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洪堤】略论佛教与儒家修为的异同——从张栻排佛谈起

栏目:学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7 22:19:14
标签:


略论佛教与儒家修为的异同——从张栻排佛谈起

作者:纪洪堤(弘正书院)

来源:《斯文:张栻、儒学与家国建构》,周景耀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年5月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闰六月初五日乙卯

           耶稣2017年7月27日

 

张栻。南宋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一代学宗,湖湘学派集大成者。与“闽学”朱熹,“婺学”吕祖谦鼎足而三,世称“东南三贤”。就如何处理,看待佛教与儒学之间的关系,张栻与众多学者一样,绕不开这个话题。由于其受业于胡宏,故在这方面也承继着浓浓的业师影响。再者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以“异端空虚之说”为是,以“事天保民之心”为非。偏离了传统儒学的实学方向,就儒学的继承与发展而言,拯救儒学面临之危机、延续孔孟之道统、明确儒学之指归,排佛,是其选择。

 

时为南宋,士子们多表现为“争驰功利之末”。针对当时的情况,张栻指出“今日大患,不悦儒学”。张栻提出办学在于“传道济民”,不能仅“为决科利禄计”。要求学人从“小学”,“六艺”始,通过“洒扫应对”的日常锻炼,加之以“弦歌读诵”,逐步进入“格物致知”。训导诸生“先与明义利之变”。强调“明人伦”。主张“知行并发”,“学思并进”,“渐进有序”,“徐观义理,需加审择”,“学、问、思、辩、行,而五者皆贵于弗措”。反对“循名亡实”,批评“汲汲求所谓知,而与躬行则忽焉”的学风,提出“穷理在于居敬,居敬在于存心”,倡导培养经世济民之才,强调人格培育与道德践履。这些教诲与实践,虽经八百年,仍具有极大的现实价值,也正是目前教育所亟待处理的问题。就这些理念与实践来看,其与佛教中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真心切愿、如法实修的理念,何其相通。

 

对于佛教。士人历来就有排斥,接受之别。从张栻的文献记载中,其对佛教看法是:“言学而莫适其序,言治而不本于学,言道德性命而流于虚诞。”“大抵是舍实理而驾虚说,…无复穷理之工,无复持敬之妙。”,“耗财蠢利,寂灭人伦”等。这些是否是因为士人在佛、儒地位之争时而必须表明观点,是否与当时读书人普遍沉迷于佛教义理,高谈玄妙而忽视现实践履,故而是针对时弊,在当时文化环境、社会氛围下引发必须确立的立场问题?或为“开权显实”之方便?因以宣公之聪慧,对佛教典籍许广有涉猎,这从其对一些佛教徒的批判中就能看出。并且张栻在拜胡宏为师之前对佛教也是颇有好感。但最终划清界限。其中原委将在下一个课题中讨论。在此,不再赘述。今就佛教与儒家日常践履修为之事做一简述。或为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两者提供一些思考。也为目前推动传统文化建设的大量的佛教居士提供一些助力,所谓“未成佛道,先结善缘”,“人成即佛成”…良如是也。

 

夫子孔丘,时之圣者。佛陀释氏,时之大雄。两者皆终身致力于教育,皆是有教无类,述而不作。透过圣贤的教诲和千百年来无数人的生活实践。我们感受到的是圣贤们披肝沥胆,全心为天下苍生。对机解惑,惠群生真实之利的高尚情怀。这一点,佛陀与夫子无二无别。

 

