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平:回归传统文化中这个本源很多问题将迎刃而解

栏目:演讲访谈
发布时间:2018-04-29 08:50:01
标签:
董平

作者简介:董平,男,西元一九五九年生,浙江衢州人,复旦大学哲学博士,现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著有《陈亮评传》《天台宗研究》《浙江思想学术史——从王充到王国维》《王阳明的生活世界》《传奇王阳明》等。

董平:回归传统文化中这个本源很多问题将迎刃而解

采访者:凤凰网国学

受访者:董平

来源:凤凰网国学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三月十三日辛卯

          耶稣2018年4月28日

 

 

 

 


【导言】2018年4月21日,“致敬国学:第三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启动仪式暨“西湖论道:新时代的国学使命”高峰论坛在杭州举行。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董平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个人无论怎么样,我们处理事情也好,和人相交往打交道也罢等等,我们总是需要把事情做到恰到好处。大中至正,公平正义,就是恰到好处。在我个人看来,这便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具有现代性的一种内在价值。以下为采访实录:


嘉宾介绍:董平,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


凤凰网国学:阳明心学作为一种人生哲学,您认为它有怎样的独特之处呢?

 

董平:阳明心学实际上原本就是一种人生哲学,如果从人生哲学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希望能够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没有哪一个人想糊里糊涂过一辈子,也不打算实现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这个意义来讲,阳明心学的确给我们开拓了一条通达自我生存意义和价值的途径,比如说王阳明首先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良知,良知原本就是我们的“天命之心”,每一个人的良知就是我们真实生命本身,那就是你的贞节,你真真实实的终究的自我。

 

所以人生的全部意义,就只能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我们基于自我真实生命的本然体物,我们把自我存在的真实状态呈现出来,这就是生命的存在,这也就是生命存在的意义。

 

所以致良知,在王阳明那里,那就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我们试图实现自我生存,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必须要做的事,所以在这个意思上面来讲,王阳明不只是一个比如给我们讲了很多似乎听起来很玄乎的道理,实际上只讲一件事,回归自我生命存在的本真。

 

凤凰网国学:您认为传统文化中的现代性价值何在呢?

 

董平:现代性价值这个问题,现在大家都在谈论,那我想恰好可以从传统文化本身,我们今天即将要谈论的一个主题,一个文化自从我们的先民文化创立以来,实际就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传递当中,那么在传递的过程,它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实际上每一个时代都面临着对于固有文化的创造性转换的问题。

 

从整个中国古代的文化来看,尽管传统文化不只是儒家思想,但如果我们以儒家思想作为一个典范或范例来看,那我们可以看到,从孔孟以来,所面对的每一个时代都要去因应这个时代,实现自我更新。一个简单的例子,佛教进入中国之后,到了唐代,也就是到了公元八世纪左右这个时候,非常繁荣了,繁荣的程度以至于对以儒家为典范的中国传统文化本身造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挑战,那传统文化如何实现自我创新呢?要不要面对外来文化的挑战来转出自己的新局面呢?历史上给我们提供了非常成功的范例,那就是宋代理学,所以宋代理学实际上就在它当时那样的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文化条件之下,实现中国自身传统文化自我更新创造性转换的一个范例。

 

中国文化本身来讲,我们文化当中许许多多的在漫长历史过程当中所凝结而成的,并且被不同时代的中国人民所不断的实践的那样的一些观念价值体系,我觉得那就是“常”,那是不能变的,那个变了就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了。所以在这个意思上面,我们今天要实现创造性转换,能与现代社会之生活相结契,能为现代社会之种种变动进行创造性应对的,这样的传统文化它本身便是所谓的现代性之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如果我们一定要说包含什么样的现代性价值,这个绝非三言两语可说明白,但我想可以说一点,比如我们总是在追求“大中至正”,一个人无论怎么样,我们处理事情也好,和人相交往打交道也罢等等,我们总是需要把事情做到恰到好处。大中至正,公平正义,就是恰到好处。在我个人看来,这便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具有现代性的一种内在价值,毫无疑问,我们今日之社会,尽管21世纪了,我们面对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各种各样的时代的问题,文化的问题,人心的问题,商业信誉丧失的问题等等,所有这一切,如果我们能够回归到这一个本源,我想很多问题或许便能够迎刃而解,这就是现代价值,这也就是对于传统文化创造性价值的当代实现,毫无疑问,这些都不能停留在嘴巴上,都需要我们真切的实实在在的付诸实践。


注释:本文系凤凰网国学频道独家专访,采访、整理:王诗云、丁梦钰



责任编辑: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