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石林作者简介:许石林,男,陕西蒲城人,中山大学毕业,现居深圳。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杂文学会会长、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曾获首届中国鲁迅杂文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主要作品:《损品新三国》《尚食志》《文字是药做的》《饮食的隐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风明月旧襟怀》《故乡是带刺的花》《每个人的故乡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编丛书《近代学术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民族风俗卷》《晚清民国戏曲文献整理与研究·艺术家文献》《深圳杂文丛书·第一辑》。 |
规矩就是天理,破坏规矩就是伤天害理,必遭天谴
作者:许石林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原载于 “许石林”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正月初九日丁亥
耶稣2018年2月24日
春节期间,央视戏曲频道播北京京剧院专场,最后《大登殿》一折,薛平贵幕后唱的那句“龙凤阁内把衣换”,改成“长安城内把兵点”了?这一改,与人的心情相去远了,不近人情,就没戏了,听着不过瘾。
为什么?薛平贵,一个屌丝,历尽艰苦,饱经生死离乱,终于登殿当皇帝了。正常的情感是,在人面前说话一定是光明正大、冠冕堂皇,但回首自己的坎坷经历,不免百感交集,这才是人的正常情感,虽然不能公开说——正如朱元璋驱逐蒙元于漠北、横扫六合,一统江山,定都金陵,大兴土木,闲暇与患难之妻马皇后视察工地,屏退左右,夫妻俩私下说话,朱元璋不免得意地对马皇后说:“没想到七做八做,做出这番事来。”
这种心理才是人之常情,戏曲中用得好的,能沟通台上台下人的情感和思维的,就是这种东西。薛平贵“龙凤阁内把衣换”内心独白,唱出来才能动人。现在这一改,所谓个人特征没有了,成了一句笼统的水词儿,正确,但与观众无关了。
据说言菊朋等人这么唱,我没听过。
这不是对不对的问题,这是好不好的问题,言派若真这么唱,就不如“龙凤阁内把衣换”好。
春节期间,戏曲界第一轰动的热贴是国家京剧院梅派青衣演员李某在春晚上穿着《洛神》的行头,唱《天女散花》。观众简直就炸窝了,认为这是对日渐衰微的戏曲一次严重的破底线,内行观众批评说:怎么连戏曲“宁穿破不穿错”这个起码的规矩都不要了?
这就不是好和不好的问题,这是对和错的问题。
我对此最初的评论是:这个不应怪导演不懂,导演越不懂你越不能怪他,你有责任教导演,不该为了上台而逢迎迁就外行、苟且。再说,导演若不听,你为什么不罢演?还是自己满怀偷私,不坚贞。我主张,如果再进一步严格不苟的话,应该削去相关人员的技术职称乃至一切奖励名誉。
咱们一直缺少这种狠劲儿,所以,犯规都不在乎。
话很严厉。但我知道我说这个是危言耸听,对李某本人根本不起作用。只不过希望借此吓唬一下将来的演员,尽管也同样没有作用。
这个问题在一个质量很高的戏迷票友群里面一直热议了好几天。人们痛心地认为:像李某这样的角儿,带头破坏规矩,就如大河决堤一样,影响不可收拾。
其实,想必李某有难言之隐,她不可能不懂这个规矩,但至今没有出面发声。这很符合中国人解决问题的习惯,拖延拖延,最后等人淡忘。但依我对戏迷票友们的了解,这跟别的问题不一样,这个事情不正面地回应一下,它会像病菌隐藏在体内,今后时不时会发炎疼一下的。还不如赶紧出来了结了它。
我认为较真儿的戏迷票友们,不是跟李某过不去,他们的痛心、焦虑和激烈言辞,不过是对多少年来各种破坏戏曲规矩、频频破底线又无可奈何的现象的集中抗议,其积极作用是:可能阻止今后的其他戏曲演员,不要随便。
相反,一些李某的粉丝,发言就百般狡辩,可笑之极。我给发这篇文章的公号“京剧道场”小编留言:千万别删除那些胡搅蛮缠的粉丝的弱智留言,永远彰灼其丑,如果有可能的话,尽情羞辱之。您如果没时间,我愿意帮您。
我非常痛恨这种粉丝心态。戏曲界如果这种粉丝太多了,就没有前途,于此一小小节目的反应就可知矣。粉丝没标准、没是非,一切随自己能否适应而调整尺度,哪儿有你们日常吹的什么健康价值!
