五年四月二十四日于中和堂


《豫诚堂家训》讲记概述


这么多年来我在中和书塾对圣贤经典的解读角度主要来自清代大儒刘止唐先生的思想。我在外面讲了三年多课,直到二OO八年二月,一位四川学友寄给我一套《槐轩全书》,看后非常震撼。以前我只是感觉儒、释、道三教同理,在自己的讲课当中也贯穿这种思想,而自从读了《槐轩全书》的部分篇章之后,才明白原来三教本来就是一个东西,都是从一个源头分化而来的。以前我只是一种感性认识,自从得到槐轩思想的传承才具有了一种真正的理性认识。后来我三入“刘门”,最后终于得到了这个圣学传承。但由于自身各方面素质太差,面对圣学这么一个辉煌的文化宝库不禁望之兴叹,因为它对人各方面的要求都非常高。想想自己整天跑来跑去、闯东闯西的,这么多年好像挺下功夫,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得到圣道的传承。如今接触到了真正的圣学以后,又常常感觉不得其门而入,也因此慨叹无师之苦。


这些年在书塾讲课虽然都是用圣学的思想来解读经典,但是对于止唐先生却从没有专门介绍过,只是讲课的时候偶尔提一提。这次我借着讲《豫诚堂家训》的机会先开一个头,因为这篇“家训”是止唐先生临终前一两年写的,他把圣学全部的思想都压缩到这篇“家训”里,所以里面的内容是极其宏大的,所有经典的道理可以说都在里面了。而且整个“家训”讲的道理又落到一个非常平常的层面,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把它用起来。这就是圣道既神奇又平常的特征,也就是达到了一个最高的高度,不要说一般人,圣人都觉得有所不足。但如果又从平常角度讲,愚夫、愚妇也能够践行。因此,圣道真正是人人能行、人人难行的大道。


圣学就是“圣人之道”,世界上所有的圣人讲的都是一个道,也就是“做人之道”。人道是天道的一种表现,因为人、天本来就是一体的。所以说尽人就可以合天,合天就是成圣,所以人人都有善性,人人都可以成圣。从这个角度讲,圣学既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又是人人可学的,因为没有它我们人生的路就会走不好。几千年文化的发展,使我们慢慢忘了这个最根本的道,只是一味地求末,这就导致我们人生出问题,家庭出问题,社会出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根本的出路就在于怎么去解读圣人之道,怎么去践行圣人之道,这才是一解百解。


一切的文化形态都离不开圣道,但如果没有得到圣学的教育,就会舍本逐末。如今这个时代,文化五花八门,但根本文化是什么?除了到孔孟之道里去找,从东西方圣人的经典里去找外,其他地方是找不到根本出路的。作为中国人,从孔孟之道去找是最切近的、最方便的。但就因为太平常,所以总视而不见,如同人在空气中却意识不到空气存在,鱼在水中则视水如无物一样。当开始学习圣学后,就会越学越觉得自己差劲,人做得不像人。但也只有感觉如此,才能够立志去改变自己,而这也需要我们付出一生的努力。书塾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光复圣学,践行圣学,最终达到成己成人、尽性立命的目的。


下面我把止唐先生的家世和生平介绍一下。


止唐先生祖籍是湖北麻城,明末时为避战乱而迁居到四川。开始在眉山,后迁至温江,到了止唐先生的高祖刘坤时,家族的一支就迁到了双流。双流有一个地方,当时名叫云栖里,现在属彭镇的羊坪村。止唐先生在嘉庆年间又奉母命迁到成都的淳化街,现在这块地方,建了一个锦江大礼堂,已经见不到旧址了。当时在云栖里的家里有槐树,后来迁到淳化街时,家里又有三棵槐树。因此止唐先生把自己的室名叫“槐轩”,也经常自称“槐轩”,办的书塾也称“槐轩”,他的著作也叫《槐轩全书》,有整整十册。


