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梧】中国文明是通天地人的王道文明——从王阳明说起

栏目:演讲访谈
发布时间:2017-07-06 20:23:48
标签:

原标题:中华民族将会成为世界和平一个最稳健的推动力量——林安梧教授谈王阳明哲学思想

作者:林安梧

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表,原载《湖南日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六月十一日壬辰

          耶稣2017年7月4日


 

 

王阳明画像。

 

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一批闪烁在中国历史长河的思想大家,“为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就有明代思想家王守仁(王阳明)。


那么,王阳明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和王船山的哲学思想之间,有无内在的联系?今天,王阳明哲学思想的时代价值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批判地继承?在传承中创新、合时而用?


记者近日远程采访了山东大学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海外访问学者及儒学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林安梧。

 

1、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代表着整个宋明儒学发展的一个极致

 

《湖南日报》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采访。说起王阳明先生,后人评价他“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堪称登峰造极。为什么他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呢?

 

林安梧:一个大人物的出现是不容易的。以阳明来讲,的确他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他既是忠臣也是孝子,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


“德”,他继承了整个儒家文明的非常核心的“孝悌忠信,仁义道德”。


“功”,他平宸濠之乱,平江西以及福建广东交界地方的山寇之乱,还有其他种种,这些功劳都是相当不容易的。


在“立言”方面,更是了不得。阳明提倡的心学、“心即理”,这个学说,代表那个时代的一个新的一个律动,代表人们应该面对的自身,自己作为一个主体,怎样进到政治社会之中,进到生活实践之中,进到人伦共同体之中,成就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所以阳明的确说到做到,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他之能够登峰造极,因为他是继承着宋明理学跟儒学的发展,代表着整个宋明儒学发展的一个极致。

 

2 、阳明心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也是中国人民非常重要的一个财富

 

《湖南日报》思想的影响是绵远持久的。是否可以这样理解,王阳明先生的哲学思想中,最闪亮的就是心学。有人评价他的心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财富。请问,心学的内容包含哪些方面?

 

林安梧:首先要明确,心学不是阳明创造的,心学前有所承。心学一般来讲有程朱理学、陆王心学。陆,是陆象山;王,是王阳明。


其实,它甚至上承到孟子。因为象山学,继承了孟子学,阳明也继承了孟子学。基本上,他是一个继承、进一步的发展。他当然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也是整个中国人民非常重要的一个财富。

 

关于心学,阳明提出了三条,就是“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此“心”就是天理。“心”,就是本心,“本心”就是一个觉醒的一个理想的“心”,是性善的“心”。这个定向的性善的“心”,当下发现,当下显露,他就有了一个实践的动能,这个实践的动能就是天理。所以“心”即“理”,讲的就是此“心”就是“天理”,讲的就是主体的能动性。

 

阳明认为,心的本体叫良知。“致良知”,讲的是致良知于事事物物之上。“良知”是什么?“良知”是孟子提出来的,是每个人都有的。他不是生物学意义的本能,而是道德意义上的内在的一种动能。推而广之,叫“致良知”于事事物物之上。譬如说,你看到一个茶杯放在桌子的边缘,怕它掉到地上碎了,就把茶杯挪到安全的地方。這就叫“致良知”。就是启动一种动能,要去做,去完成它。

 

第三条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讲的是“即知即行”。“知”是“行”的一个起点,“行”是“知”的一个实践过程。所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3 王阳明强调“致良知”是要致良知于事事物物之上,良知里面这个动能一定要把握好

 

《湖南日报》:一般认为王阳明先生的核心学说就是“致良知”,意思是说,“良知”“礼”在内心,无关外界,不需要向外探寻,只要探寻内在的良知就可以成为圣人,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林安梧: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讲心学,讲“良知学”,我们首先要理解“良知”是什么?许多人误以为“良知”就是内心,它无关外界。


其实,“良知”是关乎到外界的,是内外通贯为一的。所以它不是不需要向外探寻,而是对外的探寻就是对内的探寻,对内的探寻就是对外的探寻。这也就是阳明所说的“一体观”。


阳明在《大学问》里也说到所谓“一体之仁”,就是说关联成一个不可分的整体。这里头隐含着一个强大的不可质疑的不可停歇下来的那种关怀跟爱,这就是“仁”,“仁”爱的“仁”,这叫“一体之仁”。所以,阳明这里所说的“本心”或者“良知”,其实是通内外的,通内外而不在外,因为我们一般讲“外”的时候总会误认为跟“心”无关。


