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增光作者简介:刘增光,男,西元一九八四年生,山西襄汾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著有《晚明<孝经>学研究》《<孝经>学发展史》等。 |
感动与人工智能
作者:刘增光
来源:弘道书院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腊月十六日甲子
耶稣2018年2月1日
【弘道书院按:2017年7月1日,弘道书院与敦和基金会联合主办了“儒家人伦与人工智能”座谈会。以下是中国人民大学刘增光副教授在座谈会上的发言。刊发稿未经发言者审定。】
感动和人工智能
姜老师的演讲非常精彩。他为在网络时代,或者在今天这个时代,如何把《论语》变成一个鲜活,而不是死的文本,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很多学生在读经典,包括《六经》时,都觉得无法切入。如果让他们来听姜老师刚才的演讲,可能会有新的体会。
我的题目是《感动和人工智能》,主要从感动的角度去切入,这个角度恰恰蕴含在姜老师刚才说的那一句话中,“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我这个稿子就是用这个来开始的。
儒家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我们看《诗经》第一首就是《关雎》,这首诗的手法就是“兴”。“兴”的手法就是兴发或感兴,是要兴发我们内在的一种情感。其实《诗经》本身一开始就讲这个东西,所以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对一个人来讲,如果一个人的情感没有兴发出来,他也不可能真的做到立于礼。因为他是盲目的,他对这个世界没有感触,没有接触,所以他已经是从根源上来说,是失去了人之为人一个基础性的东西。
我的发言有三个部分,第一点对人性新的思考,因为儒家一向都是这样思考的,从儒家角度看,我们今天如果分辨人和人工智能的差别,人之所以为人,他的本质在哪里?我个人体会就是这个,就是兴感。昨天吃饭的时候也谈到很多,有学者说这个人工智能,是不是也能够有这种感应?因为按照儒家从孔子到孟子,孟子是从情感去讲人性。到宋明理学的时候,宋明理学直接说“天地之间是一感一应而已”,天地之间就是感应,天和人之间的感应,人和人之间也会感应。王夫之就说“五伦就是一个感应”。父子之间、君臣之间、夫妻之间其实都是一个感应,他是不能用西方的因果关系,或者说这种逻辑推理推他的,这是没有法推的,也就是说儿子去孝顺父母,不是说因为某一个什么逻辑的理由,或者理性的理由去孝顺父母。父母慈爱自己的子女也不是那样的,不是用因果性的理由去推的,所以儒家“仁义礼智”,首先是是这个“仁”,这个“仁”首先是孝,孝是仁的基础,或者说情,这种人从他生下来就有一个自发的情感,仁义礼智是道德生发一个基础。
人工智能的智能是讲智慧的“智”。其实这个“智”跟儒家讲的“智”完全是两个意思,就像后来到现代性的时候,他总是去分别两种真,西方讲的真和中国讲的真,不是一回事,就像说儒家讲的心,跟西方讲的心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人工智能的“智”,很大程度上是因果性的,或者说这种理智上的这种“智。但是儒家讲“智”,比如孟子说智是是非之心。但是这个“是非之心”不是我们说一个命题是真还是假,不是这个意义上的“是非”。他恰恰就人的情理,比如你在人际生活之中,你的做事方式,你的道德是非,所以它不是那个意义上的“智”。
孟子说“良知良能”,“良知良能”恰恰就不是人工智能说的“智能”,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儒家讲的“智能”和人工智能的“智能”是两个意思。其实从现代性对这两个分辨也是很清楚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技术或者说人工智能,我仍然觉得它还是偏向工具性,或者技术性的。那么用一句话来讲,就是儒家传统上经常讲“天下无心,以人之心为心”,就是说这个技术它是无心的,或者用姜老师说的一句话,它是没有灵敏的,所以技术或者人工智能这个东西,恰恰需要人给他立心,需要人给他安心。
这个“心”从个人来讲,就是你是否有情?技术是无情的,人工智能是无情的。先前看一部电影《机械公敌》。这部电影里,主人公生活在未来世界里,在这里,机器人按照三大规律运行,这个三大规律就是机器人的三大定律。这是90年代有名的科幻作家,在他科幻小说里面说到机器人三大定律。第一定律就是机器人不能伤害人类,第二定律是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第三个定律是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按照这个定律,好象我们看起来人工智能机器人必须是保护人类的,是服从人类的。但是到了最后,这个机器人的发明者在电影里面是自杀了,为什么?他有一个遗言,他说按照三大定律推出去之后,恰恰有一个悖论,机器人恰恰要危害人类。为什么?这个第二里面说,机器人发现人类是在自我毁灭,比如空气污染,河流污染,机器人发现人类是在自己毁灭自己,所以机器人这个时候作出一个反叛的举动,我现在要限制人类的自由。你们应当听机器人的话,因为你们现在是在自我毁灭的。按照这个逻辑理性三大定律的推理,他最后发现这个定律是一个悖论。他本来应该是为人类好的,最后他推出了一个悖论性的结论,对人类恰恰是有害的。
这个人他死的时候,做了一件事。他创新的机器人有情感。昨天有一个老人说,机器人能不能做梦,如果做梦的话,跟人是否有差别?他恰恰给了这个机器人一个梦,让机器人在他的脑海中有一个梦。这个梦就是赋予了机器人像人一样有情感。这样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机器人有了情感之后,会发生什么问题吗?比如有了情感之后,他是否有道德?有了道德之后,另外一个问题,人应当如何去和机器人相处?机器人和人之间是否构成五伦?
