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与《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作者:邓小军
来源:光明日报2007年1月18日
陈寅恪,现代最杰出的史学家。1890年生于长沙,原籍江西义宁。祖父宝箴,光绪时任湖南巡抚,推行新政;父三立,早年辅助推行湖南新政,晚年将忧国情思发之于诗,为近代最杰出的大诗人。
陈三立送儿留学诗云:“分剖九流极怪变,参法奚异上下乘。后生根器养蛰伏,时至倘作摩霄鹰。”是以精研学问、埋头学问、学术报国期勉寅恪。
1925年回国,任清华研究院导师。抗战期间飘泊西南,备尝艰难,双目失明。抗战胜利后,回到清华。1948年冬移居广州,历任岭南、中山大学教授。文革中惨遭迫害,1969年逝世。
寅恪一生治学,有三阶段。第一阶段是二十年代,精研东西民族文化交流史。第二阶段是三十年代以后,转变为研究中国中古史,撰成《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等,成为现代中古史学奠基人。第三阶段是五十年代以后,再转变为研究明清史,以惊天地、泣鬼神之精神,撰成《柳如是别传》,“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有三大特征。
第一,提出了关于唐代政治史的建基于坚实考证的系统创见,奠定了现代唐史学的基础。
《述论稿》指出,种族与文化问题,为唐史之关键。如宇文泰崛起关陇的原因,在于有一完整系统之“关中本位政策”,以融合关陇胡汉民族为一集团,使之在物质环境上利害相同,精神文化上信仰相同,“而精神文化方面尤为融合复杂民族之要道”。《述论稿》称之为“宇文泰之新途径”,此新途径就是标举周礼文化。
《述论稿》进一步指出,隋唐两朝继承宇文氏之传统,仍旧施行关中本位政策。今日我们读《贞观政要》,唐太宗主张周孔文化,原来是与宇文泰之新途径一脉相承。
再如《述论稿》指出,唐代中国之内,自安史乱后,河北藩镇实行胡化割据,其政治军事财政与中央政府实无隶属之关系,其民间社会亦未深受汉文化之影响,不以长安周孔名教及科举仕进为安身立命之归宿,“唐虽号称一朝,实成为二国”。今日我们读唐诗,中唐马戴、贾岛皆河北人,皆因向往中国文化而归唐;马戴《寄贾岛》诗云:“海上不同来,关中俱久住”,自言与贾岛先后从河北取道渤海东海海道归唐,而非取道河南河东陆路,可见河北与唐实为二国,是历史的真实。
《略论稿》指出,全部北朝史中关于胡汉之问题,实一胡化汉化之问题,当时所谓胡人汉人,实以胡化汉化而不以胡种汉种为分别,即文化之关系较重而种族之关系较轻,此观点贯彻于陈寅恪的全部中古史研究。
第二,开创了断代内在脉络史的新史体。
断代内在脉络史,是通过一个个史实个案的考证,上升到一代历史内在发展脉络的揭示,系统地揭示出一代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述论稿》从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系这三条内在脉络及其互动,系统地揭示了唐代政治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比较传统史书,纪传体是面的历史,编年体是线的历史,《述论稿》则是揭示内在动脉的历史。比较传统的历史考证著作,《三国志注》、《通鉴考异》每考一事是从属于纪传或编年,《述论稿》则是从个案的考证上升到历史内在脉络的揭示。“读书如禹之治水,知天下之脉络”,可用来评价陈寅恪的断代内在脉络史。
第三,具有深刻的现实关怀和启发意义。
如《述论稿》指出,“外族盛衰之连环性者,即某甲外族不独与唐室统治之中国接触,同时亦与其他之外族有关,其他外族之崛起或强大可致某甲族之灭亡或衰弱”,“中国遂受其兴亡强弱之影响,及利用其机缘,或坐承其弊害”。只要看陈寅恪写此书时的抗战时期,中国的命运实与日本、美国、苏联而不是仅与日本的兴亡强弱相关,就可体会到他的历史洞见和现实关怀了。
石泉等《听寅恪师唐史课笔记》(1944):“首先应将唐史看作与近百年史同等重要的课题来研究”,“唐代内政亦受外民族之决定性的影响。”可以参读。《述论稿》是现代史学学术革命的典范,传统史学通古今之变之精神的见证。
《述论稿》,重庆商务印书馆1943年初版,后有大陆港台近二十种版本。通行的好版本,是三联书店2001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手稿影印本1988年版。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出版时间:1954年;出版社:三联书店;图片由国家图书馆提供
【上一篇】【郑翔高】张九成与大慧宗杲的交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