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中国梦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7-02-17 16:42:27
标签:

 

 

中国梦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

作者:叶小文(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正月廿一日乙亥

           耶稣2017年2月17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国梦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实现中国梦,需要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不断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夯实中国人民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

 

中国梦,梦有根。历史上与中华文明并存的一些古代文明,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去了独立自主的生命力。惟中华文明能依其自创之内涵保持生机和活力,至今仍岿然屹立。中华民族之根在于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无论历史多么遥远、时代如何变迁,无论社会怎么变革、如何转型,都不能丢了根、失了魂。纵览世界历史,一个民族的复兴常常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振奋为先导。文化是精神的载体,精神是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依靠民族精神的坚实支撑和强劲推动。

 

文化滋润精神。现代化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对精神世界的关照却相对滞后,甚至出现了精神上的病态。中华文明积淀了厚重的人文理念,正所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慎终追远,则民德归厚矣”。慎终追远并非要搬出祖先来说事,而是为了以古鉴今、积德厚德,提醒人们在繁忙浮躁的当下想想根、定定神、稳住脚步找到魂。

 

西方国家在崛起过程中,以坚船利炮、圈占土地和掠夺他人来扩张市场、侵占资源。这造就了西方国家的繁荣,同时加深了它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矛盾,造成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必须破除的桎梏。时代呼唤新的文明,希望把过度膨胀的人还原为和谐的人,建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新世界。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适应构建新文明形态的时代要求;构建新文明形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以这样的文化根基和价值支撑来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中国的和平发展为世界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以往大国崛起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走出了一条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为了说服谁、取悦谁、欺骗谁,而是基于自身基本国情和文化传统、基于本国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作出的坚定不移的战略抉择。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比较世界各种文明的发展后指出,中国这个东方大国在传统上就是一个大而不霸的国家。“避免人类自杀之路,在这一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这种“独特思维方法”就是天人合一、允执厥中,仁者爱人、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众缘和合。

 

面对传统工业文明发展导致的生态危机,我们需要建立新型人与自然关系;面对西方文明强行推广其价值观的霸权主义,我们需要形成新型人与社会关系;面对西方文明对物质、商业和市场利益的过分强调,我们需要确立新型人际关系。充分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开拓出新格局,中华民族一定能为建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新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