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百淞】用“文化良币”击退“精神传销”——我看“女德班”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7-12-07 08:38:00
标签:女德
刘百淞

作者简介:刘伟,字百淞,西元一九八二年生,河南灵宝人,苏州大学中国哲学博士。从事儒家思想研究,习行儒学优秀传统,著有《儒学传统与文化综合创新》《天下归仁:方以智易学思想研究》等。

原标题:用“文化良币”击退“精神传销”

作者:刘百淞

来源:环球时报

时间:西元2017年12月7日


最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朝向纵深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变得越来越复杂。如何满足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如何改良世道人心,让身边多一些君子淑女?如何提升家庭幸福指数?如何确保家族富贵绵长?大家怀揣问题,莫衷一是。


从新闻爆料来看,三四线城市和小城镇的“女德教育”极富争议。一部分学员以虔敬的心态报班学习,祈求“旺夫转运”,渴望健康美丽,更希望家庭事业双丰收,甚至表达对以往过错的悔恨。总而言之,都是美好心愿。对此,我们不仅不能苛责,而且应该因势利导,循序善诱。


美梦成真,需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指引,需要科学的方法加以落实。否则,一旦陷入精神传销的罪恶深渊,再好的愿景也会变为噩梦。


造成这种现象一再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三四线城市和小城镇亟需文化产品。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文化产品等同于影视剧、综艺节目、文艺演出、追星追剧等娱乐活动,而应该从更深层次剖析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一些人以为,一板一眼、严肃认真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无法化解普通人的精神压力,只有轻松活泼、幽默搞笑的文化产品才能打开受众的心扉,进而开辟广阔的文化市场,获取丰厚的经济效益。于是,文化市场热闹异常,但是浮躁之气却一天比一天浓郁。结果可想而知——文化产品的基本属性被狭隘地理解为娱乐性,文化产品的基本功能被武断地限定为取悦大众。偏见取代了常识。泛娱乐化的浪潮愈演愈烈,受众被裹挟了,文化产品异化了。然而,受众的精力是极其有限的,过度娱乐之后就是空虚无聊,意义缺失。


意义缺失,谁之过?这样的质问,非常犀利。如何去化解危机,很多人提出各种不同方案,传统文化随之成为当前一些地域的主要方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化育人心、美化家风、化解社会危机的功用。但是它必须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善巧方便,成为优质文化产品。然而事与愿违,它在某些地区和领域被一些社会团体肆意歪曲,粗制滥造,客观上遭遇了严重的误解。


于是,我们看到有些打着“女德教育”旗号的社会组织,将封建糟粕等同于传统文化,将奴役妇女说成是培养贤妻良母,鼓噪“回归传统”,实则败坏社会风气。久而久之,一连串涉及“女德教育”的公共事件,反复考量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


随着时代改变和社会发展,道德的具体内容随之发生变化。现代社会需要道德。广大社会成员应该准确把握道德的“常”与“变”,谨慎对待“女德”,不能盲目跟风,错上加错,把“恶德”当美德。


良币必须驱逐劣币。确立文化自信,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改善文化生态,才能有效抵御邪教、封建迷信、境内外敌对势力的侵蚀,才能滋养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维系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和国家富强,为实现人生出彩奠定坚实的基础。


无论家庭教育、公立教育,还是民办教育机构、公益性群众组织,都应该正本清源,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知行合一,践行正道。


在一系列涉及“女德教育”的公共事件发生后,我们可以发现社会教化的力量。在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中,已经经历文化、道德上的“沉淀”,那些曾经被封建文化所褒扬的“恶德”已经被唾弃。当那些以精神传销的方式形成的封闭小圈子被“阳光”照进后,最后都会崩塌。


因此,充分发挥政府、媒体、学校、社会组织、社区、职场在社会教化方面的作用,这是破解“女德教育”困局的最佳方式,更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