我国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就成为我国官方的主流文化。曾经作为异质文化的佛教能否融入到儒家文化圈,便直接影响到佛教在中国生根开花的可能性。正是由于佛教行持中“孝亲尊师、慈心善业”的基本要求。提供了佛教与儒家相互融洽的基本理念。儒家文化侧重于经邦济世的实践理性,而佛陀的教化更加注重的却是出世的超越精神。而由于佛教自身即世而超世的特质,也为儒家文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受儒道文化浸润的中国人,开明而且襟怀博大,不仅对自己文化有强烈的自信,并且有不断自新的勇气。“苟日新,日日新”。同时对异域文化也体现出高度的包容,故虽有高山险阻,海天茫茫,万里路遥。释氏之教,终有白马驮经,行步中原。在与中原本土文化相交融的过程中。虽时有艰难,但终入华夏民族之血脉,且逐步形成了世界佛陀教育中心的大转移,经魏晋,南北朝,隋唐近千年的不断交流,融合。释氏之教成为了华夏文明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华大地上,经由历代祖师大德们的呕心沥血,为有缘别类众生广开方便之门。这体现佛陀济度苍生的本怀,开创了性、相、台、贤、禅、净、律、密等宗派。特别是六祖的应世,禅宗的确立,经过马祖建道场,百丈立清规等。更从形式和内容等全方位完成了佛陀教育的中国化。释氏之教。逐步渗透到了华夏民族的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礼仪制度等方方面面。影响和改变了整个中华民族。形成了华夏文化圈儒、释、道三教并立,执世界文明牛耳千年的壮观景象。

 

儒家学人,以《大学》之教为归旨。从格物致知始,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渐次增益。学人如是奉持。则能够知止而定,由定而能安,由安而能虑,由虑而能得,故能明明德,而进道矣。

 

同样,释氏门中,不舍一人。不仅有向上一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直入不可思议的境界的“一超经诣”。同样为大众开示了稳步解脱、切实的下手功夫----净业三福。

 

净业三福是每一个学佛的人都应当遵循的教诲和基本的行持。他与儒家学人所要求的行持有何异同,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做进一步的阐述。

 

如何是净业三福?

 

凡学佛又作清净业。即世福、戒福、行福之三种福业。称净业三福。

 

一:孝养父母,奉伺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二: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世福(人天福)

 

1:孝养父母:孝道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百行孝为先;所谓“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形,莫大于孝”。“尧舜圣人之德,无非孝悌而已矣”。我们民族历来崇信《孝经》,并身体力行,而且移孝做忠,爱敬一切。孝悌作为一切仁义道德的根本,得到华夏民族广泛的认同和践履。

 

佛教倡导知恩报恩的人文理念,对孝道同样十分重视。《地藏经》也被称为佛门《孝经》。《梵网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由此可以看到世出世间,莫不是以孝为本。然而与儒家孝道、孝行相比,佛教的孝更加具有深远博大的内涵。佛教的孝不仅要报答今生的父母之恩,还应当报答无量劫来四生六道中的一切父母之恩。孝行不仅停留在赡养承欢的世间善法层面,并且还将孝提升到令父母出离生死轮回的出世法的高度。“亲得离尘埃,子道方成就”(莲池大师语),如能劝勉父母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即是大孝。

 

在佛教中,孝道是菩萨从初发心到圆证菩提的不竭原动力。地藏菩萨因地救母,始发宏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此由孝心引发的无尽悲愿,助成地藏菩萨心地宝藏的无限开启。所以释尊世缘将尽,即入涅槃前,以人天之众,累嘱地藏菩萨救群迷于末世,以待弥勒当来。此与孔门心法传承给以孝著称的曾子,别无二样。《孝经》云:“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关于四海,无所不通”。这也从儒家经典中证知孝养父母不仅是做人的基石,亦是开显自性功德的金钥匙。

 

2:奉事师长:尊师重道是我国优良的人文教育理念。谚云:“下人不深,不得其真”。儒家有“程门立雪”之恭谨,禅宗有“断臂求法”之至诚,师长决不是仅为贩卖知识的稻粱谋者,而是在开化显示我们的法身与慧命。他们以自身的高尚道德与丰富的人生智慧,如海之顶塔,指导、引领我们过险稳行,最终到达幸福彼岸。我们对师长的竭诚尽敬,不仅体现自身对文化、对师长、对天地的尊重,同时在此行持中也逐步成就自己。在佛门,师长又称善知识,即善知法要、导引众生行于菩提正道的人。要想获得法益,对师长具有恭敬心是一个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相互交流、创造和谐的基础。更是传承文脉、斯文永续的必要条件。而奉事师长的本质内涵。是学人以至诚心并如教奉行,以自己的修学成就来报答师恩。这与儒门奉师如父,争光门楣之教如出一辙。

