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学”而自信
作者﹕罗祎楠(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九月十一日庚寅
耶稣2017年10月30日
《论语》记载孔子在匡地遇到了困难。可是他似乎并没有因此而丧气﹐他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将自己视为自文王之后“文”的传统的继承者。他相信如果上天不让这样的文化消亡﹐那么他也就不会被眼前的苦难而阻遏。
每次读到这里﹐总会启发我们的思考﹐类似孔子遇到的艰难﹐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可是﹐孔子为什么能如此自信﹖
笔者想起了孔子那段很有名的自我描述﹕“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习惯将三十而立﹑五十知天命﹐当作年龄的代名词。可是仔细品味﹐孔子这段话其实道出了他自信的来源。天命是上天带给人的命运。普通人在天命面前是无力的﹐因为他们无法知道命运会如何降临。可是孔子相信自己在五十岁的时候就可以知道天命。他能够如此﹐因为他“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将一生投入于以传承斯文为使命的为学中﹐伴随着这样为学的经历﹐孔子的内心也经历了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历程。这并不祗是老于世故﹐也不是被岁月磨平了棱角。这是为学带给他的真实的心理体验。这样的体验﹐使他无论遇到多大的危难﹐却依然自信地认为祗要自己在为学的道路上走下去﹐就可以不断获得“学而时习之”的快乐。他快乐﹐因为他可以看到自己的命运走向何方﹐他不会因为“逝者如斯”而感到如流水落花般的无助。
为学为什么可以让人自信﹖因为为学的本质是“为己之学”。《大学》说“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在格物致知的为学过程中﹐人会不断获得内心的巨大满足。这种满足起源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进而在不断厚重的知识累积与思考中﹐为学者看到一切暂时的兴衰荣辱都祗是漫长人类进程中的瞬间。越是如此﹐人们也就越感觉个人的幸福与悲伤祗是因为无法放眼远方而被夸大的自我世界。正如王安石所说﹕“夫于微彰﹑刚柔之际皆有以知之。”为学者致力于超越这种暂时的感觉与世界永恒发展历程之间的错位。知识与思考是这种超越的阶梯。这也正是获得“诚意”的心理历程。当我们明白“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们实际获得了真正的自信。因为当我们自以为站在某个成功的终点﹐也就意味着我们对终点之后世界的不知所措。也正因此﹐为学带给我们的自信是永恒的﹐因为﹐为学者相信自己永远在路上。这不是旅者的颠沛流离﹐而是探索的艰辛和内心的满足交织砥砺的为学历程。
为己之学﹐并非“为私”之学。在儒家看来﹐做官为政的过程同样也是为学的过程。秉承“为学”价值的君子在以实事而求“是”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诚意与不断前进的力量。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动力。当为官的动力不再是为了个人的职位与财富的时候﹐个人也就最终摆脱异化的束缚。“君子周而不比”﹐而当有着同样志向的人走到一起﹐他们便成了真正的同志﹐这是“德不孤﹑必有邻”的团体感带给每个人的自信。当拥有这样自信的人们投入无限的社会实践中的时候﹐他们会带给自己与人民同样的幸福。
以“为学”而自信﹐这是中国传统思想带给我们的启示。
责任编辑: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