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沂作者简介:郭沂,男,西元一九六二年生,山东临沂人,复旦大学哲学博士。现任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哲学系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科隆大学客座教授,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威斯康星大学富布莱特研究学者,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秘书长。著有《中国之路与儒学重建》《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子曰全集》《孔子集语校注》等。 |
郭沂著《孔子集语校注》出版暨前言
书名:《孔子集语校注》
作者:郭沂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丛书名: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
出版时间:2017年4月1日
【内容简介】
《孔子集语》由清代学者孙星衍辑,之后王仁俊、李滋然对孙书各有补充,分别撰有《孔子集语补遗》、《孔子集语补遗商正》。三书所辑,是除《论语》、《孔子家语》外,研究儒家学说特别是孔子思想的直接原始史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孔子集语校注(附补录)》在慎选版本的基础上,吸收历代重要研究成果,对以上三书进行校勘,择要注释相关字词、事典等。全书主要由孔子集语十七卷正文、补遗十二种、附录二种组成。十七卷正文以孙星衍所辑为主干,每卷之末附王氏补遗、李氏商正,并列“新补”一条,以补三家所缺。补遗十二种包括马王堆帛书、郭店竹书、上博简、定州汉简、阜阳汉简等出土文献以及《左传》、《史记》、《孝经》等传世文献。附录分为“书名篇卷索引”和“校勘所据主要书目”。
【作者简介】
郭沂,生于1962年,当代著名儒学研究者,主要致力于孔儒文化的弘扬和研究。现为韩国首尔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孔子集语校注》、《子曰全集》、《中国之路与儒学重建》等。
【目录】
前言
凡例
校注所据主要书目
孙氏孔子集语序
孔子集语表
孔子集语篇目
孔子集语补遗商正叙
孔子集语补遗商正附记
孔子集语卷一劝学一
孔子集语卷二孝本二
孔子集语卷三五性三
孔子集语卷四六艺四上
孔子集语卷五六艺四下
孔子集语卷六主德五
孔子集语卷七臣术六
孔子集语卷八交道七
孔子集语卷九论人八
孔子集语卷十论证九
孔子集语卷十一博物十
孔子集语卷十二事谱十一上
孔子集语卷十三事谱十一下
孔子集语卷十四杂事十二
孔子集语卷十五遗谶十三
孔子集语卷十六寓言十四上
孔子集语卷十七寓言十四下
补录十二种
一、左传
二、孝经
三、易传
四、帛书易传
五、郭店竹简
六、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
七、定县八角廊儒家者言
八、阜阳汉简
九、孟子
十、礼记
十一、史记孔子世家
十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书名篇卷索引
【前言】
一
论语无疑是了解与研究孔子的最重要的史料,但除此以外,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典籍中,还存有大量有关孔子的言行记录。这些史料之所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斥之为赝品,讳莫如深。现在到了重新认识、重新整理它们的时候了!