 

3:慈心不杀:慈悲心是成就佛道的根本。也是成就一切善法的基础。慈悲心的培植,从我们日常生活的习俗中来说,最宜从戒杀放生入手。因一切众生,都具有爱惜生命、趋乐避苦的本能。佛教认为:人与禽畜,都是血肉之躯,都具有相同的佛性。一切众生在无始劫以来,同在六道流转,互为父母眷属,但因为各自善业、恶业的不同,升沉各异。因缘成熟,有幸投生为人者,应该怜愍飞禽走兽,不该加杀食。如果还能对于一切生命生起慈悲恻隐之心,即是施于一切众生寿命安乐,这也就是最好的持戒。

 

爱物惜命,克己复礼是前贤往圣所共同倡导的处世原则。儒家有“钓而不网、戈不射宿、君子远庖厨,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之训示。此皆是陪护慈悲怜爱之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理念和基本行持,面对当代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戒杀放生不啻为一剂上妙良方,引而扩之,对自然,天地就会充满敬畏和克制,对物品的取用就会采取合理而科学的手段并节约惜爱。而慈悲仁爱之心,不仅能够使善的力量沐浴每个人,而且也是消弭战火仇怨的清凉甘露、和平安详环境形成的必要行持。更是每一个士人和学佛者都应思考并遵循的教诲。

 

4:修十善业:十善业即: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绮语,六不恶口,七不两舌,八不悭贪,九不瞋恚,十不邪见。如此十善业相,但若人能够持而不犯,则为十善;若犯而不持,则为十恶。人皆有向善弃恶的自然述求,也都同样乐于置身于善良、平安的氛围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夫子之教,分明在耳。

 

在佛教中,十善分上、中、下三品,分别招感天、人、阿修罗三善道身;十恶亦分上、中、下三品,分别招感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身。善恶因果报应,如影随形。

 

十善业不仅是世间的善行,亦是一切世出世间善行的总持。经云“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药草卉木丛林亦依地而得生长,此十善道,亦复如是。一切天人依之而立,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对不能出家具足众戒的一类行人,释尊指出:行十善,具足信愿,皆可成就。

 

戒福(二乘福)

 

1:受持三皈:也就是先要确立根本,制定方向。佛教认为:众生在无明长夜、生死苦海中,惟有依佛、法、僧三宝才可能解脱困苦厄难,从而圆成人人本来具有的佛性。要学习佛陀以解脱苦厄,应从真实皈依三宝入手。受(接受佛陀的教化)持(按照佛陀的教诲行动不变样)皈(浪子回头,趋于正道)依(以佛陀为本师,依止修行),就能够得到善友、龙天、诸菩萨的护佑。这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皈依佛,觉而不迷;归依法,正而不邪;皈依僧,清净不染;一个真正学佛的人,首先应当是一个理性的人,一个有着对生活深刻体悟、冷静、且具悲悯情怀的人,一个不执著于世间成就而希望超越自己的人。能够将所有的世间成就仅仅作为自己人生的一个阶段,从而超越自己,自在解脱,利济群生。随着学习的深入。往上有五戒、八戒、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十无尽戒。并且随着戒别层次的提高,对受戒者的要求会更加精严。佛陀慈悲一切众生,故对请求皈依者特别宽大,六道众生,只要发心皈依,无不接受。就如已届学龄儿童,无论贫富贵贱、智愚俊丑,皆不假鉴别,一律进入小学就读。然要再进一步,这就要讲求资质。讲求因缘了。所以众生归信佛门,首先得受持三皈依,然后才能逐步接受众戒,但若皈依者如法修持,菩提不远,解脱可即。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儒家学人对师尊的信任与敬爱,于此可知。横渠四句是对夫子的崇高评价,也是后世儒者所尊崇的归旨。儒家学人从入学之始就教以学为天下苍生计。“哀民生之多艰”从而形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悯世情怀。从先经后史的教学次第中。我们感受和体会到育人首重根基和正气的重要,也只有如此尊教奉行,才能够培养出能通达权变而不失根本的经世人才。

