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明】对《四书》中几个关键字的理解

栏目:思想评论
发布时间:2017-12-19 18:00:06
标签:

对《四书》中几个关键字的理解

作者:陈秋明(合肥工业大学副教授)

来源:作者赐稿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十一月初二日庚辰

          耶稣2017年12月19日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经典。仁、中、知这几个字是《四书》中比较常用而又非常关键的字,对这几个字的理解关系到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准确的把握。由于《四书》成书的时间比较悠久,由于古汉语一字多义、一义多字和通假字较多的特点,还由于现代汉语与古汉语的差别,目前流行的的对于仁、中、知这几个关键字在《四书》中的意义的理解未必符合作者的原意,很多地方有值得商榷之处。

 

一、仁

 

仁字在《论语》中出现较多。如《论语•颜渊》篇开头就是:“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把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目前流行的样式是这样的:“颜渊问如何实践仁德。孔子回答:‘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合于礼,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赞你是个仁人。实践仁德靠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

 

这种样式的翻译把仁理解成仁德,把归理解成称赞。这样一来,人实践仁德的最终结果就是得到了天下人的称赞。

 

众所周知,孔子是提倡为己之学的。仁是儒家最重要的概念之一,颜渊又是孔子最欣赏的学生,他与孔子关于仁的问答务必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但如果像上面那样翻译,很容易让人理解成实践仁德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天下人的称赞。这样一来,儒学还是为己之学吗?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出在对归和仁的理解有偏差。

 

先说归。《说文解字》:归,女嫁也。在《说文解字》那里,归只有一个意思:女子出嫁。后来引申出回归等意思,但古文中归并没有称赞的用法。

 

把归理解成回归,再翻译上面的对话:“颜渊问如何实践仁德。孔子回答:‘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合于礼,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人都会回归到仁德。实践仁德靠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

 

但这样理解也有逻辑上的问题。一个人克己复礼成功了,天下的人难道就会回归到仁德吗?何况孔子下面还特别强调,要靠自己,不要靠别人。

 

现在需要说说仁字了。《说文解字》:仁,親也。从人从二。忎,古文仁从千心。古文仁或从尸。在古仁字的第一种写法中,包含有心。朱熹的《四书集注》中,解释仁为:仁者,本心之全德。孟子说过:仁,人心也。笔者对孟子的解释的理解是:孟子所说的“仁,人心也”不是指某个人具体的心,他指的是千百万人共同的心,即人的本心。

 

如果把颜渊问仁的这段话中的仁理解成人的本心,把归理解成回归,则这段话可翻译成:“颜渊问如何找回自己的本心。孔子回答:‘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合于礼,就能找回自己的本心。人一旦找回自己的本心,天下都会回归到这个本心中。找回自己的本心要靠自己,难道靠别人吗?’”。

 

那么,什么是“天下都会回归到这个本心中”?笔者的理解就是,那个找回自己本心的人最终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这里,孔子不仅明确告诉颜渊如何找到自己的本心,而且提出了检验方法:当你经过克己修身,最终发现自己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时,就表明你找回了自己的本心。

 

仁,在《四书》中固然有仁德的意思,但至少在颜渊问仁的这段话里,应该理解成人的本心。这其实并不矛盾,因为儒家认为,仁德正是从人的本心发出来的。

 

二、中

 

中字在《中庸》里出现较多,是《中庸》的最重要的概念。实际上,《中庸》开篇不久就对中这个概念提出了定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显然,按照这个定义,中是人心喜怒哀乐未发时的一种状态。但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引用程颐的话是这样说的:“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笔者认为,程颐的这个解释偏离了《中庸》自己的定义,是不正确的。

 

《说文解字》:中,内也。从口,丨,上下通。中最早的含义是指事物的内部,比如,古人把内衣称为中衣。因为人心在人体的内部,因此,中在古文中也经常指人心。比如,曹操有诗:“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其中的中就是指人心。那么,在《中庸》一书中,中这个概念是不是主要指人心呢?

