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文化:连接故土 维系乡情
来源:《中国文化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二月十九日壬寅
耶稣2017年3月16日
中国自古有尚贤的传统,乡贤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精神文化标记,也是一条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让乡贤文化在当今社会延续和传承,全国各地进行了积极有益的研究和探索。
乡贤文化成为地域特色
走进广西北流市白马镇的百年古书院——扶阳书院,以明理求学、习读向仕、修身养德为内容的匾额、楹联、字画随处可见,“北流乡贤名人展廊”和“扶来乡贤名人展廊”展示了100名北流市古今乡贤名人的风采事迹。“白马镇崇文尚德,扶阳书院在当地人心中拥有崇高的地位。”白马镇政府副镇长郑传伟介绍,2013年,白马镇向社会各界募资近200万元重修扶阳书院,使其成为一座展示国学文化、乡贤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展馆。如今,这里每年都会定期举办国学班大讲堂,请国学老师和乡贤模范现身讲学。
时至今日,乡贤文化已深深扎根于群众的沃土。在首个“中国乡贤文化之乡”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有的城市道路和桥梁以乡贤姓名命名,乡贤广场、乡贤纪念馆遍布全区,当地政府还组织专门人员创作乡贤之歌,设计乡贤标识……上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立峰表示,乡贤文化在上虞已经形成了具有上虞特色和印记的地域文化。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让群众推选身边的当代乡贤,弘扬正气、凝聚正能量,并对乡贤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保障,让先进典型从“红火一阵子”到“实惠一辈子”,激发人们争先进、当典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乡贤资源助力新农村建设
走进陕西省渭南市盈田社区,家家户户门前悬挂的家训牌格外引人注目。这些符合自家实际又各具特色的家训多以敬老爱幼、邻里和睦、宽以待人、勤俭节约为主。“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是渭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文化宝藏。”渭南市委书记陆治原表示。
在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志民看来,乡贤能在乡村中起到调解矛盾、教化民风,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近年来,临沂市蒙阴县把创新发展乡贤文化作为推动“乡村文明行动”的重要工作,成立了蒙阴县儒学文化推广会、蒙阴县慈善总会、蒙阴历史文化研究会等团体组织,广泛吸纳各类乡贤加入家乡的经济社会建设队伍。
在上虞区,乡贤文化建设极大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通过招贤引贤,上虞不断传来各地乡贤反哺归乡的好消息,2016年,上虞“虞商回归”工程共引进各类回归项目39个,到位资金50亿元。
乡贤文化建设不仅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续,也是对地方特色文化的挖掘。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的刘小文是市级非遗项目花都客家山歌的代表性传承人。19岁时,刘小文创立了花山城西山歌剧团,如今,他已成为花都区乡贤代表之一。同样位列花都乡贤的还有国家级非遗灰塑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邵成村以及省级非遗项目广州珐琅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杨志峰。通过把非遗传承人纳入乡贤范畴,花都区的特色民族非遗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
积极培育“新乡贤文化”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贤文化不断被赋予新意,培育“新乡贤文化”相继被写进“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通过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
经过挖掘,承载传统文化的宗祠、族谱和书院被打造成传播乡贤文化的重要载体。湖南省浏阳市以260多个宗祠家庙为基础挖掘整理了一批家训、族规,开展“晒家书·传家风”“讲家训·倡新风”以及送电影、送戏、送文化等活动,将祠堂变成移风易俗、增长知识、树立文明新风和文化艺术培训的新学堂。北流市充分利用宗祠、书院宣传乡贤事迹,在社会形成“知乡贤、颂乡贤、学乡贤”的浓厚氛围。
现代科技手段则为乡贤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多元的方式。山西省阳城县文明办选取了一批影响较大、事迹生动、能产生带动效应的乡贤人才作为示范典型,深度挖掘其精神内涵,做成新闻专题在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在当地形成良好的宣传效应。广东花都区则在2012年推出了广东首家历史名人网站“花都历史名人网”,利用新媒体推广本土历史名人文化、乡贤文化。
另一方面,乡贤文化与公共文化相结合使传承更加“润物细无声”。从2012年起,福建省三明市在全市范围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征集评选表彰活动,推动“传承家风家训·弘扬传统美德”文艺汇演、好家风好家训巡展、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暨家风家训诵读等活动走进机关、企业、乡镇、社区、军营,使“读家谱、传家训、树家风”成为其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重要品牌。
(执笔:宾阳、郭凯倩 参与采访:徐继宏、袁伟江、杨渊、郭志清、任学武、苏锐、谭志红、张玲、黄国勇)
责任编辑:柳君
【上一篇】清明主题征文&摄影有奖大赛
【下一篇】【孔德立】见善如不及 见不善如探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