刚才我们说感动,人是自发感性的,能够生出某种情感和道德。如果说机器人也能够生出来之后,人应当如何去处理和这个机器人的关系?当然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机器是不会有情感的。我个人从儒家的角度来看,机器不可能有情感的,这涉及到第二点。钱穆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生命和机械》,孔子有一句话,叫做“君子不器”,君子他不是作为某种东西让你去使用的,或者你不能总是去使用他。《论语》里面孔子说子贡是瑚琏,瑚琏是庙堂之器。因为瑚琏是一种玉,是在庙堂中使用的。庙堂中使用的器恰恰不是我们使用的“笔”。庙堂之器不可能让你随便玩耍的,所以说君子不器,并不是说君子不能够像器一样去使用。而是说君子可以去使用,他可以做一些具体的实事。但是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讲,君子不是什么都做,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儒家对生命的看法,恰恰不是一个机械的看法。但是儒家还有一点对生命非常根本的看法,就是“身心合一”,尤其是阳明学,阳明学强调身心合一。如果说一个东西只有心,他没有身,比如机器或者人工智能,他没有像人一样的“身”,好象我们赋予了他某种情感,让他有人的某种情感,好象他有人一样的“心”。这个其实还不够,因为他没有“身”。他没有人一样的“身”,他其实还是从根本意义上来讲,他的“心”也不是儒家所讲的心,所以从儒家的意义上来讲,至少我个人认为,机器或者人工智能是不可能有像我们人一样的“心”,因为他也不可能像人一样的“身”。
如果我们光说心或者说大脑,我们可以说电脑它的计算能力非常强,好象它的智慧已经超过人了。但其实这只是某种意义上的,从总体上来讲,它其实还是没有超越人,所以当我们去看生命的时候,一定强调这个身心合一,像他们讲的“血气和心智”,如果没有血气的话,你的心智从哪里来?反过来讲,如果只有“心智”没有“血气”这是不行不够的,所以我想起来西方哲学家普特南的“缸中之脑”。他设想说,如果我们把一个人的大脑取下来,放在一个维持大脑运转的营养液的缸里面。我们把这个大脑通过某种软件连接到外在的电脑上,我们给这个电脑输入指令,输入一些虚幻的图象传到大脑里面。大脑所看到的东西,他是否以为这是一个真的世界?
我想这个问题,大概只有西方哲学家能想到。如果从儒家的意义上来讲,“缸中之脑”是不可能的,你只有一个脑,只有一个心,有一个程序。但是你没有身,这个不叫人。如果没有身对世界的接触,有直接的感触,你这个心中所生出来的东西,怎么可能是真实的东西?从儒家的意义上来讲“缸中之脑”是不成立的,因为西方哲学把身心是分离的。
钱穆有一段话,我可以给大家读一下。他说“生命和机器有一大分别,即一个是有情一个是无情。换言之一个是有心一个是无心。人心主要生命就在于情,所以人心就是人情。人而无情既可谓之无人心,人类心情之表现,就在他的综合,就是说人的心不是西方心理学或者生理学所讲的心。
其实在西学东渐之后,清末以来当时很多中国人,包括梁漱溟在内,他们都发现西方的心理学太重要了。但是另外一些人又发现说,西方心理学还是生理学的一种心理学,不是中国人所讲的“心”,就是有道德,有情理的,所以钱穆准确的认识到,他说中国人讲的心是一种“大心”,是身心合一的心。或者放大来讲,它是天地万物一体的这样一种仁爱之心,他不是这样的一种机械分割之后、切割之后的心,比如说“缸中之脑”这样的心,他不是这样的心,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人所理解的生命,是一个有机的、身心合一的,是天地万物一体的这样一种一气贯通的大生命、大的心,他不是那样一个机械的心,或者机械的生命,这是从跟人工智能相关的对生命的理解。当我们去看人本身,看人生命的时候,大概从儒家意义上来讲,可以作出这样的回应。
第三点就是我们去思考现代化,就是刚才姜老师也说到前现代、后现代和现代化,我们经过跳出现代化的这些东西。我先前看过美国哲学家德里克写了一本书,叫做《后革命时代的中国》,他一再强调说,在现代化之后,我们应当走入现代化,应当进入一种什么时代?他说未来的世界应该是一种全球的现代性,或者叫做多元的现代性。不仅仅是西方的同质性的现代化,它是同一性的现代化,而不是一种多元化的现代化。从儒家角度来看,从儒家角度回应现代化,这样一种回应从清代就开始了。
比如清末龚自珍他们总是从道器来讲,总是说道就体现在器之间。但是这样一种看法就有问题了,什么问题?他忽略了“道”的绝对无代的性质,他总是认为“道”需要去依赖器的变化,然后道才能体现出来,或者说道才能存在。但是他恰恰忽略了道的贯通性。如果没有道的贯通性,这个器其实不是器,或者说它仅仅是一种工具,失去了人的生活世界一种整体性的价值,所以包括康有为说仁爱就是以太就是电,就是西方自然科学讲的“电”,谭嗣同康有为也说“仁爱就是电”,我们今天看非常可笑,他是非常低劣的把自然科学和儒家讲的仁爱直接嫁接起来。但其实没有任何道理。
