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键】民间当然可以祭天

栏目:礼仪祀典
发布时间:2017-02-16 08:33:31
标签:

民间当然可以祭天

作者:刘永键(网名“光武后族”,现居澳门。)

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首发

时间:西历2017年2月15日


  


照片说明:西历2007年12月22日,西安民间人士在冬至“祭天”


儒家网一篇有关汉服社团祭天的文章,引来一些争议(详见《民间可否举办祭天礼?——儒家网暨原道微信群讨论记录http://www.rujiazg.com/article/id/10403/),不少人认为自古以来祭天乃天子特权,民间祭天乃属僭越,我不认同这种观点,茲奉任重总編命,把我的零散发言整理如下:


蒋庆先生的儒教设想中,倡普设「天地亲君师」牌位,这等于赞同庶民亦可祭天。其实民间祭天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无法真正禁绝,盖与天产生亲和关系,以疏通自家生命源头,乃植根于人心之要求,宋明理学甚至有「只此心便是天」之说。对时下的祭天活动,纠正其戏子心态可,以王权立场视祭天为帝王专利,不容老百姓与祭则不可。儒者若还拘于传統等级秩序,动辄以僭越为名,禁止平民与天产生直接联系,这无疑是要把百姓推向耶回等教了。


问题的关键不是历史上什么人可祭天,而是在当代,儒者应该如何思考人与天的关系。传统上只许帝王祭天,乃历史背景之限制,人人都可与天产生密切联系,乃义理之必然。教堂天天有弥撒,回教徒天天崇拜五次,在他们的理解中,这无疑就是祭天。中国老百姓拜天,也是要与天产生关联,在其主观心态中,恐怕并无祭、拜有别的区分。而传统把祭天视为帝王专利,是连百姓拜天也要禁绝的,因为这也被视为冒犯了帝王事天的专利。由此可见把拜天与祭天严格区分开来,只是现代某些人的一厢情愿。 


  


   


照片说明:西历2014年冬天,陕西民间儒生举办首届甲午冬至祭礼天坛仪式


至于百姓能不能与天产生关联,在初民的信仰中,天无私覆,所有事情都与天相关,所有自然都是超自然。在圆融的儒学中,天人本无二,道器不二,形而上贯通形而下,祭天只是通过一个特定的仪式,在主体上强化本来如是的天人一贯而已。 至于严于天人二分,只是荀子、汉儒及清儒的一曲之见。耶教是把天外在化成人格神,儒家是把天内在化成无限心,但在存在层级上是相等的。今人祭天可剝离其政治意涵,但一定要强分祭天与拜天,乃徒生困扰耳! 


儒学有五经为先与四书为先之别,以四书为先者对等差不会如此僵化。等差之别只在社会秩序中有,在天地秩序中无,天地秩序比社会秩序更为根本。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在天地秩序中人人平等,社会秩序之等差乃是一种坎陷。一群演员各各作为一个人而言,在天地中是平等,但在戏剧的角色扮演中就有贫富贵贱之别,但是那个贫富贵贱在人生价值中不是最根本的。人的等差是进入某一特殊结构中才有的,在一家公司里有老板,有经理,有基层员工,各人权责不同,但离开此一结构,在天地面前,此一等差之序是不能拘束人之贵贱的。


孔子以前,君子、大人之称只属贵族专有,孔孟之后则将之扭转为有德者之美称,可见孔孟实未把等级之别固化也!「祭必宗子」在后世中实未严格遵从,尤其今天兄弟宗族分居各地者众,如果宗子在场,固应宗子主祭,如果宗子不在,庶出者无权与祭乎?如果严格按古礼,非宗子在家中供奉祖先牌位,每天上香也是越礼的,此岂非不通人情乎?


况且现在传统家庭多供奉「某门堂上历代祖先」牌位,这等于是把天子谛祭与袷祭的神位合在一起供奉,也是严重越礼的,但此又是通情达理者忍心横加指摘乎?古代天子祭天的排场,现在一般人也无法实施,但如果不反对庶人拜天,却要严分祭天与拜天,庶人只能称拜天,不能叫祭天,恐怕只是掩耳盗铃,百姓无此区分,帝王亦不许百姓拜天也! 