《槐轩全书》内容主要是止唐先生对除了《尔雅》以外的《十三经》作的详细注释讲解,取名为“恒解”。此外还有《史存》《大学古本质言》《孝经直解》《正讹》《拾余四种》《槐轩约言》《子问》《又问》《俗言》《下学梯航》等内容。医理方面的有《医理大概约说》。现在学医的都知道有个“火神派”,而“火神派”祖师叫郑钦安,他是止唐先生的弟子,因此止唐先生也是“火神派”的鼻祖。虽然现在学术界很少提到止唐先生,而在当时他却是非常出名的。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四川总督锡良专门把止唐先生的书送到朝廷,建议在国史馆立《刘沅本传》,皇帝批准了。《刘沅本传》里提到,止唐先生先后有弟子上千人,都是有德孝悌之人,而且进士有一百多人,贡生三百多人。当时科举名目,清代府级、州级、县级考取的叫“生员”或“庠生”,我们一般叫“秀才”。“秀才”本来的意思就是才能很优秀。“秀才”里面品学特别优秀的人又被推荐到京都进入国子监,叫“拔贡”。国子监在孔庙边上,是全国的最高学府,也叫“太学”。在乡上考取的就叫“举人”,“举人”再去参加会试,最优秀的由皇帝亲自去考,通过会试、殿试,第一名就是“状元”了。


止唐先生生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祖父刘汉鼎,好读《易》,他曾有句名言:“涉世之要,俭于色,功于人,暗于才,茂于德。”学问之要,第一要俭于色。因为人很容易被色相所迷,所以要节制,不要在色上面浪费太多的精、气、神。第二是功于人。有精力了要为别人做点好事,时时要想到方便别人。功德功德,只有你更多地为别人付出你才能有德。我们活着如果都是为了占别人的便宜,就是在堕落了。这个“功于人”不见得你非要立什么大功,实际上它是一种心地。坐车的时候给年纪大的让一让,看到地上有石头要绊人就捡一捡,这些看起来很普通的却对别人有好处的小事情,在生活当中就这样一件件去做就可以了。第三要暗于才。人常常会有一种显露自己才能的冲动,而这恰恰是因为这个名利心起的作用。如果没才的还要显出有才,那么我们的德就在显才的过程当中消耗掉了,所以有才要藏得住。中国人比西方人含蓄,西方人是年轻人的文化,就像一个小伙子精力充沛,富有生命力,这时表现出来力量是往外走的。但是老往外走,等年纪大了就不行了,所以年轻时太风光的人,晚境都不好,全耗没了。我们东方人最后是要尽性立命,通过积德去合天,所以是往内收敛的,表现出来好像是愚笨无能,但实际却是大智若愚,没有名利心,不爱显摆,所以古语说“真人不露相”“大隐隐于市”。有些俗语,比如“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个无才实际就是暗才。女人要藏,因为把才放出来太多的话,就很难静得下来。很难静下来,德就很难养起来,脾气也就好不了。无才不是没才,而是不显才,最后才会有德。人要通过德的积累才能同化道,“至道”要由“德”去凝聚,就像火箭要冲破大气层,没有燃料不行,燃料就是我们的德。所以圣学开始修的时候,就得用像《功过格》《太上感应篇》等这类善书来修正自己的行为。修行人往往在一段时间内,对这些善书看不上,觉得太粗浅,太平常了,而实际上这才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没有德作基础,修行很容易自以为是,进入幻想的虚假境界。我当初进“刘门”想求功法,老师不教,一定要我修一年功过格,因为这些地方自己不会重视。所以传承上要求把第一步掌握好,以后进步才可能会快一点儿。我们从这几句话中也可以看出止唐先生祖父的修为深度了。


止唐先生的父亲叫刘汝钦,是专门研究《易经》并且洞彻易理的易学大家。止唐先生家学渊源,从小就受这种文化的熏陶。他十八岁考上秀才,二十一岁拔贡,二十五岁就中举人。但是之后连续三次参加会试,都没有考上,但他的哥哥刘濖却在嘉庆元年(1796年)的第三次会试中考上了。这一次止唐先生在赴京参加会试的路上,在陕西留坝县紫柏山的张良庙,遇到静一道人,与其交谈后颇有志同道合之感。此道人精通三教,分手前送给止唐先生一本传为吕纯阳作的《道德经注》。通过这次接触,“三教一理”的思想就在止唐先生那里扎了根,因为他发现道人所讲的道“理”跟自己所学的儒“理”没有两样。


嘉庆元年,止唐先生二十九岁,这一年他的人生出现了一个很大的转折点。因为从小身体比较弱,又在科举考试上太用功,接着又落榜三次,心情低落到极点。家里同时也有事情发生,他的两个侄子都先后早死,母亲因为伤心身体也变得很差,邻居又侵占他家的祖坟,好像所有的灾难都集中在这一年出现似的。止唐先生一下感到自己像个七八十岁的老人了,他都怀疑自己能不能活到给母亲送终。于是到处求医问药调养身体,唯恐早亡而失孝道。正遍寻药方而不可得之时,就碰到了一个卖药的老人。此人一看就与众不同,仙风道骨,眼睛炯炯有神,止唐先生心生爱敬,于是就向老人求延年之方。也正是此人,后来影响了止唐先生一生,被先生尊称为“野云老人”。


