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宰相村”繁盛的密钥
作者:王丹
来源:光明网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腊月十六日庚子
耶稣2017年1月13日
在山西闻喜县,有一个被称为“中华宰相村”的裴柏村。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出过宰相59人,此外还出过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七品以上官员不完全统计在3000人以上。源于周秦,盛于隋唐,沿及宋元明清直到今天,裴氏家族绵延不绝2000多年,且“将相接武、公侯一门”,这背后的密钥是什么?
有话说“无裴不成唐”,特定历史因素虽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裴氏家族的崛起,但却无法解释裴氏传奇如此长久的生命活力。裴氏家族的经久兴隆,根源还是在内里:重教、廉洁、自强不息。裴氏曾有家规,“子孙考不中秀才者,不准进入宗祠大门”“子弟为官者,如贪污则死后不得入祖坟”。在现在的裴柏村,谁家生了孩子,门口都会挂上“自强不息”的牌匾,书写牌匾的毛笔和砚台也一并钉在门上,以示铭记祖训并躬身践行。
重教为根,廉洁为本。优良的家风与严谨的家训不断荫泽后人,给予他们建功立业的精神动力与思想财富;而坚守家风的责任与信念,又赋予后人对绵延至今的家风家训以不自弃的坚韧与自信。这可能是打开裴氏传奇的一把钥匙。
纵览传统名门世家不难发现,凡家业辉煌、人才兴旺者,无不拥有独树一帜的家风和鲜明的家族文化特征。“子孙虽愚,诗书须读”“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耕半读,但以箕裘承祖泽”“可俭而不可吝”“有学问曰富,有廉耻曰贵”……扣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才能行得正,打好了价值观的底色才能走得远,相比家财万贯,好的家风才是对一家一族最好的馈赠。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美好家风成就美好人生,腐化家风则是人生难以承受的负资产。翻看近年来查处的一些案件,这样的教训沉痛而深刻。刘铁男教育儿子“要学会走捷径”,结果将儿子一同带进深沟里;江苏省建设厅原厅长徐其耀教导儿子,“做人就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点编织到上下左右的网中,成为这个网的一部分”,最终作茧自缚,葬送了自己的前途与全家的幸福。权钱交易“夫妻店”,经济偷盗“父子兵”,处处伸手“一窝贪”,家风不正,“爱”得越深,错得也就越离谱。
《大学》有言:“一家仁,一国兴仁。”国之本在家,而家之本在身。尤其是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家风绝不是私事小事,因此更要以身作则,当好表率,竖好榜样。正己以涵养新时代的好家风,就是要做好情与法的辩证法,握好亲与清的分寸感,守住公与私的分隔线;就是要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定力,自觉远离权力的诱惑,严格管好自己与身边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党员干部要“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好的家风家训虽然跨越N个时代,但内在是相通的。也正是由于普遍抓住了人的立身之本、业的长青之基,其光辉才可以经久闪耀。相信“宰相村”的繁盛密钥同样可以打开属于你的那扇门。而更为饱满的个体和美满的家庭,亦将成就更好的国家与未来。
责任编辑:姚远
【上一篇】【丁万明】鉴古察今的 《资治通鉴》
【下一篇】【余世存】立春之际闻角声 恻隐而好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