根据笔者多年来的研究,历史上论语之外有关孔子言行记载中的一部份本来就是论语类文献,其价值与今本论语不相上下。现存西汉以前古籍中论语类文献的佚文主要有:今本和帛书本易传中的有关文献、孝经、大小戴礼记中的有关文献、郭店楚墓竹简中的有关文献、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简中的有关文献、定县竹简儒家者言和阜阳木牍儒家者言、定县竹简哀公问五义、荀子中的有关文献、孔子家语和孔丛子中的有关文献、新序、说苑、尚书大传、韩诗外传中的有关文献。除了这些论语类文献外,基本可靠的有关孔子言行的记载还有春秋三传中的有关记载、儒家子书中的有关记载和史记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传。毋庸讳言,有些文献虽然比较可靠,但来源庞杂,难免受各种传闻的影响,以致鱼目混珠。属于这种情况的文献,包括历代传注中的有关记载、历代子书中的有关记载。至于大抵为依托的文献,主要有列子、庄子、谶纬、杂史、野史、小说、神话等中的有关文字。
鉴于论语之外这些孔子言行录十分零散,查阅不易,从很久以前,学者们就开始搜集这些记录了。正如严可均在孙星衍孔子集语序中所说:
孔子脩百王之道以诏来者,六经而外,传记百家所载微言大义,足以羽翼经业、导扬儒风者,往往而有。其纂辑成书者,梁武帝孔子正言二十卷、王勃次论语十卷,皆不存见;存杨简先圣大训十卷、薛据孔子集语二卷、潘士达论语外篇二十卷,而薛书最显,不免挂漏。近人曹廷栋又为孔子逸语十卷,援稽失实,不足论。嘉庆辛未岁,观察引疾归田,惜儒书之阙失,乃博搜群籍,综核异同,增多薛书六七倍,而仍名之为孔子集语者,识所缘起也。
从严氏的介绍看,对古籍中有关孔子言行记录的搜集整理始于梁武帝的孔子正言,其后曾有王勃的次论语传世,但“皆不存见”,故其详情无从考知。
现存最早的此类文献,当数宋人杨简的先圣大训。严可均言此书十卷有误,当为六卷。明代 张翼轸在其序文中说:“宋大儒杨慈湖先生纂集先圣大训,自论语、孝经、易、春秋而外,散见于家语、庸、孟、礼记、大小戴记者,悉为采集,编次而注之,凡六卷五十五篇。”不过,此书至少有两个缺陷,一是对原始文献的搜集远非完备,不外乎张翼轸所罗列的寥寥数种。二是其注往往是借以发挥编者的心学思想。
孙星衍的孔子集语之前,宋人薛据的孔子集语之所以独为严可均所称道,主要在于其史料搜集更加完备。该书有二卷和三卷两种版本。其序云:“见于曾子、大戴记、孔丛子、家语四全书,与夫载于左氏、庄周、列御寇、荀卿者皆不与,而错见于汉儒诸书者录之。”据统计,薛氏孔子集语取材于汉代及以前的三十余种古籍,并保存了一些罕见史料。正如四库提要所说:“特所录尚多秦、汉古书,残篇断句,或可借以仅存。”其不足,四库提要云:“孔子世家列在正史,不僻于孔丛、家语,且既云不录大戴礼记,而颜叔子第十二乃又引其一条,亦自乱其例。至引说文‘黍可为酒’、‘禾入水也’、‘一贯三为王’、‘推一合十为士’等语,并数条为一条,义不相贯,尤为失伦。他若韩非子说林下、内储说上、内储说下、外储说左上、外储说右下、难一、难三诸篇,可采者几二十条,而此书所引仅三条。若淮南子 主术训、缪称训、齐俗训、道应训、人间训、泰俗训诸篇,所可采者不下十余条,而此所引者亦仅三条。则其余挂漏,可以概知。又文翔凤云梦药溪谈,摘其‘五酉’一条,引搜神记而讳其所出,又讹‘五酉’为‘五酋’,则驳杂舛错,亦所不免。”
论语外篇,又叫增订论语外篇,作于明代 潘士达。士达,字去闻,号完林,乌程人,万历二十年进士。四库提要云:“是书取诸子百家所载孔子之言,分类排纂,仿论语二十篇之数。以皆论语所不载,故曰外篇。以因南昌 李栻旧稿而葺之,故曰增订。所采既罕异闻,又庄、列寓言亦复阑入。朱子语录尝称,孔门弟子
留下家语,至今作病痛,况杂家依托之言乎?”
