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齐家作者简介:郭齐家,男,西元1938年生,湖北武汉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法政学院教授。曾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会顾问。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教育和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著有《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思想史》《中国古代学校》《中国古代考试制度》《中国古代教育家》《中国古代学校和书院》《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教育——文明薪火赖传承》等。 |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作者:郭齐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闰六月廿三日癸酉
耶稣2017年8月14日
【光明论坛·温故】
2014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不能唯我独尊、贬低其他文明和民族。人类历史告诉我们,企图建立单一文明的一统天下,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出自于《礼记·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这段话意思是说,孔子继承了尧、舜的道德,而又以周文王、武王的法度作为典范,上遵循着天地四时运行的法则,下因袭着山川水土流转的规律,譬如天地没有什么不承载的、没有什么不涵盖的,譬如四时的更迭运行、日月的交替辉耀。万物共同在一起生长而不互相残害,道在一起施行而不相违背,小德就像流行的河水一样浸润滋养万物,大德使万物全都充实地生长、变化、发展,天地之所以大,原因就在这个地方。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哲学家曾将“和”与“同”加以比较,进而肯定“和”而否定“同”。西周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这是说,不同性质的材质相和合,可以构成丰富多彩的万事万物。“以他平他”,指对立事物的和谐统一。“和”是什么呢?春秋时晏婴说,“和”就像羹汤,是五味的调和,“和”就像乐音,是八音的和谐。总之,“和”就是有差别且包容着差别的多样性统一。有差别、有对立、有矛盾才能产生新的事物,这是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则,也是我国古代和谐辩证法的发端。
孔子则从人生实践的角度继承了史伯尚“和”去“同”的思想,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的“和”与“同”指的是两种不同的为人风格。君子用自己正确的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目附和;小人只是盲目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和”是万物生存发展的根据,对此,中国哲学家有很多说法。如史伯的“和实生物”,《礼记·乐记》的“和,故百物皆化”,《荀子·乐论》的“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淮南子·汜论》的“阴阳和平”“天地之气,莫大于和”等。到了张载,又把这种原初的“和”称为“太和”。这种“太和”即是现实的“和”与“合”的基础与依据。
当代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晚年也有过一段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说:“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近代著名教育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说:“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礼记·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足以形容之。”
自然有序,人伦有序,相互包容,心胸宽大,和谐以共生共长,相融以相辅相成。既是学术自由,又是兼容并包。小德川流,大德敦化,这正是中庸的精神。《礼记·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周易·系辞传》说:“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这是在民族融合与文化融合的历史过程中产生并积淀下来的精神动力和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其宽容、平和、兼收并蓄、博大恢宏的品格,正是和谐辩证法的品格。
文明是多彩的,文明是平等的,文明更是包容的。只有倡导交流互鉴,注重汲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取长补短,兼收并蓄,人类才能在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上,共同绘就人类文明美好画卷。
责任编辑:姚远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