 

2:具足众戒:戒是一切善法功德的根本,是成就人伦的重要条件,也是遏制人之恶念、恶行的重要手段。世尊为正道的流衍而制定戒律,制定调控身体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四(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七支。并经由自己的身体力行,真心流露出智慧之言告诉世人。由戒才会生定,由定而能发慧,由慧方能成办道业。所以戒律是修行的先决前提,也是佛法住世的幢相。佛戒的种类、层次虽多,然而都是以五戒为基础,即杀、盗、淫、妄、酒戒。古德常说:五戒法是三世诸佛之父,依五戒出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世间法中,个人品德、家庭幸福、社会安宁、国家治乱等,都与五戒法的持犯密切相关。

 

戒律的精神:一是“防非止恶”,远离身、口、意三业过患,同时也是对受持者的一种保护。所谓防非就是让受持者不干坏事,止恶就是让受持者能够断除恶法。二是修善利他、积功累德,让受持者奉行一些善法。所以就有: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就是我们常称的三聚净戒。

 

“吾日三省吾身”,“身不二过”是体现一个士人的基本行持,古有俞伯牙五十而感自己四十九岁之非。可知儒家先贤的行持是何等的谨严。持戒修善、进德修业是何等的细微。

 

3:不犯威仪:我国历来就称为礼仪之邦,整个社会十分注重社群与个体的礼节威仪。故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佛家更为细化,即所谓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持守之法。

 

威仪制心调心,以防非止恶,以达身、口、意三业清净,故行、住、坐、卧,都和戒律息息相关,如果轻、重、粗、细,都能护持,犯即忏悔,常时行持,则自然熏习成性。渐成道业。

 

儒家礼仪以诚敬为核心,佛家尤以尊重、恭敬、赞叹作为威仪的基本精神。相传宋代理学家程子,一日偶然来到寺院,见院内寂静无人,漫步到寺院饭堂,见里面数百位僧人用斋,竟没有一点声音。用斋完毕,众僧人唱赞回向,音声和雅嘹亮。程子看到这些情景,大为慨叹:“不意三代礼乐,于此复见。”

 

行福(大乘福)

 

1:发菩提心:深信切愿即是无上菩提心。善导大师说:“唯发一念厌苦,乐生诸佛境界,速满菩萨大悲愿行,还入生死普度众生,故名发菩提心也。”由厌娑婆苦、欣佛土、乐契入慈悲心,由同体慈悲心引发普度众生的悲愿,如是层递发心,即是圆满殊胜的菩提心。这样的愿心,具有无量功德,能消多劫业垢,破无数魔网,并永为成佛真种。学佛人以上求下化为己任,弘毅精进。以持戒念佛功德,回向法界众生,普愿一切怨亲同生净域,皆能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儒家士子“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如此愿心与担当,正是中华民族屹立的基石。

 

2:深信因果:因果律是释尊对宇宙人生性相事理的理性慨括。从类型上分,有世间因果和出世间因果两种。如果能深知业由心造,命由心转的道理,能深信因果并力修道德。则前因不足持。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了凡四训云:“命由我做,福自己求”展示的就是这个道理。由现因之善业心力转变往昔的业力,重塑命运,这体现了人的主体性。佛教因果律惠迪我们的,是积极的人生观。而不是消极的随便。出世间因果,则是通过佛法勤修戒、定、慧为因,熄灭贪、嗔、痴为果。妙因妙果,菩提不远。

