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胜著《王阳明万物一体论:从“身-体”的立场看(修订版)》出版暨序言

栏目:新书快递
发布时间:2018-06-23 16:26:42
标签:
陈立胜

作者简介:陈立胜,男,西元一九六五年生,山东莱阳人,中山大学哲学博士。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著有《自我与世界:以问题为中心的现象学运动研究》《王阳明万物一体论:从身-体的立场看》《身体与诠释:宋明理学论集》《入圣之机:王阳明致良知教研究》《从修身到工夫:儒家内圣学的开显与转折》等。


陈立胜著《王阳明万物一体论:从“身-体”的立场看(修订版)》出版暨序言

 

     

 

书名:《王阳明“万物一体”论:从“身——体”的立场看》(修订版)

作者:陈立胜

出版社:北京燕山

出版时间:2018年6月

 

【目录】

 

王阳明“万物一体”论:从“身—体”的立场看

黄序

冯序

引论:问题与方法

第一章“一体”与“仁”

第一节意义谱系

第二节六个面向

一、同此一气

二、感应之几

三、恻隐之心

四、宗族谱系

五、政治向度

六、天人相与

第三节儒家性格

一、差等

二、平天下

第四节小结:仁—身体—一体

第二章恶与牺牲结构

第一节恶的问题

一、自然灾害

二、道德的恶

(一)讲习成员:治身

(二)草根阶层:治人

第二节牺牲结构

一、我与人

二、人与物

第三章“一体”与“乐”

第一节家学与传统

一、家学

二、传统第二节“乐”观

一、乐体

(一)心体与心情

(二)心体与仁体

(三)敬畏与洒落

(四)尽心与快心

(五)快乐与苦难

(六)安静与忧患

二、乐态

(一)悟道之乐

(二)生机之乐

(三)为善之乐

(四)隐逸之乐

(五)闲适之乐

(六)讲习之乐

第三节定性与辩难

一、定性

(一)三种途径

(二)比较宗教的审视

(三)“动的时代精神”

二、辩难

第四章语式与根喻

第一节三个动词

一、“视”二、“见”

三、“知”

第二节两个根喻

一、种子

二、身体

结论:人在宇宙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西文文献

后记

再版后记人名索引

一、中日名索引

二、西名索引

名词索引

 

【作者简介】

 

陈立胜,哲学博士、中山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曾先后担任纽约大学、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台湾中研院文哲研究所访问学者及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访问教授。著有《西方哲学初步》(与彭越合著,1999年增订再版,广东人民出版社)、《王阳明“万物一体”论:从“身体”的立场看》(2005年台大出版中心;2008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身体与诠释:宋明理学论集》(2011年一刷、2012年二刷,台大出版中心)、《自我与世界:以问题为中心的现象学运动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17年、《从宗教现象学到儒学宗教性》,商务印书馆,2018年(即出)、《入圣之机:王阳明致良知教研究》,三联书店,2018年(即出)、《宋明理学中的“身体”与“诠释”之维》(《身体与诠释:宋明理学论集》的增订版)即将商务印书馆出版。

 

黄俊杰序

 

《王阳明“万物一体”论》这部书是广州中山大学哲学系陈立胜教授最近完成的新著。陈教授在2004年暑假期间,来台大东亚文明研究中心访问研究,一方面参阅台大总图书馆“东亚文明研究专区”的藏书,一方面修订这部书稿。在这本书付梓之际,承蒙立胜先生的好意,让我先拜读本书稿本,并写一点读后感,我非常高兴。

 

在中国思想史研究领域之中,最近10余年来较受瞩目的新兴议题之一,就是身体观与身心关系论。在儒家身体观与王阳明思想研究的诸多论著之中,这部《王阳明“万物一体”论》特别具有新意,尤其是在以下几个方面贡献良多:

 

第一,本书从身体哲学立场析论王阳明思想中“一体”的“仁”与“乐”,深入分析王阳明的思想中“作为精神修养之呈现场所的身体”。我过去曾归纳最近10余年来国内外中国思想史学界有关“身体观”研究论著,大致展现三个新的视野:①作为思维方法的身体;②作为精神修养之呈现的身体;③作为政治权力展现场所的身体(文刊《文哲研究集刊》第20期,2002年3月,第541—564页)。陈立胜教授这部新著,正是探讨作为精神修养境界之呈现场所的身体这个新视野中,问题挖掘较深,探讨较为全面而深入的专著。