论事须有标准,说理必要绝对。若持标准而随意、说道理而含混,则行为实践,必失范无质量。承认标准和价值,如奉仰天有日月,尽管你不可触摸日月,更不可接近日月,但你要承认有;至于行为和实践,必不会臻于至善,等事情出了,自然会谅情囿宽以解之。
今中国粉丝们论事,多自私拘束,无智慧,崇尚阴损。原因就是事前标准价值不清,无向上之心,满怀偷与私。由这次戏曲事件推而广之,利可以诱下士、钓小人,而无以动中上,你要征服世界,必须用先进健康的文化价值,而不是用粉丝心态。
孔子说:“过则毋惮改。”——错了就别害怕改,要赶紧改正。改错不丢人。又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我是多么幸运啊,一旦有错,大家都给我指出来了。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城隍老爷的话:“误而即觉是谓聪明,觉而不回护是谓正直。”李某及导演错了,危机公关唯一的选择,应该是承认并道歉。沉默即暖昧,暖昧即执迷不悟。而她的脑残粉百般狡辩、胡搅蛮缠,不但不聪明、不正直,而且又深陷其偶像于错误之深沼,是为不义,“小人之有过也,必文。”这些乡原粉丝,全是无知无畏的小人蛆虫。
我在一个戏迷票友群里说:有关规矩,为什么不能随意破坏?前人经过不断探索、实验形成的规矩,经过探索,必至于合乎天理,臻于至善,才算规矩,这就是道法自然。顺之,即顺天理依人情;逆之,就是伤天害理。有影响力的人,尤其要慎重,不要轻易妄改,否则,不仅自己错,还带坏他人、带坏风气,这就是造孽。
当时有群友魏先生进一步举例说:某京剧已故老演员在行头上就胡改,他胡改,现在甭管是哪个团那个派,按照他的套路来了,一错到底。另外他压制其他同时代的名家。只要比他强的人他都压制。
戏霸以及各行各业的霸们,都有同样的问题:毒、独、妒、蠹。沮蔽贤才,打压他人,造孽之深,秒懂。有的人,太强势妄为,人生若连遭不幸,必与此有关。世间因果报应,示报有三:现世报、来世报、无定报。那些做了错事,造了孽的,应该是逃不了这个定律。
我总觉得圣人的话也可以全当成咒语来理解,比如礼记云“天下为公”,每一个从事某行业的人,一定要努力为该行业的合理生存和合理壮大做贡献,至少首先不能不敬畏谨慎、糟蹋行当,不能破坏规矩以成就自己,又或者故意惑乱标准,误导他人,因为这就是私,私必伤天害理,必造孽,必造天谴报应。
2018年2月22日(正月初七)整理
附——
这个道理,不仅仅适用于戏曲界。别的行业一样。万事一理:警惕无知者创新。我其实是借这个话题说别的。不过,发现如今戏曲真是到了该死的时候了。比如,那么多人私下对这个问题很愤怒,但却顾忌到现实的人情,不公开议论、不转发。见义不为,无勇也。个个内心都这么私,还能指望别人公?戏曲要死。
鸡贼太多,哪怕到了国家生死存亡之时,还会顾及熟人、亲友、同行、师生等等以及其他莫名其妙的关系,放水不说真话,罔顾大义,沉默暧昧。别人说真话,他心里认可,但不转发。眼看大船要沉,宁愿一起死,也不指出是谁捅了窟窿。永远只打小算盘。乡原,代不乏人,于今尤多。所以,被外人瞧不起,必然的。
当今写文艺评论,门槛已经不能再低了,只要说常识,就好像有学问、有大发现一样。不才说的这些有什么新鲜的?不都是常识吗?问题是,他们连常识都不顾。
责任编辑:姚远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