 

深信善、恶、苦、乐因果报应是取得佛教徒资格的必要条件,也是修因证果的强大原动力。明信因果也是改善世道人心、重建道德伦理的必要基石。而因果报应的吉凶祸福,乃是道德仁义依违真伪的实验。由令人敬畏的因果律而建立起的自我调控机制。必然能够起到很好的防非止恶之效,这对减少社会运行成本,增加社会和谐安定会产生良好的作用。更进一步,如果深信三界六道生死轮转痛苦,就不敢触犯罪业。如果深信极乐净土无为法性极乐,信心一发,就永远不会退失道心。认清和提倡因果报应,乃是仰承天地圣人之心,以成全世人道德仁义之性德的重要方式。我们能明因慎果,自然战兢惕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现生力做道德君子,命终直入安乐净土。佛子与士子各得其所。

 

3:读诵大乘:诸大乘经典,乃诸佛之母,菩萨之师,三世如来的法身舍利,十方众生脱离暗夜险途的智慧火炬。释尊一代时教,都是从妙明真心所流出,具有永恒价值。深探教海,寻绎精要,的确非常必要。读诵大乘经典,就是以真如熏习无明,开发自身智慧的重要方法。心开意解,方可圆证菩提。

 

儒家经典具有同样的重要意义,诵读经典,体悟圣情,便是与圣贤同在,并在学习中能够开启智慧,洗涤身心,古语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确有其妙。

 

4:劝进行者:佛陀惠予九法界众生离苦得乐的究竟大利之法,所以弘扬佛法,劝令众生究竟解脱,是为称佛本怀,功德无量。善导大师云:“欲得舍此娑婆生死之身,八苦五苦三恶道苦等,闻即信行者,不惜身命,急为说之。若得一人舍苦出生死者,是名真报佛恩。”佛弟子以知恩报恩之心,随分随力弘扬一代时教,自信教人信,自行令他行;作陀佛使者,为娑婆众生的胜友。不拘一格,随缘劝化。劝进行者,法音遍流,则诸佛欢喜。

 

儒者自立立人、自达达人、利济天下、轻生死,重道义、强调知行合一,以身示范、教化引导。这不仅赢得后继无数学子的追随与承当。也取得了华夏文明数千年不断的现实。

 

我们看到,净业三福所含摄的是诸佛教化众生的主要内容,其义理、境界超逸,但同时与我们现实环境互渗相即,密切关联。并为大众自利利他提供了强劲的生命力与圆融无碍的发展空间。与儒家学人在基本行持上有着十分相近的要求。我们在此追述前贤,读学经典。究其根本,是为了开发自己的性灵。无论是佛陀的教义,还是夫子的教诲,都已经是我们中华文化脉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不可或缺。无论是现在,亦或是将来。我们需要借助古人的智慧完善自己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方向,以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篇章。面对华夏文明逐步复兴的今天,我们首先要从自己的文明体系中找寻到我们所要坚持的理念,行动的目标。并且学习和践行华夏文明广大而包容的情怀,才能够通达事理,无碍行持。这也是目前由于缺乏终极关怀需要做一些基本阐释,先求同,再行异的一个知行路线。

 

前辈的一些认知,确实给后人带来了很多的无奈和感叹,“在古人之后,议古人之失,则易;处古人之位,为古人之事,则难”。当我们无法确知前人对具体事项的处理所面临的真实心境和现实问题时,我认为,我们应对其所表露的立场报以理解。我们抱着谦卑的学习态度,回顾既往的人和事。旨在对事理的明晰和能够为继承往圣绝学做一点事情。或曰“守时待命”。

 

佛教与儒学千年来相互交融,已使得中华文化更为深邃与超越。曾经的异域文化的佛学已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将曾经隐晦的学问大白于天下,正是为有缘提供一个思路和方法。“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需要每个学人自我体悟和把握。就此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敲响黄钟大吕!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