有一次,阳明跟他的学生们一起游玩,看到一棵开了花的桃树,学生问他:老师,您说无心外之理,可这棵树在这里花开花落,我们来看它没有来看它,它都是花开花落!阳明说,是这样的,你没来看这朵花时,你的心与这个花两不相涉,相对处于“寂然”,就是无所感。但是,当你来看这个花时,心跟花都绽放起来,可见此花不离开你的心。


这就是《易经》里面讲的“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所以孟子也才会讲:“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所以所谓“良知”是致良知于事事物物之上,它有个实践的动能:要求你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要求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求你从你内在的动能到你的人文世界,到你的政治社会共同体,到整个天地自然之间。也就是宇宙之心,你的心和宇宙是连在一块的。


王阳明的前辈陆象山说:“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阳明也是继承这个思想的,但如果把“心”误解成跟外在隔绝的“心”,就离开了阳明的本意。

 

4 阐发王阳明的哲学思想,提倡知行合一,其意义在于促使每一个人自觉以自己的“行”让一切更好

 

《湖南日报》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阳明先生提出了“知行合一”,当时他提出知行合一的背景是什么?经过几百年的演进和丰富,我们今天提倡的知行合一和王阳明先生提倡的知行合一有不一样的内涵吗?

 

林安梧:其实阳明那时候提出知行合一的背景很简单,就是很多人知而不行。这个知而不行是什么造成的呢?阳明那个时代的官学,就是官方主流学问,不是阳明学,是朱子学。


朱子学在元朝的时候就成为了官学。成为官学以后,它慢慢地被僵化、教条化了;到明朝初年再次成为官学后,更教条化更僵化了。


本来朱子强调的是你要知在先,行在后,然后要好好做出来。而到阳明所处的那个年代,朱子学的徒子徒孙们因为对功利的追逐或者被专制压制,变得知而不行。

 

阳明被贬,在贵州龙场悟道,体会到致良知。他说致良知一语,是某于百死千难中得来。这个实践动能也就是“行”太重要了。


所以,知行合一最重要就是开启实践的动能。阳明说,这个“知”就是“良知”,即知即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个“知”什么意思呢?不是认知的“知”,是掌理,是主宰,是实践,是知县之“知”,不只是认知之知。


比如,县长叫知县,知县就是管这个县的。其实中文这个“知”字本来就有多重意思。


这个“知”除了有“认知”之外,还有管理、掌理、实践之意。《易经》说“乾知大始,坤作成物”,这个“知”讲的就是“乾”,天,“乾”原则,说的是创造动能。这个创造性的“乾”原则,所管的就是整个宇宙最原初的根源,那个如何创造的问题,而坤原则讲如何做成,如何促成生长的问题。


所以,阳明讲出这个“知”其实是很了不起的。他的知行合一,就是讲良知内在的动能,“知”包括“做”,你没有去做就不算知。阳明说知道孝顺父母,就是因为你果真做到了才能说。

 

我想,我们这个时候阐发阳明的哲学思想,提倡知行合一,其意义就在于,我们身处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要问自己,我为这个人类共同体做什么,我为这个政治共同体做什么,我为这个国家民族做什么?从而自觉以自己的“行”让一切更好。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必须有一种知行不二的动能,当下即知即行。社会的事关联到每一个人,都和他有一个整体的关系,用阳明的话来讲,就是“一体之仁”的关系。好好去实践,一定会更好。

 

5 王阳明跟王船山有一定的传承关系,但是王船山对王阳明有继承也有批评

 

《湖南日报》王阳明之后,湖南也出了个姓王的思想大家王船山先生。船山先生比阳明先生晚出生147年,他们之间有没有一种传承的关系,可以对他们的思想做一个简单的比较吗?