野云老人问先生说:“人身自有长生药,你知道吗?”先生说:“不知道。”老人说:“先天虚无一气,天之所以为天,即人之所以为人,存神养气即存心养性。忽视这一点,‘仁者寿’‘大德必寿’的道理就不明白,好像长生只是神仙的事。你回去只从自己的身心去求就行了。”这里的“存神养气”是道家的说法,儒家则叫“存心养性”。大道从孟子开始断绝后,到荀子时已经不明先、后天之分了,因此分成“儒”、“道”两个支流,后来印度佛教传入中土,才形成如今三教鼎立的格局。“存神养气”或“存心养性”具体怎么用功,孔子并没有公开讲。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这个“不可得而闻”的心性功夫一直就被道家继承下来。道家有一些隐修的功夫,从上古以来就没有断过。孟子讲他善养浩然之气,方法无非是“集义生气”与 “存其心,养其性”,这个学问后来的儒者能知道的就很少了。什么叫“存心养性”?心怎么存?性怎么养?这里面的功夫次第是怎样的?读书人几个能讲得出来?又有几个是得到传承的?因为这些中国文化中的性命之学的根本断绝了,所以后世才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文化根本的断绝不是只断了百年,而是中断了两千多年。野云老人出现的重要性,就是把上古圣圣相传的存养之法,也就是“三教同源”的大道圣学传给他了,那里面有修持的次第功夫以及修持的境界描述。从那以后,止唐先生注的《十三经》,见解就和一般的儒者不一样了,就是因为他有传承,有体证,把宋儒究竟在什么地方出问题分析得非常透彻。后人批宋儒,很多往往境界不如宋儒,所以虽然在批,但批的不是地方。“大学之道”到底是什么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个次第功夫,究竟是什么样的?不是念一念就能明白的。什么叫“知止”,必须要有师传,并且要不断地按“知止”的功夫去做,才能有“定、静、安”。这些都是实际的功夫,而经典记录的是人走向成圣路上的每一段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不是光念念就能明白的。


止唐先生得到野云老人的传承以后,对功名也看淡了,不打算参加科举了。所以他从二十九岁到八十八岁寿终,大概五十九年时间,一直就做三件事:照顾母亲,教授弟子,注经写书,过着一种隐居生活。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把断绝了那么久的文化重新给树立起来。五十九岁那年,王公大人来考察他这个举人,因为当时规定就算没考上进士,能力达到也是要被选派做官的。当时准备派他做湖北天门县的知县,但是止唐先生一心一意要弘扬圣学,就放弃了这个机会。后来他出的书以及教授的弟子在福建、浙江等省,影响非常大。


止唐先生从六十岁开始一直到八十岁,连生八子,而且这八个儿子个个都有出息。其中举人就有两个,进士一个,还有秀才三四个,一个家庭里面出那么多人才在当时也是很罕见的。所以无论在朝廷,还是在民间,甚至在宗教界,人们对他都非常仰慕。但有“道隐五十年”之说,就像打拳,得收回来再打出去。本来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话,弟子会有很多了,可是直到现在,似乎知道的并不多。但幸运的是我还能见到几位九十多岁的传人,应该是第三代或第四代的弟子。这些人看起来很平常,但是又有不平常的地方。《槐轩全书》就是这样的门人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的,二OO六年巴蜀书社出版了。可惜的是现在真正读到这套书的人并不多,一些学术界的大家,像南怀瑾,台湾的萧天石等人,对止唐先生的传承与造诣都非常赞叹。


止唐先生的第六个儿子叫刘梖文,字子维。他有一首谕同门的诗,我们可以欣赏并且感悟一下子维公的证量:


