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志刚】黄金累千岂如多士之隆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7-05-09 15:14:24
标签:


黄金累千岂如多士之隆

作者:石志刚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四月初一日癸未

          耶稣2017年4月26日



公元648年,唐太宗亲自撰写《帝范》一书,将自己一生宝贵的政治经验置于该书中,成为传给太子李治的政治遗嘱,正如该书序言中所说,“所以披镜前踪,博览史籍,聚其要言,以为近诫云耳”。《帝范》一书内容丰富,仅其中所展示出的人才观能够为当代干部选用之道提供良好镜鉴。


用人的经验之谈


从隋朝末年战争洗礼中一路走来并且拥有战功的李世民,深刻明白隋朝灭亡的原因在于不重视贤良,或者说即使拥有贤良也不能尽其才而用这个道理。成为皇帝之后,他在总结历代王朝兴衰成败基础上,得出人才资源是执政第一资源这一宝贵结论。


《帝范》中说:“夫国之匡辅,必待忠良。任使得人,天下自治。”这句话勾勒出人才在建立、巩固政权过程中的重要性。君主创业之时,必须得到贤良之才的辅助,所创之业才能成功。隋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李渊部队中,有一支由将军李世民所率领的能征善战的部队,这支部队战功赫赫,所以《旧唐书•太宗本纪》中评价李世民“发迹多奇,聪明神武”。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成就的原因在于他能够重视人才,而且“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在征战过程中,他非常注意招揽各地优秀人才,将原李密、王世充、窦建德集团中不少杰出人才予以吸收和重用,吸收了瓦岗军中的徐世勣、秦叔宝、程咬金等,在攻破刘武周大军时吸收了尉迟敬德,在攻破窦建德集团时吸收了张玄素等,这些优秀人才都成为开国元勋。时任秦王的李世民在秦王府有“十八学士”,集中了房玄龄、杜如晦等优秀人才,为其建功立业出谋划策,而且在他称帝以及称帝后造就的不世伟业中贡献颇多。雄才伟略的李世民在称帝后,为了巩固统治、推动国家建设,做到了“任使得人”,出现了“天下自治”的效果。李世民能够不拘一格识人用人,在消灭李建成集团时吸收了魏征,对李渊的心腹裴寂也予以重视和恰当安排,对确有宰相之才的妻舅长孙无忌采取举贤不避亲政策予以大胆任用,对有真才实学却没有背景的潦倒书生马周委以重任。这些都是他为了实现君子之治而使用优秀人才的例子。


重用马周的案例


唐代名臣马周,“少孤,家窭狭”,出身卑微,“乡人以无细谨,薄之”,受人歧视,后来在颠沛流离中为官员做幕僚,经常受到官员的侮辱和轻视。草根出身的马周何以被唐太宗赏识进而重用,从而成就一段君臣相遇的佳话呢?


马周虽然出身贫寒,受人歧视,但是他敏而好学,青年时期,“嗜学,善《诗》《春秋》”。唐初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拥有真才实学的马周自然具备了被赏识的前提条件。马周为许多基层官员当过幕僚,磨砺自己,最终来到唐都长安,成为中郎将常何的幕僚。武将出身的常何对马周的成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自身知识的匮乏和对人才的敬重使得常何对马周十分尊重,为马周才华得以尽情施展提供了良好平台。平日常何与马周的交流,使得马周的学识有了施展空间,常何自身素养亦得到很大提升。


贞观五年,唐太宗诏百官上朝言政得失,作为“不涉学”的武人常何陈词有理有据,“皆当世所切”,引起唐太宗的重视。常何的人品在此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没有隐瞒是自己的幕僚马周草拟的条文帮他能够切中时政,然后向唐太宗推荐了马周,“客(马周),忠孝人也”。爱才的唐太宗立即召见马周,与马周交流之后,“帝大悦”,对马周委以重任,让其在门下省任职,后成为唐太宗时期的名臣。唐太宗因常何得到马周这个人才,对常何也给予重赏。


通过阅读马周的上疏和奏折,发现他试图将平生所学,特别是将儒家思想中强调的“为政以德”思想传递给帝王,为其王朝巩固夯实合法性,通过建立道德秩序来管理社会,达到政兴人和的目标。马周建言唐太宗要从宫殿修筑规格和早晚探视唐高祖来凸显李渊的地位进而彰显唐太宗的孝道。新的王朝建立后,面临分封功臣领地的难题,一方面功臣建功立业,是王朝建立的基石;另一方面功高震主极易养成骄奢淫逸不良作风,是王朝坍塌的前兆。


马周建言唐太宗不要急于封赏功臣领地,根据功劳大小给予封赏是应该的和必要的,但是如果功臣的后代染上骄奢淫逸不良习气,会出现“国家蒙患”状况,应该创新封赏方式,给予官职、给予财富、给予土地、给予荣誉等方式都应该得到考虑。针对唐初事业正兴情形,马周提出“臣闻致化之道,在求贤审官”,务必使得人才要尽其用,非人才不能过高提拔和重用。马周在遍览史书、借鉴前代兴亡史实基础上,向唐太宗提出“积德累业”是成就辉煌的前提与基础。这对于马上得天下的唐太宗如何实现政策和政治转型,给出了非常宝贵的建议。马周还对隋朝灭亡的原因以及如何吸取教训得出当日事当日毕、居安思危的结论;告诫唐太宗应该节俭从政、善化人心;建议唐太宗妥善安置文官武将,避免出现武将专政局面进而危及统治;建言唐太宗要重视从基层选拔官吏,畅通人才晋升通道。唐太宗看到这些内容后,“帝称善”。


他的才华得到唐太宗赏识,是因为他为唐朝从顶层设计角度确立以道德建设为核心的仁政,并从统治秩序安稳层面提出了夯实统治基础、畅通人才通道、注意潜藏性危险管控等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为唐朝贞观之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唐太宗对贤良如此渴求,成就了他的伟业。正如《帝范》中所说:“顾求之斯劳,任之斯逸。照车十二,黄金累千,岂如多士之隆,一贤之重。此乃求贤之贵也。”这段话意在强调君主只要勤于求贤,那么治国之时便可安逸无劳,高枕无忧。即使有累千巨万的黄金珠宝,怎能比得上济济多士的盛大、一个贤才的重要呢?这就是访求贤才为可贵的道理。



责任编辑:柳君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