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晚报】“孟母三迁”已成过往?新时代下如何追寻孟母精神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17-04-11 14:58:51
标签:

 

“孟母三迁”已成过往?新时代下如何追寻孟母精神

作者:万德龙

来源:《济宁晚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三月十五日戊辰

          耶稣2017年4月11日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中,优秀传统美德多以家风的形式延续至今。如今,对于一个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可以说是“第一要务”,来自母亲的正确引导对培养德育知行的家庭环境至关重要,让我们通过被誉为“母教一人”的孟母来领略优秀家风的感染力。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中,优秀传统美德多以家风的形式延续至今。如今,对于一个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可以说是“第一要务”,来自母亲的正确引导对培养德育知行的家庭环境至关重要,让我们通过被誉为“母教一人”的孟母来领略优秀家风的感染力。

 

将孟母传递出的家风、家训以鲜活形式再现

 

在邹城,孟母教子的故事早已深植人心,更在潜移默化间影响着一个个家庭、一片片群体,优秀的家风逐渐感染了全社会。

 

为将孟母所传递出的良好家教、家风、家训观念以鲜活的形式呈现出来,推动爱家爱国、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和谐和睦、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中国孟子研究院联合邹城市委宣传部举办了孟母大讲堂。活动自今年年初开讲以来,每周一讲,邀请的专家、学者对家长就子女教育、家教家风家训等问题进行系统性的讲授和培训并给出合适的建议。

 

此外,去年“儒润邹城”美德教育示范工程也通过打造美德教育示范基地、组织美德培训、开展美德教育实践活动等,引导全社会广泛形成讲文明、传美德的良好风尚。期间,邹城打造图书馆、第二实验小学、两孟景区、行政服务中心、香城镇石鼓墩村、凫山街道后庙社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邹城市支行等12处美德教育示范基地,又相继组织开展了《邹城文明公约》《邹城市民行为守则》征集、志愿服务进社区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并依托孟子学堂、孟母讲习所开展美德培训40余场,崇德向善的风气在邹鲁之地日渐浓厚。

 

孟母的持家哲学,孟子故里世代相传

 

善美传世长,家和万事兴,家住邹城的马清荣一家孝老爱亲的好家风,就足以折射出孟母的持家哲学。马清荣家五口人中有四人是老幼病残。公公七十多岁,丈夫身患残疾,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还有一个患有智障的大女儿,和年幼不懂事的小女儿。但是马清荣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

 

30多年前,马清荣被40多岁的养父从路边捡回家,年幼的马清荣便跟着养父开始了常年在外奔波的生活。艰苦的生活使得马清荣从小养成了乐观坚强、勤劳简朴的优秀品质。马清荣说:“我跟随养父来到东北生活,他做生意需要经常外出,我九岁就学会了自己做饭。有时养父还会出远门,晚上都是我自己在家,养成了我独立的性格。”

 

小时候的特殊经历,让马清荣懂得了对家庭的珍惜和呵护。自从嫁到婆家,苏家人给予马清荣很大的关怀。夫妻二人不离不弃,互敬互爱,虽然大女儿患有智障,但是马清荣并没放弃孩子的教育,无论家务多繁重,她总是抽出时间辅导女儿功课,如今大女儿在特殊教育学校年年获奖,他们还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儿,一家人生活温馨幸福。最是亲情暖人心,好家风的传承,让马清荣收获着一个又一个丰硕果实。

 

评选表彰好母亲,营造优秀家风氛围

 

孟母对于子女教育、家庭凝聚力塑造提供了一个影响深远的模板。在孟子诞生地、孟子故里母亲文化节发起地的邹城,如何保障农村母亲实施正确的家教,有着自己独到的一套经验。

 

在大力弘扬母教文化传统中,邹城创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抓住每年举办母亲文化节的时机,评选表彰教子有方好母亲、举办各级优秀母亲事迹报告会以及家教知识讲座,并通过优秀母亲现身说法,传播先进的家教理念,在全市城乡营造了“人人谈家教、家家育新人”的优秀家风氛围。

 

母亲文化节助孟母精神持久释放能量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为让孟母的精神持久释放能量,4月25日至5月3日,邹城将举行2017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节,其主题就是“传承中华母教文化,倡树良好家教家风”。

 

多年来,邹城市作为孟子故里,一直重视深入挖掘展示邹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特别是在近几年,邹城按照“加速经济转型、深化城乡统筹、增进民生幸福”的工作思路,切实发扬“实干就是能力、落实就是水平”的工作作风,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速工业转型,推动城镇提质、建设精致城市,壮大文旅产业打造文化名市,建设美丽乡村促进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作为孟子故里、母教文化的发源地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南部主战场,邹城积极主动担当弘扬中华母教文化的重任,已连续十年成功举办母亲文化节。

 

责任编辑:柳君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