其后有清人曹庭栋的孔子逸语。庭栋,字六吉,嘉善人。是书当为四卷,而非严可均所说的十卷,一般目录书省作逸语。四库提要评之曰:“前有自序谓,虑群书沿袭,疑信相参,用是殚心潜体,削诬正误,以传其信云。夫自秦、汉以后,百家多述孔子之言,真伪参半庭栋虽称削诬正误,亦未见一一必出于孔子。又其序说行款及每节注文分圈内圈外,俨然朱子论语集注体例,亦未免过于刻画也。”
以上二书皆属四库存目,且不为严可均所称道,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了。
除了严氏提到的外,历史上还有一些此类书籍。例如,明代有两本孔圣全书,分别为安梦松和蔡复赏所辑。梦松,字予乔,福建人。其自序称其书“总为两册,分为十三篇,首曰圣代源流,凡六十二代,代代纪之也。次曰圣世岁抄,凡七十二岁,岁岁录之也。三曰圣学,其文学之薮乎?四曰圣教,其作人之化乎?五曰圣政,其德化之神乎?六曰圣智,其天锡之聪乎?七曰帝王君公,则君道亊居多矣。八曰卿士大夫,则臣道亊居多矣。九曰列论,则世道亊居多矣。十曰国君问,上之信于君也。以此十壹曰弟子问,下之信于徒也。以此十二曰困誓篇,其处变之权也。以此十三曰铭号赞谥,其传颂至今也。”复赏,巴陵人。蔡书列四库存目,但四库提要评价甚低:“前有自序,称是书始成,就正于兵部侍郎姜廷颐。廷颐乃次为六卷。上卷曰经书,中卷曰子史,下卷曰杂说,首卷曰帝王崇重盛典,尾卷曰经术经理世务,六卷内复条分为四十卷云云。案序称上中下卷首尾卷只有五卷,不应称六卷。又书三十五卷与四十卷之数亦不合。其间鄙俚荒唐,庞杂割裂。鬼神怪诞之语,优伶亵诨之词,无不载入,谓之侮圣人可也。”
再如,清人马骕绎史卷八十六孔子类记也十分重要。顾名思义,是书将唐代以前有关孔子的史料以类相从,进行辑录,并稍加疏证。全书分为四部份,第一部份录有关孔子生平的文献,包括观周、适齐、用鲁、历聘、哀公问诸篇;第二部份主要涉及孔子与六经的关系以及易传中的有关史料,列为删述上;第三部份主要涉及孔子作春秋之事以及春秋三传中的有关文献,列为删述下;第四部份为其他典籍中有关孔子言行以及孔子之死的记载,并附孔子年谱,包括垂训、遗事、多闻、外记、终记、年谱附。虽然此书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但由于受取舍标准所限,所收史料远非完备。
二
孙星衍,字渊如,一字伯渊,号季述,江苏 阳湖人,干隆五十二年进士,曾任山东按察使、布政使,著述甚丰,其孔子集语当为清代以前孔子言行资料辑录的最高成就。
首先,孙氏孔子集语的体例比较完善与合理。这至少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其一,分类名篇,主题明确,便于了解孔子思想的内容结构。此前有关孔子言行史料辑录的成果虽然也分为若干篇章,但每篇没有一个明显的主题,各篇篇名也无法概括该篇内容,只是仿照论语、孟子体例,摘取每篇开头的几个重要字眼来命名。孙书则“取刘向编列说苑、新序之例,各为篇目”(孙星衍孔子集语附记)其二,篇目排列得当。孔子集语十四篇十七卷之例,从内容布局看,前十篇反映孔子的基本思想,后四篇多属于孔子的生平事迹和有关故事,很有条理。从区别真伪而论,孙氏为使“醇疵不杂”(孔子集语表),则“又以庄、列小说,近于依托之词,别为杂事、遗谶、寓言,附于末卷。”(孔子集语附记)由此可知,前十一篇是较为“醇”的,后三篇则“疵”较多,反映了孙氏的辨伪意识。其三,对于每一条材料,都注明出处来源,方便读者查阅,以窥原文全貌。其四,对于一些内容大体相同,各书都有所记载的材料,则排列在一起,以便读者比较各种记载的得失、可信程度,“得失短长,可互证得知”(严可均孔子集语序),起到了疏证的作用。其五,对于一些疑文脱句,能酌加按语,则又起到了校勘的作用。由上可见,孙氏辑录的孔子集语并不是简单的材料堆积,而是做了大量梳理加工的工作的。
其次,此书取材极广,搜集甚备。正如严可均所说:“群经传注、秘纬、诸史、诸子以及唐 宋人类书,巨篇只句毕登,无所去取。”(孔子集语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它的取材就漫无边际。今取而差之,其资料来源至少有以下几个界限:第一,有些文献虽然很重要,但由于种种原因不予采录:“易十翼、礼小戴记、春秋左氏传、孝经、论语、孟子举世诵习,不载;家语、孔丛子有成书专行,不载;史记 孔子世家 弟子传易捡,亦不载。”(严可均孔子集语序)第二,群书援引今本论语者不载。第三,间接性史料不予载录。第四,有关孔子的评论不予载录。如荀子中的“仲尼、颜渊知,而穷于世劫,迫于暴国,而无所辟之”(大略)、“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是也”(儒效)、“仲尼之门,五尺之竖子,焉羞乎称乎五伯”(仲尼)等,皆未收录。第五,极少数有意攻击孔子的言论,如墨子非儒篇屡言孔子帮助乱党,不予收录。在以上界限内,孙氏孔子集语从一百五十一种文献中辑录了八百一十六条孔子言行史料。