 

林安梧:这个说来话长。王阳明跟王船山当然有一定的传承关系,但是王夫之基本上是批评王阳明的,可以说有继承也有批评。用现在的话来说,有一种批判的继承与创造的发展。

 

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阳明学对朱熹学提出了很多批评、转化,甚至扬弃与进一步发展;王夫之批评了阳明学,但在转化中有创造有发展。就是说,王夫之总结、疏理、发展了宋明理学。

 

王夫之跟阳明学有没有内在的关联呢?我想是有的,他们都强调主体的能动性。


但是阳明讲“心外无物”,王夫之强调“心者,物之心也;物者,心之物也”,就是心与物交融在一起。这有根本性的区别。


如果用易学来讲,阳明学强调“乾”原则,而王夫之是“乾坤并建”的原则。一方面我们要看到他们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要看到他们本身传承的关系,这一点很重要。


当然我们不能说王夫之的学问是传承于王阳明的,这样说是不适当的。

 

6 王阳明的本心论跟以前所说的唯心论是不同的,王船山秉持的“两端而一执”非常了不起

 

《湖南日报》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考量,人们总会给王阳明和王船山贴上“唯心”与“唯物”的标签。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林安梧:我想,“唯心”跟“唯物”这个提法,代表一个时代研究中国学术史和哲学史的一个印记。通过这两条红线区隔了当时两派不同的思想家。


以王阳明和王夫之来讲的话,王阳明是本心论,但是本心论跟以前所说的唯心论是不同的。如果以王阳明来讲的话,他的确更强调天理本心,那个本心,“心即理”,这个本心就是良知。


显然,阳明学是以“心”这个概念为优先的。这样的话,你说他是一个唯心主义,是不是可以?当然可以。但是需要留意一下,它并不是跟外在事物切割开的。也就是说,他并不是把自己悬空独立起来说的内在的那个心。他说的“心”是通过天地万物联系起来成为不可分的整体,所谓“一体之仁”。这是需要强调的。

 

另外,中国有个传统,在道论中还讲“气”这个概念。


气代表着一种生命性,是一种动能,也带有物质性。这个动能跟物质性统一于它存在的事物。比较“理”跟“气”,“理”强调客观法则性,“气”就被指称具有物质性、实体性这样的一个意义。它不会只有“唯心”和“唯物”,还有一个包括“心物合一”的、“能所不二”、“境识俱泯”,完全合一的“道”。


我们强调的是“道”,这个“道”是总体、是根源,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回到“二王”。我们通过对阳明和船山的研究可以发现:阳明强调的是一个内在的主体动能,而船山强调客观的实体,强调的是一个历史的社会总体,强调的是一个生活世界具体落实的那个实体性、实在性。他强调实体性,并不意味着他不强调“心”的主体动能。


所以王夫之强调“心者,物之心也;物者,心之物也”,两者交融为一体。这就是他了不起的“两端而一执”的论法。

 

另外,我们考察阳明学和船山学所处的时代,一个经济发展,一个社会动乱。这点来讲的话,如果用马克思的观点分析来说,经济基础是会影响上层建筑的,而上层建筑会影响经济基础的。所以“心”跟“物”是有关联的,这样理解就可以了。

 

7 中华民族能承天命、继道统、立人伦、传斯文,将会成为世界和平一个最稳健的推动的力量

 

《湖南日报》前不久,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强调,把握好马克思主义和儒家思想的关系,坚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对于王阳明先生的思想,我们应该如何批判地继承,如何在传承中创新?

 

林安梧: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强国,使全世界对中华民族刮目相看。这代表着新的时代的来临,也赋予了中国对世界文明更大的责任,这个更大的责任就是要开启文明的对话。

 

为什么?人类文明,在这个现代性的发展过程里面,已经面临到很大的困境。复兴中国文化,人类文明才有可能更多交流对话发展。


因为整个中国文明是一个通天地人的王道文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样的一个和平主义文明,是一个天下的文明概念。它不是以中国优先,是以人类为优先,以整个天下为优先的文明,这就是阳明思想所强调的“一体之仁”的思想。我觉得我们应该在这个过程里面对阳明思想有批判地继承,在传承中有创新。

 

总之,我们能承天命、继道统、立人伦、传斯文,中华民族将会成为世界和平一个最稳健的推动的力量。

 

责任编辑:柳君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