但是这种现象在当时非常普遍,孙中山说“生原有知”,说人生原有智慧聪明和知识。他说“知”就是孟子所讲的。我们今天讲人工智能,孙中山说“生原有知”,这个“知”就是良知良能。当时那一代的学者其实已经意识到自然科学,西方科学技术所说的“知”,和孟子儒家讲的良知良能是不一样的。但是他又想把这个结合起来,但是这种结合从本身来讲,他还是被自然科学给打倒了,所以他会说良知良能,其实就是细胞那种知,就是自然科学那种知。
我个人也是有疑问,我们如何结合这两种知?如何从儒家意义上去回应这个问题?姚老师在群里面推送一篇文章,就是澎湃新闻采访的许煜的文章,我对那个文章非常感兴趣,那个人说的非常好。他写了一本书,叫做《论中国的技术问题》。他提到康有为的说法,他说道就是关于感知性的学问。这个感知性,其实这恰恰回到儒家讲的感,就是感知性。人如果失去对外在世界的感,对邻居朋友对他人的一种感,这个世界是一种虚假的世界,所以今天互联网世界快速的发展,好多人都不出门,或者大家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大家都玩手机,甚至家庭聚会都玩手机,宁愿玩手机跟别人聊,都不愿意跟家人去聊,我觉得是很可怕的。
我们好象已经被网络所洗脑了,被控制了。我们生活在网络虚拟世界中,遗忘了真实的生活世界。这像章太炎所讲的进化,就是世界在进化。但是善在进化,恶也在进化,乐在进化,苦也在进化。我们可能有的时候只看到进化好的一方面,却忘了它的不好的一方面,我个人觉得章太炎对现代性的批判是非常深刻的,我们今天从某种意义上在反思一下,再回去看一下章太炎这些人对现代性的批判。
说到这个,我还是想举个例子,还是看一部美国电影。美国很多科幻电影,对很多问题的反思还是很重要的。我忘了电影的名字是什么,他这个里面设想,在未来世界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替身,跟人完全一模一样。这个替身的好处在于,他有人的皮肤意识、头脑,为什么?因为像姚老师在会议通知里面说机脑融合。他大概就是机脑融合,我们真实的人不用走在大街跟别人打交道。真实的人在哪里,就在家里待着,他通过远程的软件控制,有一种跟电脑的数据线连接,人只要躺在床上,不用下床在家里坐着。然后替身在现实世界中存在,活着,行走,做事情。
这个替身,如果你是一个警察的话,你到处去追小偷,即使你受伤被打死也没有关系,我可以换一个替身,就是这样的。但是电影里面后来的男主角替身被破坏之后,没有办法,他真人出来了之后,他在大街上行走发现,每个人都在用替身,每个人都是直来直去行走,根本不管别人怎么走。因为大家都是替身,撞了也没有关系,也撞不坏,也不会感觉到任何疼痛。然后男主角很久没有见到他的妻子,想见到他的妻子。她的妻子在美容院工作,她的妻子好象受过一次伤,脸上有点毁容,所以她更加喜欢用替身做事情。
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讲的家庭,家庭的亲情,如果家庭之间的成员都没法去正常的沟通,你怎么办?男主角最后把他的妻子房间撞开,把妻子的数据线拔掉之后,电影在这个时候结束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以后科技越来越发达,每个人都生活在替身的世界,我们真人还能够做什么?人之为意义在哪里?我们都不用直接感受世界感受人生的话,我们还是什么?我们还能说我们是有生命吗?所以我想在这个意义上讲,如果真的是有那么一个世界,就是一个机械化的世界,就是机械化的现代性。我们所做的,就是不要被机械化的世界所牵着走,应当是要返本,像老子里面讲的归根复命。
儒家讲“诚”,这个世界是一个“诚”的世界,诚以无伪,如果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替身的话,这个世界恰恰是一个伪的世界,不是一个诚的世界,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还是要强调儒家讲的身心合一。如果每个人都是替身,我们的心灵意识在活动,但是我们的身体没有在活动。身体没有活动,这个还是不能说我们是人。身心合一这是儒家所讲的万物一体,一定要讲“体”。
如果没有这个“体”,生生不息也没有去实现,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机械化的世界,不是生生不息的世界,所以从这一个意义上来讲,刚才讲的清末对“道器”关系的理解,今天应该把“道器”关系重新扭转一下,不要从器的意义上,总是强调“器”的根本性,忽略了“道”的根本性,应当是扭转我们的器性思维,回到返本复命,对大的生命,对生生不息的“道”的一种重新体会,就是从源头上对现代性做一个重新的反思。我就说这三点,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柳君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