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燕】圣哲的背影——为孔子而作

栏目:依仁游艺
发布时间:2017-10-01 15:58:11
标签:
孙海燕

作者简介:孙海燕,笔名孙齐鲁,男,西元一九七八年出生,山东鄄城人,中山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现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中国思想史、人性论等,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陆门禅影下的慈湖心学——一种以人物为轴心的儒家心学发展史研究》。


圣哲的背影——为孔子而作

作者:孙海燕

来源:作者赐稿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八月十一日庚申

         耶稣2017年9月30日


 


千年又千年

您走了——

在泰山崩坏   梁柱摧折的雨夜

青碧的泗水

留不住

郁郁的尼山

留不住

当七十子洒泪相送 

——辚辚的车声

已驶过鲁国郊外的那一脉山脊

消失在

春秋的黄昏暮色中

 

登东山而小鲁

登泰山而小天下

但登来登去还能有什么风景

天地玄黄  龙战于野

当季氏的庭院舞起僭越的八佾

您走了——

风雨鸡鸣  席不暇暖

蔡陈郑卫间

一路高扬起圣洁的大纛

为这个古老的民族

——寻渡

寻找那秋水畔的蒹葭

还有那

掩埋千年的尧舜遗骨


凤鸟不至  河不出图

虽然出了卫国

又入了卫国

入了陈国

又出了陈国

可好色者

却总躲在城市的隐私处

不肯见人

北方有佳人    绝世而独立

倾国倾城的姿容

暗淡了多少圣哲的青衫

 

自远涉江湖

屈指又十年草青

身畔的颜回

早已风霜历尽

隔岸的隐者

耕种在泽边的渡口

楚狂接舆的歌声

久久回荡在耳际

夫子   在这没有星星的夜晚

苍生睡着

您是否

梦见了久违的周公?

 

无边的旷野上

有北风凛冽 

就让问津归来的子路

燃起熊熊的篝火

照亮周室郊畿的黑暗

惊走四围奔走的无名兽

让淘米的仲弓

修车的宰予

采蘑菇的子贡统统回来

以达旦的弦歌

向纷争的俗世

庄严宣告:

纵然正道沧桑

但我们不是

迷途的乱世孤儿

                                

暮色渐浓

混同您厚重的身影

遮掩了水横山叠的神州

那一晚

卫国传来子路死难的消息

白发苍苍的您

也终于不发一言

一个人连夜赶到川上

参悟了逝者如斯

  

可从此

一个古老的民族

再也走不出

您偌大的衣冠

天地苍苍   禹迹茫茫

哦    夫子

是您的那一滴

淌在历史深邃处的泪

滋润了——

奔啸千年的民族河


后记: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我为孔夫子写下这首现代诗,距今已整整二十年了。那时自己正在大学读中文系,还是个充满青春骚动的文学青年。记得我是在读至《史记》“孔子世家”中“泰山坏乎,梁柱摧乎”一段,内心有所郁结才写下这首小诗的。当时的一大感叹是,任你是再伟大的英雄豪杰,也会在与时光的对峙中苍凉败北,想不到在太史公沉雄的笔下,圣人的暮年也如此哀婉凄凉。因此,低徊、沉郁、悲凉是这首诗总的感情格调。大学毕业后,我曾在高中教过三年语文。可以大言不惭地说(至少本人觉得),学生当时最喜欢的课堂场景就是看我把自己的诗抄录在黑板上,然后为他们声情并茂地朗诵,继而细致深入加以讲解。有时轮到我上语文课,我还会故作姿态地缓步登上讲台,一言不发地拿起粉笔,抄一首自己的诗。学生们看到黑板顶端刚刚写下的几个字,就明白语文老师这节课要讲《青史红尘》(我给自己“诗集”的命名)中的诗歌了,顿时整个班级欢声雷动,仿佛要把一天的疲累都在这节课上代谢掉。如今回想,那真是一段师生俱欢,让我终身难忘的经历。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昔日听课的学生早已风流云散,我自己也走到了“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的人生阶段,不复再有当年澎湃的诗情。但那些不成器的“少作”,简直成了我心壁上的某些底色,让人“不思量,自难忘”。它们犹如孩提时听过的童谣,总不经意地在一些难以言说的生命场景中响起,漫漶又清晰,幼稚又苍老,温馨又凄凉。即这首《圣哲的背影》而言,我当时在讲台朗诵时也曾为之几度哽咽。那时候,“儒学热”远未达到今日的规模,孔夫子也未像今日这样在朝野间受到此起彼伏的尊崇。因为专业的关系,今天的我对夫子的学说有了较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可以写像模像样的学术论文,但这类十分感性的诗歌却再也写不出来。这些年理性训练,让我再也不敢肆意地抒发诸如“淘米的仲弓,修车的宰予,采蘑菇的子贡”之类诗意的想象了。

 

近日孔子诞辰,网络间看到各类纪念孔子的文章,我不禁想起这首题为《圣哲的背影》的陈年旧作。如今不仅不“归少作”,反倒做了几处小修改,正式投稿给《儒家网》,并记录下我的这一段心路历程,以示“不忘初心”。末了,再表达自己的一个小小奢望:我期待在某个与孔子或儒家有关的活动或节目上,有人会肯声情并茂地朗诵一下我这首拙劣而不乏真情的小诗。我想自己倘能听到,说不定会感动得热泪盈眶。至此,遥想当年本人对诗歌的一番呕心沥血,也算功不唐捐了。

 

 

孙齐鲁(海燕)

于2017年孔子诞辰后一日

 


责任编辑: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