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墓”不能代替“回乡祭扫”
作者:马朝虎
来源:《衢州晚报》
时间:西历2017年3月27日
据《成都商报》报道,今年清明来临之际,成都长松寺公墓推出了一种新的“互联网+祭祀”方式——微信远程祭祀。用户在微信公众号上填写寄语,随后寄语可同步到墓地前的一块大电子屏上滚动显示,以表哀思。
用微信给亲人撰写“思念寄语”,发送后寄语就可以显示在公墓的电子屏上,就可以完成对已故亲人的怀念,这种“互联网+”的祭祀新方式,确实省时、省力、省钱。特别是对于很多远赴他乡,工作也很繁忙,难以做到在清明期间回乡扫墓的人来说,通过这种方式寄托哀思,确实方便。同时,相比于焚燃香蜡纸钱、燃放烟花爆竹的祭祀方式,也显得更加生态环保。
然而,一些新生事物,特别是一些中国传统的文化习俗,完全“脱胎换骨”的创新,并非一定能获得认同。《成都商报》记者随机采访了15人,赞成的有5人,不赞成的有10人(其中4人表示可作为一种附加的祭祀方式,但是不能取代传统)。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传统习俗中,清明节是最须严肃对待的一个节日,因此就有了“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说法。从本质来讲,清明节上坟祭祀,表达的是一种对已逝亲人的怀念,这种内心的感情是谁也代替不了的。2013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照片:3月20日,民政部召开2017年清明节祭扫工作视频会议
不可否认,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受到国外一个个“洋节日”的冲击,中国的节日民俗文化正在被慢慢地淡化和肢解。在这个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工业文明转型时期,那些沉淀着太多文化记忆的传统节日在仪式上的淡化虽难以避免,但传统节日如果被人们简化、改造,甚至连一丝一毫传统节日的脉搏都触摸不到,那是对文明的一次遗弃和恶搞。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需要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不尊重不善待传统文化,难免会逐渐丧失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弘扬传统节庆文化,让人们懂得怎么过节,也发自内心地喜欢过节,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重视的课题。
当然,传统节日不是越土越好,也不是越古越好,应该融入更多的现代气息。如果将过这些传统节日仅仅看成是几天的假期,那就违背了国家将其设立为法定节假日的初衷。如果不曾知道这些传统习俗,不去重温一下传统,那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背离。
清明节回乡祭祖,应该像“过年回家”一样,作为一个强劲的文化密码被永久地保存继承下来。清明节,让人们除了祭祖扫墓之外,在踏青、郊游、荡秋千等活动中,感受到家族的神圣和力量,通过这种家族的集体仪式,让每个人都体会到“活着”的意义,那就是感恩自然、敬畏时间、缅怀先祖、礼赞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