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大青年学子走进大别山区创新演绎传统文化

栏目:高校社团
发布时间:2017-07-21 10:22:38
标签:


安徽师大青年学子走进大别山区创新演绎传统文化

作者:崔晓涵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六月廿八日己酉

           耶稣2017年7月21日

 

丹青笔墨,画不尽泱泱千载历史;坐念唱打,演不完悠悠文化变迁。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北中社会实践团队匠心独运,多元融通,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有温度的连接”,把看似高深莫测的传统文化带到学生身边,将理论性的文化知识转变为延展性的行为能力,推动传统文化在信息时代“兴”起来,“美”下去。

 

 


仪尚吾风·明礼行端塑正心

 

“不学礼,无以立”,每日清晨,抑扬顿挫的语调、稚嫩清脆的嗓音学生们诵读经典的朗朗书声回荡在大别山间。北中镇地处大别山区,学生多为留守儿童,在言语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极易受到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团队成员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观察发现部分学生存在语言暴力的现象,于是,有针对性的制定了以“明礼、崇德”为主题的传统礼仪特色课程。每天早上小老师们带孩子们诵读《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通过讲解经典内容鼓励孩子们以绘画、剪纸等形式创作“属于自己的个性国学书”,加深对于其内涵的理解。志愿者们还特意身着汉服,为孩子们形象生动地讲解拱手礼、万福礼、作揖礼等相关行礼课程,帮助孩子们发现、改正言谈举止中存在的问题,树立明礼知耻的意识,洗涤孩子们的心灵。“今天我很高兴听到学生第一次对我称‘您’,这是孩子的进步,更是对我们教学成果的最大的肯定”,志愿者老师史璐瑶感慨到。

 

 


古韵新风·轻罗小扇绘家乡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作合欢扇,团团似明月……”伴随着舒缓的音乐,孩子们的目光随着小老师手上的美丽团扇而移动,“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人如何消暑吗?”“用扇子!”随后,小老师手执素净淡雅的团扇从制作过程、类型、历史变迁等方面生动详细地为孩子们讲解了团扇的相关知识。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体悟团扇之美,团队志愿者以“印象·家乡”为主题,举行了一次妙趣横生的团扇绘制赛。“我想画很多连绵起伏的大山”“我觉得家乡的河水很清澈”“每年春天一到,到处都是花”,孩子们此起彼伏地描绘着家乡的美景,接着,志愿者们鼓励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绘制属于自己家乡的“DIY团扇”。孩子们执笔于轻罗团扇之上,水乡写意图、农忙采桑图、田园闲适图还有仲夏风光图,飞鸟、蝴蝶、河流,一帧帧色彩鲜艳的画面,图文并茂的设计,他们徜徉于团扇制作的海洋。

 

在团扇制作结束以后,小老师们还特意为学生举行了一场“团扇小小T台秀”,邀请小朋友们走上“T台”当一次小“超模”,集中展示每组设计完成的团扇成品,让孩子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志愿者们将古老的团扇制作艺术与学生家乡自然风光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既有文化韵味,又有人情温度。

 

 


生旦净末·五彩脸谱话性情

 

精湛沉浑凝练,忠奸脸谱分明。演绎古今天下事,粉墨人生荡激情。在下午的课程中,孩子们期待已久的“给你一抹颜色”脸谱研修课如约而至。志愿者王紫薇从京剧历史起源引出教学内容,为学生们普及脸谱颜色内涵与人物性格之间的关系。“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活泼轻松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词,老师们引导孩子们用颜色表达对父母、老师和好朋友的印象,鼓励孩子们动手为他们设计独特的脸谱形象,表现其个性特征。“老师,您这么严肃,我给您画了一个黑脸的形象”小姑娘天真可爱的一番话引得志愿者老师们笑声不断。

 

传统文化,是通往中华民族精神故乡的寻路地图,作为当代大学生有责任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北中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始终坚持以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为载体,积极搭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赋予新的延伸意义,加深学生理解,努力探索出传承传统文化的新模式。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