 

《中庸》在提出了中这个概念之后,紧接着提出了中庸这个概念:“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按照程颐的解释,庸指的是不变,中庸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是指天下的正道、定理。

 

《说文解字》:庸,用也。从用从庚。庚,更事也。《易》曰:“先庚三日。因此,庸有用的含义,还有变更的含义,古汉语中庸还有其他一些含义,比如平庸,但并没有不变的含义。因此,笔者认为程颐对中庸这两个字的解释都没有根据。

 

其实,如果参考《中庸》自己的定义,把中解释成人的本心,把庸解释成使用,则孔子的这段话可以这样翻译:“孔子说:‘君子用本心,小人相反。君子之所以能做到用本心,因为君子时时坚守自己的本心,小人之所以做不到,因为小人喜欢放纵自己。’”

 

说得再明确些,中庸就是用中,非常接近老百姓说的:“凭良心办事”。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与“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说的都是一个意思。

 

三、知

 

本文重点解释对《大学》里格物致知中的知的理解。《说文解字》:知,詞也。从口从矢。知最早的含义是言词,后来发展出知道、知识等含义。值得注意的是,知在古文中还有主持的意思,比如,县令又称为知县,一县之主持的意思。

 

《大学》在谈到人的修身次序时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其中的知字,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把它理解成知识,因此格物致知就理解成了研究事物的道理,获得知识。但问题在于,获得了知识,就能诚意正心了吗?

 

明代大儒王阳明曾经一个人在竹林中待了七天七夜格竹子,希望能获得关于竹子的知识,结果大病一场,无功而返,后来终于悟出了心外无理的道理。可能有人会说,那是因为方法不对,应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竹子。那么,现代科学是发达的,关于竹子的知识人们已经获得了很多。比如,在百度上搜,可以得到关于竹子的知识:“竹(拉丁学名:Bambusoideae)是多年生禾本科竹亚科植物,是禾本科的一个分支,是高大、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竹叶呈狭披针形,长7.5~16厘米,宽1~2厘米,茎为木质,有些种类的竹笋可以食用,竹的开花周期长,繁殖器官材料不易获得,其营养体特征易受生长环境影响。品种繁多,原产于中国,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很多,有的低矮似草,有的高如大树,生长迅速。通常通过地下匍匐的根茎成片生长,也可以通过开花结籽繁衍,种子被称为竹米。”

 

笔者要问的是,这些关于竹子的知识与诚意正心有什么关系?宇宙那么大,事物那么多,要研究到什么时候才算达到标准?

 

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在于对知字在《大学》里的用法的理解发生了偏差。如果把知理解成主持,则“先致其知”的意思就是先找到他的主持。那么什么是一个人的主持?显然应该是他的心,引申为人的本心。因此“先致其知”应该翻译成“先找到他的本心”。同样,“致知在格物”应该翻译成:“一个人要想找到他的本心,在于排除物欲”。只有这样理解知字,才能正确理解大学的修身之道,是向内寻求,而不是向外研究事物的道理。

 

四、结论

 

本文重点谈了对《四书》里常用的三个关键字:仁、中、知的理解。笔者认为,这三个字在很多特定的语句中,都应该理解成人心,特别指人的本心。这样理解,不仅有词源学上的根据,更重要的是,只有这样理解,儒学的一以贯之的特点才能显现出来。

 

有的西方学者曾说,儒学没有系统性,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事实恰好相反,儒学是以人心为本体,以找回人的本心为修身目的的一以贯之的学问。套用现代哲学的词汇来说,儒学围绕着人的本心的概念构造了自己的本体论,围绕着克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法构造了自己的实践论,围绕着天下归心的理想构造了自己的价值论。


南宋大儒陆九渊说:“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今来曰宙,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学儒吧,这里才是心的家园。

 

【参考文献】

【1】(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2】王力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7月第4版

【3】(宋)朱熹,四书集注

【4】张以文,四书全译,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

【5】刘俊田等,四书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

 

责任编辑:柳君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