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东】经学化的儒学可以统摄哲学化的儒学

栏目:思想评论
发布时间:2017-06-29 16:29:49
标签:
郭晓东

作者简介:郭晓东,男,西元一九七〇年生,福建霞浦人,复旦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著有《识仁与定性——工夫论视域下的程明道哲学研究》《宋明理学》(第二作者)《经学、道学与经典诠释》《戴氏注论语小疏》《春秋公羊学史》(第二作者)等。

经学化的儒学可以统摄哲学化的儒学

作者:郭晓东

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表

时间:西历2017年6月29日


儒家网编者按:西历2017年5月23日,上海研究院“延长思考”人文社科思想交流平台召开“儒家哲学的多维形态”研讨会。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的多位学者参与讨论,研讨会由上海研究院合作处处长朱承教授主持,澎湃新闻发表了会议记录。这是郭晓东教授在研讨会上的发言,现授权儒家网发表。


   

 

刚才曾亦和余治平的讨论基本是围绕一个话题,那就是儒学的经学化和儒学的哲学化之间的问题。


从儒家哲学所谓的多维形态的角度来讲,这个可能是一种最尖锐的对立,其他维度之间的论说可能都未显得如此尖锐。

 

刚才两位都提到儒家的哲学化是始于晚清的学制改革。余治平特别提到,儒家的哲学化使得中国的思想,特别是儒家的思想,能够在西方的学科建制下生存下来、保存下来,这是有功于儒学的。这当然是问题的一个面向。


但在我看来,这一百多年以来儒学之存在更多呈现为一种知识形态,一种越来越客观的知识形态。


然而,儒学本身其实不只是一种知识形态。随着儒学的哲学化而使得儒学变成一种知识形态以后,可以说晚近一百多年来的儒学,已经不再能够担当得起过往儒学那种安顿世界、安顿人生的总体性的任务。

 

从儒家学术本身来讲,它有着一个“整全性”的任务。因此,与其用“儒家哲学”这个词,我宁可用“经学”这个词。因为经学代表的是一个整全的概念。


在过去的经学体系下,它包含了诸如伦理、道德、政治、法律、宗教诸多方面,当然也包括哲学在里面。在经学的名义下,这些方面都可以同时存在。


所以经学概念的内涵,要远远大于哲学概念的内涵,或者说经学化的儒学可以统摄哲学化的儒学。因而儒学的价值如果从经学的维度来看,它就不仅仅体现在哲学的一面。

 

当然,我们现在所说的儒学之哲学化,也已经有了一百多年历史,事实上也有其历史之必然性。现代讲儒家哲学的,也往往要往前追溯,一直追溯到两宋道学的兴起。


两宋道学的兴起当然有它的历史逻辑。伴随着佛教对儒学的挑战,佛教徒以为儒学无法为人们提供更内在的安身立命之本,比如像契嵩批评韩愈,称其徒然明于“人伦之近事”,却不识“人生之远理”。“人伦之近事”与“人生之远理”之间的区分颇有意味。


后来宋明理学兴起,遂更多关注“人生之远理”,从而使得宋明理学的学术形态事实上有向内发展的方向,所以刘子健有一本书叫《中国转向内在》。


但是,宋代的儒学向内的转向,在我看来是完全因应于佛教的挑战。即便如此,在宋儒开出道德性命之学的同时,也没有完全忽略经学的面向。


在程朱他们那里,理论固然呈现出一种新的知识形态,但他们还有对《春秋》、对《诗》、对《易》、对“三礼”的讨论,朱子甚至还作《家礼》。


我们现在研究宋明理学,就较少注意到宋儒经学的面向,如朱子的《仪礼经传通解》是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但却鲜有研究。


因此,如果把儒学仅仅作为一种哲学的形态的话,我觉得是把它的内涵缩小了。

 

关于经学和儒学,目前存在两个误区。刚才朱承在开场白的时候也谈到,经学化是不是意味着标准化?虽然在历史上曾有孔颖达奉诏作《五经正义》,试图提供一个标准化的经义,但是如果我们把目光看得长一点,在两千多年的经学史上,其实儒家的经学一直存在着内在的张力,并不是说哪一种学说就能一统天下,无论是古今之争还是汉宋之争,无不说明了这样的事实。


因此,说存在着一种统一化标准化的对经义的理解,那完全不是历史的事实。所以,儒学的经学化,并不是意味着它以一种僵化的、标准化的知识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

 

第二个误区是,很多人把经学化等同于小学化,以为经学的任务就不外是文字的训诂,以及音韵、考据、辩伪等等。其实这不过是清儒开拓的一个方向而已。


事实上,儒家的经学从历史上看,清儒固然有很大贡献,但小学化的经学并不是历史的主流。因此,从经学的角度来讲,它并不是很多人所以为的那样是一种饾饤之学。

 

如果从经学重建的角度来讲,作为儒学之经学形态,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我觉得今文经学的思路还是多有可借鉴的地方:一个是微言大义,一个是通经致用。


微言大义这个词可以涵盖汉宋,汉儒讲微言大义,宋儒也讲微言大义,也就是说,汉儒跟宋儒的两种儒学形态都可以找到“重视微言大义”这一共同的特征,它代表着儒学思想性的一面。


而通经致用,从汉代开始,就一直是儒学的重要内涵。也就是说,儒学在通经致用这个面向上,一直有其深刻的现实关照,它努力地试图用儒学来安顿我们现实的一切生活,可以为我们现实所有方面提供一种解释的面向和解决的面向。


我们今天如果要讲经学化的儒学,我个人比较重视这两个维度。


相关链接


【集论】一儒多表:儒学经学化,还是儒学哲学化?


(责任编辑 吹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