不过,由于此书的资料是从浩繁的古籍中逐条查阅辑录而成的,总难免有其所未见,仍未免于阙失。王仁俊又为之作孔子集语补遗,依孙氏篇次体例增补了七十七条。李滋然评之曰:“凡孙书已辑者,例不重辑,慎之至也。今取全篇校之,有办证审详愈于孙书者;有非孔子轶事而误辑者;有孙辑已采原书(此“原书”指所引各书——校者注),元箸(此“元箸”指王氏补遗)复据后出之书,援引譌未及详斠,仍行登入者;有两书共引一事,并无异文,元箸不依孙书附列而区分两条者;有二编分引二条,各自成文,元箸并为一条,与本书通例不符者;有他书征引已着论语,元箸仍复采辑,不合孙书义例者;有原书本未佚亡,元箸不以标目,转取别籍引述之词以立专条者;有孙书已辑,并无异本异文,元箸复行登列,亟应删汰者;有孙书漏辑散见群书可攷,元箸亦未采入,亟应再为补辑者。”(孔子集语补遗商正叙)正因如此,李滋然复作孔子集语补遗商正,除商正王书外,再补两书漏采者八十九条。王、李二书除了补充了孙书所收文献内漏采者外,又新补了七十三种文献中的史料。至此,在论语之外辑录孔子言行的工作,经过几代人的相继努力,终于日臻完备了。
一九八四年,笔者从曲阜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后分配到成立不久的曲阜师范学院孔子研究所工作,所接受的第一项科研任务,便是点校整理孙星衍的孔子集语一书。这项工作大致是从三个方面展开的:一是把上述孙、王、李三书合编在一起,并进行全面校勘。由于此书为集腋成裘之作,需要就所引典籍原书的不同版本进行校雠,其工程之巨亦是可以想见的。在此过程中,笔者不但参阅了各种古籍牍本,而且还吸收了今人古籍整理的最新成果。二是由于孔子集语诸书是按内容划分目次的,因而对于孔子言论事迹在各种典籍中的保存情况,读者不查阅原文是很难确知的,故为方便读者查阅原文,特编书名篇卷索引。三是增补了孔子集语诸书因种种原因而没有收录的七种重要典籍和两种新出土的珍贵简帛文献的资料,作为补遗九种附于卷末,包括左传、孝经、易传、帛书易传、儒家者言、孟子、礼记、史记孔子世家、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全稿一九八七年告竣,一九九八年以孔子集语校补为题由齐鲁书社出版。但当时只印了一千册,现在已经很难见到。
二〇一二年三月,收到中华书局编辑石玉先生大函,希望我在孔子集语校补的基础上重新整理孙星衍的孔子集语一书,收入新编诸子集成续编出版。我欣然接受了这项任务,耗时两载,于二〇一四年底杀青,更名为孔子集语校注(附补录)。这次重新整理,由袁青博士搜集资料并做了初步校对。
这次整理工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对原文进行了全面校勘,并尽量吸收新的学术成果。其二,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原文,作了必要的语词注释。其三,遍查各种早期文献,以补孙、王、李三书之阙,标以“新补”附于每卷之末。其四,补入新出土文献阜阳木牍儒家者言、郭店楚墓竹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的有关文献,将原来的补遗九种扩大为补录十二种。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本书在撰写过程中,曾得到许多师友和学界前辈的帮助。孔子集语校补完成后,郭克煜师曾仔细审阅全稿,赐教良多。同窗梁方健、陈东、伍野春、金家诗、修建军、杨朝明、张友臣也提出了许多寳贵意见。钟肇鹏教授不辞辛劳,亲自审校了本书有关纬书部分。对以上诸位,谨在此深表感谢!
由于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谬误,诚盼学界方家赐教。
郭沂
乙未季夏于京北天通苑 忘斋
【上一篇】【吴笑非】写在读经运动落幕之前
【下一篇】【余东海】清代塾师论蒙师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