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行修德的人生讲堂——江西乡村祠堂见闻
记者:胡晓军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正月十四日戊辰
耶稣2017年2月10日
【祠堂里的家风与乡愁】
新春时节,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腊市镇腊市村的彭氏宗祠内,一场新年拜祖仪式正在举行。“祖德常昭”匾额下的香案上,供奉着彭氏祖先牌位。十余位“萍西凰冈彭氏理事会”的成员肃立于供桌前,向彭氏祖先数次行拜年礼。“愿祖先默佑祖国更加繁荣强盛,凰冈彭氏更加繁衍绵长”,司仪的声音在祠堂堂屋里回响。
“我们凰冈彭氏这支从元朝至正五年(1345年)到这里开基定居已有670多年了,繁衍20多代,族裔人口现在有8600多人。”凰冈彭氏理事会理事长彭立凤向记者介绍,“这个彭氏宗祠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重建于2008年。宗祠令族人认识到自身继往开来的责任,也让在外的游子寻根清源。”
在江西广袤的山野乡村,散落着很多像萍西凰冈彭氏这样的聚居家族村落,家族祠堂也不少。
南昌市安义县长均乡观察村,这个现有2300人的村庄,自唐代建村起,已历经1500多年的风风雨雨。2月2日这天,在村口的小广场上,村民杨贤报向记者说起了典故:“东汉年间,先祖杨震在赴任时途经昌邑,当时的昌邑县令以‘天黑,无人知晓’为由,欲赠其黄金,但杨震以‘天知神知你知我知’而推脱。这则典故叫杨震却金,正是家训中‘廉’的由来。”
在观察村的先贤堂中,供奉着杨震的塑像。香火的延续,见证了观察村的历史变迁。杨氏族谱上除了杨震却金的典故外,还有晖公除霸、昀谷探幽等典故,它们形成了杨氏“四知家风”和“忠孝勤俭礼义廉信”八字杨氏家训,流传至今。
“小时候我就听我的家人讲村里的典故。如今,我把这些典故讲给儿子听,再讲给孙子听。”50多岁的观察村党支部书记杨兰平说,“孩子们从小耳濡目染,相信以后也会按照家训和家风去为人处世。”
据长均乡乡长周海燕介绍,2015年起,观察村将原本的议事堂、荣誉堂、先贤堂进行了翻修,按照八字家训,在村里选出了12位道德模范,并向村民讲述各自的故事,弘扬“好家风、好家训”,引导村民向先进模范学习。“通过宗祠文化,将杨氏家风家训引导到每一个村民心中。”
在鹰潭市月湖区童家镇大塘牌底詹家村,悬挂着“太方伯第”牌匾的詹氏祠堂格外吸引人。记者见到了78岁的詹氏族老詹秋茂。他说,大年初一在这里举行了村里最为隆重的祭祖祈福仪式。“由我来领诵祖训,就是当年詹玺他老人家留下的家训,大家依次朝东西南北作揖致意,告诫后辈子孙时刻不忘祖训,传承优良家风。”
明朝成化年间,族人詹玺以孝、廉闻名于世,曾以德行感化草寇归顺,官至云南布政使。致仕归乡后,詹玺留下了言恳意切的詹氏家训。经过历代后人完善,形成了“忠孝国家”“孝敬父母”“勤为职业”等十条祖训。
“我们把祖训写入了族谱和村规民约,写入了村民理事会规则章程,挂在祠堂里,利用春节、清明、端午等重要传统节日组织集中学习、诵读,让祖训家风渗透到大家的日常生活中。”詹家村民小组组长詹永忠说,“例如祖训上说,‘生子不易,养更非常。恩重如山,情深似洋。劝我族人,必为报偿。’这一点我们村里人做得很好,都把孝敬父母作为感恩崇善的事,从不推三阻四。像村里85岁的张珍珠老人过去瘫痪在床,经过五个儿子的日夜悉心照料,现在恢复了健康。”
“中国乡村普遍存在的家族村落和家族祠堂,以及源远流长的祠堂文化,是数千年历史中形成的无可回避的客观存在。在日新月异的当今,我们必须以客观、正确、积极的态度对它们予以正视。”江西省社科院院长梁勇说。
责任编辑:柳君
【上一篇】“你从哪里来,流淌着怎样的血脉”——八闽宗祠里的亲与情
【下一篇】【乔新华】小祠堂 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