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百淞作者简介:刘伟,字百淞,西元一九八二年生,河南灵宝人,苏州大学中国哲学博士。从事儒家思想研究,习行儒学优秀传统,著有《儒学传统与文化综合创新》《天下归仁:方以智易学思想研究》等。 |
赞成弘扬女德,但要明辨民间“女德班”
作者:刘百淞
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表
时间:西历2017年5月26日
最近,一些涉及民间“女德班”的报道和讲座视频,引发舆论争议。网友们对某些“女德讲师”产生了种种质疑。诸如“三精成一毒、专伤不洁女”、“女性穿着暴露会克家庭、克父母、克子女”、“还有总挨揍、挨人欺负的人,他不爱闹病”的荒诞说法,令人大跌眼镜。
对此,笔者不由生疑:难道这就是“女德班”声称的中国传统文化?难道这体现了“女德讲师”的悲悯之心?难道这些奇谈怪论能够成为丰富精神世界、完善道德品质、提升个人境界的不二法门?
当然不是。这些民间“女德班”和“女德讲师”传播的不是中华传统美德,而是邪门歪道;不是养生知识,而是戕害身心健康的歪理邪说;不是美德,而是“恶德”。“恶德”的基本形态就是“大伪似真”。
诚如金纲先生指出:“这是‘国学传播的坊间模式’。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坊间模式’,如‘基督教传播的坊间模式’、‘自由主义传播的坊间模式’、‘佛教传播的坊间模式’……诸如此类。这类模式的基本特征就是将‘不成熟’的思考神圣化,故传播中禍患极深。故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
的确如此。有些人误以为这些民间“女德班”和“女德讲师”从属于儒家。其实不然。它们不过袭取儒学的只鳞片爪,藉以吸引公众,博取好感,扩大活动范围。它们与“正德,利用,厚生”的价值诉求背道而驰。
“恶德”是美德的试金石。谬误蕴藏着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只有做好正反两方面的比较研究,传承美德,洞察“恶德”,才能激浊扬清,才能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民间女德班”和“女德讲师”在我们面前摆了一副重担,一副信守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重担。任重道远,不可不弘毅。
人们经常盛赞“铁肩担道义”的社会情怀。须知道义的最大功用在于净化社会风气。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人们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活动,经受不同的文化观、审美观和生活方式的冲击,有些人对自己的归宿感产生了困惑,对幸福人生的出现了偏差,对伦理道德的困境感到无能为力。
有些人叹息“现在的社会风气越来越开放了”,美好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家庭极易受到各种恶浊力量的侵蚀。传统社会推崇的“琴瑟和谐”、“相敬如宾”、“尔侬我侬”似乎成为稀罕物,夫妻之间“比翼鸟”、“连理枝”、“并头莲”的关系好像成了奢侈品。许多传统美德黯然失色。有些人祭起“重估一切价值”的大旗,鼓吹道德相对主义,放纵动物本能,摈弃道德的认识功能、规范功能和调节功能,诚所谓“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孟子•滕文公下》),加剧社会撕裂,为各种腐朽势力的抬头埋下伏笔。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道德能够为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提供明确的行为规范和自律机制。通常情况下,道德依靠内心信念、传统习俗和社会舆论来发挥作用。世间万物,有阴就有阳。人们爱慕美德,厌弃“恶德”。
“恶德”是什么?简言之,就是不良的品德,集中表现为巧言令色,危言耸听,占据道德高地对普通人进行误导、干扰甚至控制,从而实现某种特殊的目的。“恶德”具有非常强的隐蔽性、迷惑性和煽动性,极易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过程中,要警惕“恶德”披上华丽的外衣,混淆视听,传播歪门邪道,扭曲公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面对道德滑坡的社会现状,我们既要讲“男德”,也要讲“女德”。尽管有些人一听到“女德”二字就会暴跳如雷,将其等同于“三从四德”、“族权夫权神权”和“妇女压迫”,欲除之而后快。其实,这种立场和态度囿于道德之“变”,不见道德之“常”。
所谓道德之“变”是指那些特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内容,有的陈旧不堪,有的存在不足,有的存在严重弊病,我们没必要文过饰非;所谓道德之“常”是指那些跨越时空超越国界的普遍信条,对所有人都通用,我们必须对其加以阐述。
现阶段,我们应当将重心放在激发儒家伦理道德之“常”,而非跳进戴东原抨击的“以理杀人”的怪圈。面对学界和民间的疑惑,儒者应当平心静气,循序善诱,以理服人,而非丧失自信,人云亦云,抛弃道德之“常”。
扶正祛邪,相辅相成。近年来,许多民间“女德班”和“女德讲师”打着国学、传统文化或儒学的旗号,摇唇鼓舌,颠倒黑白,招致各种非议,制造各种冲突,一旦惹了事儿,就把儒家当作替罪羊,使自己成功逃脱干系。此种行径,何其毒也!
儒家网主编任重先生对这些乱象深恶痛绝,认为这些组织和从业人员“打着传统文化(国学)乃至儒学旗号,但实际传播歪门邪道,即挂羊头卖狗肉,要分辨清楚”。并且指出,“儒家赞成讲女德,但并非等同于无条件支持当下形形色色的民间女德班”。
的确如此,眼下有些民间“女德班”和“女德讲师”背景不一、鱼龙混杂,部分是旧有会道门借着传统文化复兴而借尸还魂、沉渣泛起,应该辨明,并划清界限、正本清源。
帕斯卡尔有言:“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只有覃思敏求,探寻道德的历史发展的轨迹,对现阶段的道德危机展开全面反思,才能从中寻找化解道德危机的有效方案。如何净化社会风气?
首要任务是在全社会树立“崇德向善”的信念,以“德才兼备,知行合一”为导向,使每一个行业都能涌现出率身垂范的道德楷模,示范带动,汇流成海,以至于“民德归厚”。
据笔者有限的了解,苏州万象书院和范必萱女士主办的“德善•女学课堂”,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紧扣损益沿革的脉搏,诚于中而形于外,让人充分感受礼仪道德之美,进而敬畏中华传统美德、爱慕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国家发展的伟大成就。这才是真正的“女德”,这才是中正仁和的儒家之声,这才是活生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我们应该积极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其影响力、感召力和公信力,准确无误地理解和诠释“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莫让“恶德”成为败坏社会风气的酵头,这是追根溯源,防微杜渐;激活中华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信,化育人心,净化社会风气,这是与时偕行,讲好中国故事,开启美好未来的大手笔。
对此,我们责无旁贷。
(原载环球时报2017年5月26日,标题为《警惕披美德外衣的“恶德”》,有删节,此为全文。)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