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连稳】北京古书院

栏目:庙堂道场
发布时间:2017-10-24 17:05:04
标签:

北京古书院

作者:赵连稳

来源:《北京晚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九月初四日癸未

          耶稣2017年10月23日

 

   


  


  

 

东城区金台书院小学的前身为清代金台书院,基本保留了当年书院的建筑和格局。

  

如今,随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关注,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里又出现了书院的身影,很多都市白领在闲暇时间到书院读书学习。这些书院与古代书院有着本质的区别。

 

古代书院是介于官学和私学之间的一种特殊教育机构。提起古代书院,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到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而对北京的书院知之甚少。其实,作为文化名城的北京,书院对其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北京东城区的金台书院小学,就是清代著名书院——金台书院发展而来。

 

五代后梁:诞生第一所书院

 

和全国的书院发展历程相似,北京古代书院兴建较早,在五代时期的后梁,北京就有了第一所书院——窦氏书院。

 

五代时期,北京称幽州,因为是军事重镇,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这一带战乱频仍,生灵涂炭。但是,当时的教育和科举并未因此完全中断,士大夫们也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他们在兴办官学的同时,开始创办书院,从而揭开了北京古代书院史的序幕,而窦禹钧就是北京书院序幕的开启者。

 

窦禹钧,范阳(今北京昌平)人,唐天佑(904-907)末年,为幽州掾。因为幽州地处燕山,窦禹钧又名窦燕山。后人熟知的《三字经》中所记载的“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说的正是他。

 

谈起窦禹钧创办书院的动机,根据历史上记载,他是为了延续窦氏烟火。原来,窦禹钧自幼丧父,由于家境富有,又是官后代,属于纨绔子弟,早年做了不少坏事,到了30岁还没有后代,这在当时是非常不孝的事。有一天夜间,他梦见死去的祖父对他说,你前生作恶多端,所以你今生不仅没有儿子,并且寿命也不长,希望你及早向善。

 

做了这个梦之后,窦禹钧便开始做好事。有仆人盗用了二万银钱,怕被窦禹钧发觉,就逃跑了,临行前写了一张债券,把自己的女儿卖给窦家。窦禹钧不仅收养了仆人的女儿,待仆人的女儿长大后,还替她备了嫁妆,嫁了一位如意的丈夫。做了很多好事后,窦禹钧认为,做好人好事是“立德”“立功”的一时之事,而回报社会更好的途径,还是兴办教育,为家乡培养人才。于是他利用家里的积蓄,创办了一个书院,后人称之为“窦氏书院”。

 

窦氏书院位于今昌平区,宋代范仲淹、李昌龄等人对书院都有记载。根据记载得知,窦禹钧把书院建在自家住宅的南边,有房屋40余间,藏书非常多,还聘请饱学之士前来讲学。窦氏书院接收了很多生徒,无论贫富,无论相识与否,只要有志于学,就“听起自至”。

 

窦禹钧的几个儿子也都在书院学习,而且学习成绩俱佳,窦仪和窦俨相继登科。不过,当时的记载中都没有书院的名称,后人多以“窦氏书院”称之。窦氏书院有藏书楼、讲堂和斋舍,生徒数量应该也比较可观,重要的是,书院还对贫困的生徒予以生活补贴,也就是“膏火银”。

 

窦禹钧一系列义举,深得老百姓爱戴,据统计,全国有18处窦禹钧的墓葬,可见当时人们对他的崇敬之情。

 

元代:汉族士大夫积极筹办书院

 

元代是北京书院的发展时期。宋朝南迁之后,北方处于金朝统治下,加上金、西夏和蒙古政权的征战、对峙,北方的文化发展落后于南方,书院数量少得可怜。元朝统一全国后,对书院采取了支持政策,北方地区书院得以恢复和发展,北京书院的数量也有所增加。元代时,北京的书院主要有太极书院、谏议书院、韩祥书院和文靖书院。

 

太极书院创建于元代统一中国之前。由当时蒙古政权中的两位汉人杨惟中与姚枢创办,当时蒙古还未建设大都,书院设在金中都城内。

 