天人原不远,神凝自然通。

扫除杂妄念,时时勤守中。

用意不用眼,洞洞与空空。

华池神水满,灌溉主人翁。

呼吸归一处,妙窍两相融。

忘言并忘想,杜明并黜聪。

静极阳生后,氤氲现我躬。

保合太和法,圣贤费苦衷。

到此疾病少,不与凡人同。

此是初步理,黾勉自求功。

再加动察法,理足气倍充。

兹值重华会,向道心要雄。

免劫免灾难,担任有天公。

静观尘世上,几人识西东。

纵得名与利,造孽怒苍穹。

何望知道本,怎能返故宫。

虽然致富贵,花开暂时红。

放着眼光看,立定脚跟踪。

为人苟如此,快乐出樊笼。


止唐先生的传承在本家主要是由子维公往下传,子维公的儿子就是被称为“天才学者”的刘咸炘,字鉴泉。近年来学术界把他的学术著作《推十书》共二十册出版了,虽然只活了三十六岁,可是他的著作数量却很惊人,“经史子集”无不涉及,达到的深度与广度几百年来罕见,就连学术大家蒙文通、陈寅恪等都对他推崇备至。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也设了机构专门研究《推十书》,刘氏这祖孙三代毫不夸张地说是重新把我们文化的高峰树立起来了。我的老师刘伯谷先生就是鉴泉先生之子,现已至耄耋之年了。当初鉴泉先生的手稿都是毛笔字写的,刘伯谷老师花了很大的精力才把这些都整理出来。出版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已经有不少人开始着手去研究,而且大学里拿《推十书》做博士论文的也越来越多了。


下面讲一讲《豫诚堂家训》这个题目。


“豫诚堂”是止唐先生给自己中堂的命名。“诚”在《中庸》里跟夫子说的“仁”是一样的,所谓“至诚无息”,就是一个人达到极度的“诚”以后,“仁”就完全显现了,人也就跟天相合而成圣了。但是怎么达到“诚”?这就需要一步一步的功夫了,也就是“豫”。“豫”通“预”,就是在真正证道前,一步一步该怎么做,所以要达到“诚”,最关键的是“豫”。但是人总是相反,对这个一步一步的功夫不感兴趣,就如同看一个专业人员,往往很羡慕他的本领,但是人家背后流的汗水往往视而不见。圣学也是如此,圣人的境界很好,可是怎么达到?也得有一步一步的功夫。而对于这个次第功夫,止唐先生则说“非圣师不授”,就是没有得到圣学的传承是不会知道的。我们随便看看经书,练练功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这是一个大系统。第一步功夫必须达到一个境界,才能有第二步,这样一步一步地老师引你上去。孔子有三千弟子,很多弟子都是一辈子跟着他学,因为学一个技能可能会很快,但学会做人可是太难了,没有持久而且不间断的学习是学不出来的。


《中庸》里面讲“豫”分五步功夫,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怎么学、问、思、辨、笃行可都是学问,也都是有次第的。而这个次第功夫,在《论语》里面孔子讲得很清楚,就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次第功夫,如果没有得到圣学的传承,是不会真正知道什么叫“志于学”,什么叫“而立”的。圣学是身心同时并进的一种学问,后人往往只理解到“身”这个层面,所以到了战国时期,孟子发现如果再不给它讲清楚的话,圣学就真的要断绝了。孟子把孔子的次第功夫换成了“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每一步都是通过自身修持后,内在精神升华都会有一个外在的表现,也就是说我们这几千年来断绝的就是这种次第功夫的传承。随着异端越来越多,真正的孔孟之道就会被更多的人贬低,谩骂,甚至打击。现在一般人都没有得到过“大学之道”的教育,所以圣学具体好在哪里根本不知道,而且又普遍缺乏敬心,也不愿意去学,那怎么可能解决人生的问题呢?夫子被称为“万世师表”,一辈子最大的努力就是放在文化的传承上。这不仅包括“六经”的修订,还包括培养学生,因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因此夫子之功德,后世如何赞叹敬仰都不为过。


当一个人不断去学的时候,才会真切地看到自身、家庭以及社会的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症结就是因为“做人之道”这个传承断绝了。但说起来又比较幸运,现在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人,怀着一种改过和自救的心态来学习圣人的学问。如果我们真正好学,并且得到正确的传承,那我们的身心及家庭肯定会有所改变。如果没有改变,那也许是传承不对,也许是我们自己学得不对,或者下的功夫不到。止唐先生把自己拯救文化的悲心浓缩在这一篇“家训”中,让人自己明白道理后先把家治好。以前也有家训,比如《朱柏庐先生治家格言》也非常好,它就是把圣人的道理落实到具体的实处。比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这些具体切实的地方一般人都很难做到,只有人到了一定的境界才能自然做到。如果一个人心不改变,外在如何强制也不会持久。


《豫诚堂家训》把做人的道理讲得非常精彩,义理好,文理也好,越学越会觉得妙不可言。刘伯谷先生以前有过一个白话翻译,简单明了。但是“家训”怎么能跟我们实际生活挂起钩来,它内在的理跟我们的经典又有什么关系,这里面又是非常奥妙的。下面我就开始把《豫诚堂家训》具体的条目展开讲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