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方学界大腕儿给中国天主教徒讲中华文化
来源:中青在线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二月初六日己丑
耶稣2017年3月3日
“儒学在当代社会应该怎样界定?儒学是精英的还是大众的?天主教改革与儒学觉醒可有相似之处?天主教与儒学在现实中要如何进一步对话与相互促进?……”3月1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的教室里,一群来自北京、江西的天主教神职人员向坐在对面的西方学者贝淡宁发问。
贝淡宁(Daniel A。Bell)是加拿大人,蜚声海内外的汉学家,现任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这一天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央社院的课堂为学员授课,他面对的,是中国的天主教徒。授课题目也很有意思,叫《儒家思想要义》。
在课堂上,贝淡宁回应说,“进步儒学”主张贤能政治、重视社会责任、强调现实贡献。天主教与什么样的儒学对话并不重要,前提是二者都要愿意学习其他的新理念新东西来促使自己进步,二者都要用宽容、多元、和而不同的理念,去思考和探索能为当代社会治理做出什么样的贡献。
班次:西方汉学家首次走进中央社院课堂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还有块牌子叫中华文化学院,学员中包括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藏传佛教等宗教界代表人士,而研修的则主要是中华文化。一句话,和而不同,建立“认同”、营造“共识”是其中的核心要义。
3月1日,随着2017年春季开学典礼的举行,中央社院新学期的教学培训工作正式拉开了序幕。这学期,除了已经轰轰烈烈开展的“五史合一”等培训内容外,社院在教学形式、课程设计、师资建设上再次推陈出新。西方汉学家首次走进这家略带神秘色彩的学院,为天主教徒讲授中国传统哲学,这无疑也开启了教学模式创新的先河。
课堂:“中国儒学传统正重新焕发活力”
在讲座中,贝淡宁说,中国需要一个可以作为政治规则的道德基础和一套可以为日常生活提供道德指导的哲学体系,“令多数汉学家吃惊的是,这种哲学并不多么依赖于西方的民主和自由”。中国经济政治的发展提升了中国人的文化自豪感,特别是由于社会现代化带来道德意识问题以及学术理论界的深入研究和全新阐述,古老而又值得尊敬的中国儒学传统正在被发扬光大,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当代中国社会不仅反射出儒学的理想、价值观和实践,同时也指向了一种更为完善的社会政治生活方式。
基于儒学的创新发展,贝淡宁对“进步儒学”做了新的解读。他说,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角度出发,“进步儒学”致力于解决贫困问题,并关注弱势群体;“进步儒学”用贤能政治的形式确保政治能够为人民服务。
互动:儒学与天主教可以交流对话、相互促进
中央社院的这堂课,堪称西方人士、天主教和中国儒学之间的一次对话
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副秘书长、北京市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天主教北京教区秘书长甄学斌说,作为一名西方学者,贝淡宁对中国文化和儒家思想的研究很深。外国学者研究中国传统哲学,而且还能有这样独到的见地,这为我们中国人研究和传承中华文化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他认为“触动很深、责任很重”。
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副秘书长杨宇认为,天主教的核心是“爱”,而儒学讲求“仁”,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二者的交流共融对当代社会治理很有借鉴意义,听了贝淡宁的课很受启发。
江西南昌总铎区总铎、本堂神父乔天兴说,明末天主教传入中国之初,利玛窦曾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来解释《圣经》,让天主教为中国大众所了解、接受。他认为,贝淡宁有天主教的家庭背景,对儒学又很精通,中央社院的课程可以引导中国的神父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文化,积极挖掘宗教信仰与中国传统儒学的结合点,这样既可以传承中华文化,又可以更好地弘扬宗教教规教义。
缘起:筑牢中华文化认同
贝淡宁所授课的“北京江西天主教爱国代表人士研修班”由中央社院主办,为期一周,培训课程分为“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复兴”“宗教理论与宗教政策”两个教学模块,开设《儒家思想要义》、《中华文化要义》、《基督教文化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西方视野下的宗教文化》、《中国政教关系的历史传统》、《基督教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课程,还安排了学员讨论、现场教学等环节。
中央社院为何要举办这一系列班次呢?副院长袁莎说,除“天主教爱国代表人士研修班”之外,本学期中央社院还将为基督教界代表人士开设一系列班次,集中讲授宗教理论、宗教政策以及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复兴。对基督教界代表人士开展文化共识教育是中央社院“十个讲清楚”课程的重要环节,课程以筑牢中华文化认同的思想基础为教学主题,以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为主线,以积极推进基督宗教中国化为重点,意在建立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中央社院教务长李道湘则表示,在“大统战”、“大文化”双重视角下进行中华文化共识教育,由国内专家学者讲授中华文化系列课程固然重要,同时,我们也要以国际的视野、开放的姿态,去了解国外的专家学者如何看待、认识中华文化,从而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中西文明的交流、交融与互鉴。本期研修班聘请贝淡宁等外籍教授主讲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现了教学创新,这既是让学员建立文化自信的应有举措,也是从不同角度深化、凝聚学员文化共识的积极尝试。
责任编辑: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