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恩佳】清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栏目:礼仪祀典
发布时间:2010-05-23 08:00:00
标签:
汤恩佳

作者简介:汤恩佳,男,西历一九三四年(孔子降生2485周年)生,广东三水人。西历一九九二年当选为香港孔教学院院长。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和广泛性的重要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清明节日文化传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并成为全世界华人共同的节日。长期以来,清明节祭奠的主要对象是离世的亲人和祖宗,通过扫墓、祭祖,寄托祭祀者对逝去亲人的亲情、哀思和对祖宗的敬畏。今天,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饮水不忘掘井人,或亲临墓地祭扫上坟,或在他乡异国遥祭,或上网扫墓敬献等等,祭奠的对象扩展到革命先烈,借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随着民族精神的复兴,对祖宗的家族性私祭发展到对中华民族共同祖先黄帝、炎帝的群体性公祭,海外同胞、华人源源不断回来参与盛典,无不显示了炎黄子孙不忘历史,不忘先祖,守住根本,弘扬传统的精神。
 
清明节有什么样的文化意蕴呢?根据学者们的研究,我们进行了归纳,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清明,一个追思和感恩的节日。清明是中国人感恩的日子,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人清明在墓前祭祀祖先,扫墓、墓祭、扫拜的习俗在中国的起源甚早,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它最早起源于祭祀礼仪,到唐朝成为五礼之一被确立下来。到了清朝,不仅备有酒馔供品,而且素服诣墓。在这些庄严虔敬的礼仪活动中无不体现了一种感恩的情怀。人们把祭祀先人与中华民族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直接联系起来,认为清明节俗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
 
《论语·学而》载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指慎重,远指祖先,终为亡故,全句意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荀子曰:“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仪之文也。”面对那些长眠在地下的人们,我们内心只有感激和愧疚,感念先人及亲友,并为亲人在世时自己的种种不足而深感遗憾。这种心怀感恩的祭奠,是对亡去灵魂最好的抚慰,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敬重先祖、心怀感恩的优秀品质和情怀。这种感恩不是狭隘的,而是通过深切缅怀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作出杰出贡献的先祖先烈和先贤志士,来激励后人创造出更精彩的人生。这种感恩与中国文化深层的祖先崇拜、孝的文化传承有着深刻的关系,而这种文化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其文化意义某种程度上与西方感恩节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此意义上说,清明节可以算作是中国人自己的“感恩节”。清明节扫墓所蕴涵的感恩意识有着积极的时代意义,它不但能够表达现代人感激先人赐予生命,缅怀先人道德风范,实现先人理想追求,同时,还能够不断提醒现代人生前尽孝、薄葬厚养,在追思中学习感恩,进而教育后人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由己及彼,由家及国,报答父母亲人,报答社会,报答生我养我的这一片土地。
 
第二,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清明扫墓与踏青,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主题,宋以后慢慢地融为一体,成为沟通生与死、阴与阳的一个平台,并不断地被赋予积极的文化意义。清明,是一个纯粹春天的节日。据考证,清明源于“清明风”。早在春秋时《国语》中载: “一年中共有‘八风’,其中‘清明风’属巽,即阳气上升,万物齐巽。”至汉代《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后,冰雪消融,雨水增多,草木返青,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万物始有欣欣向荣之意。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满阶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等名句,正是清明时节天地物候的生动描绘。这个时节人们远足踏青,亲近自然,顺应天时,有助于吸纳大自然纯阳之气,驱散积郁寒气和抑郁心情,感受到天人合一的气氛,有益于身心健康。古人在清明节最重要的活动是去踏青、拔河、打秋千、蹴鞠,不仅仅是迎接春天的体育活动,更有其鲜活的社会性和文化意义,人们借此愉快地迎接春天的到来。
 
这样,逝者与生者,哀伤与欢乐,两对人世间的悖论,在清明节得到了充分的协调和安排,成为一体之两面,离则两伤,合则两美。按照儒家的中和之道,在哀悼祖先之后,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节方式。
 
第三,清明引申到政治上,也可以表达老百姓对清明政治的向往。史载,商朝末年,纣王乱国,周武王起兵伐纣,牧野一战,大败商师,平治天下。为此,周朝在制定历律,确定二十四节气时,将“三月节” 命名为“清明”,标志天地清朗明净,既明气候,又扬政绩。另外,古代有清明前一天就为“寒食节”之说,相传就是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后移到清明。传说“寒食节”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留下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常把血书带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所以,清明也有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的意义。
 
第四,清明扫墓也成为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清明祭祖乃我中华民族的传统,上至历代帝王,下至平民百姓;现观两岸三地,五洲四海,凡炎黄子孙,无论党派,不言信仰,骨肉亲情,血浓于水,无不为列祖列宗之丰功厚德,而于此时此刻,心归故里,神往河山,顶礼祭拜。这其中最具有影响的当然就是清明公祭黄帝。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生活在新石器时代,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相传五千多年前,黄帝联合炎帝,战胜蚩尤,统一中原部落后,融合黄河中下游直至长江流域的众多部落,建立了中华民族的前身华夏族。黄帝率领先民创造文字,开垦荒地,种植粮食,捕鱼狩猎,建造房屋,纺纱织布,制作陶器,缝制衣服,使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以黄帝的时代为分界,结束了荒蛮混沌,进入了文明的阶段,开创了中华古国悠久的历史文明。每年清明节,在陕西黄陵桥山,来自海内外的中华儿女都会聚集在黄帝陵前,共同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缅怀我们共同先祖,追思他的伟大功德。这样,通过祭拜轩辕黄帝,在庄严肃穆的拜谒中,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得以升华。
 
此外,清明节还蕴含着丰富的礼仪文化、和谐文化以及农耕文化,因为时间的原因这里都不再展开了。
 
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动,与中国文化深层的祖先崇拜、孝道文化之间有着深刻的关系,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一大文化支柱,有助于在古人与今人、前人与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也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根基。所以,我在这里郑重建议把清明节作为是中国人的感恩节,通过祭扫活动可以补上国人尤其是年轻人感恩的一课,这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传承民族文化生命,团结海外侨胞,增强民族凝聚力。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使其所以伟大的民族精神。毋庸置疑,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模式固然最终由其生产方式决定,但其精神力量则来自民族精神,一个没有精神支撑的民族必将走向涣散,走向衰亡。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度创造了发展的奇迹﹐使中国开辟了民族复兴的新时代。我们为已经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也务必清醒地看到﹐发展中的问题不容忽视﹐走向未来依然任重道远。在全面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进程中,切不可忽略我们的民族精神的建设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结晶,先辈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民族精神的内涵,它包含诸如自强不息的精神﹑仁者爱人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好和平的精神、探索创造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许多方面,体现为屈原的“九死不悔”,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今天,我们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就是要继承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并使之发扬光大,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我们的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