人在伦理秩序中固是等差有别,但就人人皆具天地之性而言,是平等的。当然能反或不能反其天地之性,反到什么程度,乃是各人工夫有别。但就理学这一系而言,无不鼓励人以圣人自期。就气质之性而言,自然无法平等,就天地之性而言,人人平等。稟赋固各人不同,成就亦有参差,但此点不同,放于天地间实微不足道。理一分殊之说,就是要处理平等与差别的问题。


对天地社会要立体地看,平面的头脑顾此失彼,是无法中正地理解此问题的。天在儒学中就是本体的意思,是存在与价值之源,真实不虚。天道就是道体,道体、性体、心体通而为一。万物以天地为父母,人子以父母为天地。祭天祭祖乃畅通其生命之源也!当代新儒家讲成三祭,祭天地、祭祖宗、祭圣贤,就是宇宙生命、肉体生命、文化生命一一贯通。天地之大德曰生,从其能生处说其为体。


所谓儒家之天与道教玉皇大帝之分,在民间不是很清楚的。道教玉皇大帝又称昊天全阙至尊玉皇高上帝,很明显是袭取儒家昊天上帝之名号而来,只是道教将之塑成偶像,难免有所扭曲,而且道教在玉帝之上还有三清。但一般庶民拜玉皇也好,拜天也罢,主观上就认为是在拜至尊,在此点上与儒家之天是同级的。


而且民间也有望天而拜的拜法,不立任何偶像及牌位,这与圜丘祭天是有相近处的。至于家中供奉「天地君亲师」位,就更与儒家难脱关系了。至于说庶民可拜天不可祭天,但现在许多传统家庭「天地君亲师」牌位是与历代祖先供在一起的,甚至是合在一块牌子中的。祭祖时实际上是「天地君亲师」一起合祀,如果说庶民不能称祭天,只能拜天,如此则是否也不能称祭祖,只能拜祖?


我这里不是鼓励庶民以天子规格祭天,而是要反对帝王垄断天人关系。关于等差问题,在社会关系中尊卑贵贱是存在的,但天的出场不应是强化尊卑关系,相反应是弱化尊卑关系。达官显贵与平民百姓的差距,在天面前是可抹平的,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这是给严密的社会等级透出一些松动的空间,显贵与庶民皆一起登法界,但在社会关系上不必尽去高下尊卑之相。


儒家首出仁道,但在血缘宗法社会中,此仁道是受到局限扭曲的。父子之伦是天性,但一不小心很容易滑向父权宰制,整个社会都变成君父威权。在个人生命中重新体贴仁道,重新反省天人关系,乃能返本开新,瓦解父子关系不当延伸而带来的父权宰制。


万物本乎天,在儒家,天人关系不是断裂的二元,而是一个连续体。祭天祭祖都是疏通自家生命源头,说层级不夠,神明不饗,乃陋儒俗见耳! 


理学家的天,大体是万物的本体,然体用不二,天人本一,君子的修养工夫就是要上达于天。汉儒传统无体用不二之说,其对「仁」的解释只是相人偶,即不追问「仁」的形上根据,只从当下人与人的相遇中寻求一种合理的关系,在王权时代,这种合理关系的建立又以等级的绝对化作支撑,此可谓智不穷源。


当然汉儒的气化宇宙论也讲天,但其讲天不是要讲出一种圆融的天人体用论,而是要在等级秩序社会中安立一个最高层级。其僵化的等级关系主要不是从道德宗教的角度关心人的德智成长,而是从维护王权权威的立场讲贵贱尊卑。


有人引《三礼》以明祭祀等级,我认为儒经里也有了义说与不了义说,讲出「天道与性命相贯通」,向「心、性、天是一」方向推进者为了义,足以为万世之大经。重在稳立农业社会之等级秩序,维护王权为首出者为不了义,乃一时权法,后世可适当损益之。


相关链接 陕西民间举办首届儒生甲午冬至祭礼天坛仪式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