杨惟中推崇理学,是当时国子监的负责人之一,他因知识渊博、胆略非凡为元太宗窝阔台信任。在蒙古军队与南宋军队交战时,杨惟中网罗名士数十人,把收集到的理学著作运送到燕京,还为当时的大儒周敦颐建立祠堂。

 

在蒙古灭宋的战争中,姚枢奉命在俘虏中寻找名士,他遇到了南宋大儒赵复。在和赵复的交谈中,姚枢认为赵复是个“奇士”,便欲携之北归。赵复因为九族都被蒙古军队杀害,便拒绝了姚枢的要求,并和姚枢诀别。姚枢害怕赵复自尽,便留下他同帐共宿。可是待姚枢醒来,赵复已经不在身边。姚枢骑马四处搜寻,在江边找到了欲投水自尽的赵复。经过姚枢语重心长的劝阻,赵复勉强答应随姚枢北上。赵复也把自己收藏的程朱理学著作,全部抄录下来后送给了姚枢。姚枢不仅礼聘赵复为太极书院掌教,而且降尊为卑,虚心向赵复请教理学,甘当赵复的学生。

 

太极书院在鼎盛时期,学生有百余人,后来成为元朝著名的学者许衡、郝经和刘因,在年轻时皆来听讲,其规模名声一度超越了国子监,不过随着官学的恢复,太极书院逐渐衰落。后来,或许是随着金中都的废弃,太极书院最终销声匿迹。

 

文靖书院位于当时房山县西南70里抱玉里(今云居寺附近),由赵密创建。赵密是房山抱玉里人,时任总管,属于本地士大夫。当时赵密和贾壤师从容城刘因游学,后回到家乡,以其学教乡人,并建书院。书院当时是一所乡村书院,书院里立祠祭祀刘因,到了元顺帝时期,为了笼络士人,元顺帝亲自为书院赐额,因刘因死后谥号“文靖”,元顺帝便赐额“文靖”,此后称为文靖书院。文靖书院具体创办时间、规模等情况,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不过可以确认的是,文靖书院历经元明两代,后在清朝雍正年间被弃,并改为刘静修祠。

 

值得一提的是,文靖书院祭祀的刘因,当年正是在太极书院里学习,因此,太极书院和文靖书院在学术上是一脉相承的,都致力于传授程朱理学。刘因,原名胭,后改名为因,号静修,元代重要思想家,与许衡、吴澄一起,被黄宗羲合称为元代理学“三先生”。刘因最初在太极书院,求学于赵复,后来,刘因门徒众多,求学者皆能满载而归。在北方,刘因学术影响力很大,进而形成了以他为代表的精修学派。

 

元代北京另一所书院谏议书院,位于新店刘谏议祠,新店在元代时是昌平县治的所在地,元朝泰定二年(1325),为纪念唐朝晚期舍命进谏的昌平人、谏议大夫刘蕡(fén),由昌平驿官宫祺奏请设立,并命名为谏议书院。从宫祺奏请设立谏议书院一事可以看出,元朝创办书院是要经过官方批准备案的。

 

元顺帝至正年间,昌平县治迁回旧县村,刘谏议祠与谏议书院也随之迁到旧县村。明景泰三年(1452),昌平县治迁至永安城(今昌平老城区)内,刘谏议祠随县治迁到儒学里,因为当时书院和谏议祠是一体的,而刘谏议祠迁到儒学里面,谏议书院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谏议书院遂废。万历年间,顺天府尹刘荣嗣重新修缮谏议书院,此后书院历经多次废立,乾隆年间,改为燕平书院。

 

关于韩祥书院,由于规模小,影响不大,留下的史料不多。明人崔学纂修的《昌平州志》中曾提到韩祥书院,“在州治西十五里新店,祥本县人,元时为山长创建。”韩祥书院在昌平州城西的新店,韩祥是元时昌平本地人,曾做过谏议书院山长,韩祥书院就是韩祥做谏议书院山长时创建的。

 

责任编辑:柳君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