 

这部书的主要内容是从“仁”与“乐”两个角度,阐发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观,采取“心身互渗”的立场析论这个问题,所以,书名以“从‘身—体’的立场看”作为副标题,企图建构王阳明思想中“一体”之“仁”与“乐”的类型学。陈立胜在本书第一章第二节,就提纲挈领地指出王阳明的思想中所谓“一体之仁”涵有六个面向:同此一气(存在论)、感应之几(呈现论)、恻隐之心(良知论)、宗族谱系(血缘论)、政治向度(政治论)、天人相与。经由对这六个面向的分析,陈立胜很有说服力地说明在王阳明思想中,“万物一体”是一种存在的事实,也是一种身心修行的境界,更是恻隐之心流动无滞的效验,也是在家族、在政治运作之中应该身体力行的终极关怀。陈立胜从身心一如的立场出发,指出在王阳明思想中“万物一体”并不是一个抽象的观念,而是在每一个人的身心之中获得朗现与体证的活的生命。在王阳明思想中,人本身就是“嵌在”这种“一体”之中,所以人必在其身所嵌的位置出发体证这种“一体之仁”,儒家的“亲亲—仁民—爱物”即是推此“一体之仁”的自然次第。以上各项论点,都深具原创性,值得我们参考。

 

陈立胜教授对王阳明“万物一体”观的分析之细腻,在本书第三章充分展现。陈教授在儒家“乐”的思想传统中析论心体之乐、生机之乐与体知之乐交织而成的“乐”之思想图谱。他并进一步探讨王阳明的“乐”的本质(乐体)与“乐”的类型学(乐态)。在“乐体”部分,陈立胜先生区分六种类型的阳明之“乐”,揭示王阳明“讲习之乐”中所深藏的儒家式的宗教情操。以上这些论点,在当代的王阳明研究论著中,确实发人所未发。举例言之,最近日本学者桥本敬司在《中国思想にぉけゐ身体—王陽明の身体知—》(《广岛大学文学部纪要》559号,广岛:广岛大学文学部,1999年12月,第22—41页)一文中,虽对王阳明思想中“体知”这个概念有所探讨,但是陈立胜教授这部新书,确实是对于王阳明思想中这个既是存有论意义的,又是现象学意义的,也是道德论意义的“体知”思想,探讨最为全面而深入的专著。

 

第二,陈立胜教授这部书的问题意识非常鲜明,切中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论的核心问题。陈教授在本书“引论”中就从陈来教授的《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一书获得启发,并进一步提出问题:王阳明精神境界中的“有”(价值关怀)与“无”(超越追求)、“忧”与“乐”何以能统摄在一种体验之中?陈立胜教授追问:王阳明既提倡“万物一体”论,则何以不戒杀生?陈立胜教授显然以基督教伦理学作为参考系统,而进一步扣问王阳明:从“万物一体”论立场出发,如何解释历史中的“恶”之来源与人间的“苦难”问题?这部书第二章的论述,扣紧这个问题意识,深入探讨王阳明思想中的“恶”之问题,以及一个生命之延续常建立在另一个生命被摧毁作为代价的生命之悲剧问题。陈立胜教授在这部书中所揭示的问题,确实是宋明儒学的一大问题,发人深省。

 

本书第三项突出之处在于,陈立胜教授不仅对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论,进行“第一序”的描绘与分析,而且更探讨“第二序”的运思风格的问题。本书第四章扣紧“视”“见”“知”等三个极具关键性的动词,析论王阳明“万物一体”论的建构方式,并引导读者掌握“万物一体”论的“体知性”。陈立胜教授并以王阳明“万物一体”论中的两个隐喻一“种子”与“身体”,深入地阐发王阳明思想中的这两个隐喻所承载的丰富思想内涵,从而指出王阳明一体观中的“仁”与“乐”深深嵌在肉身之中,一体生命的生机畅遂及万物皆有春意之静观,都不能离开身体的体验原型而获得。

 

总而言之,陈立胜教授这部新书,在儒家身体观研究或是在王阳明思想研究这两个领域中,都标志着一个新的起点,为这两个研究领域开拓新的视野。

 

冯达文序

 

近年来,国内学界对中国哲学史的“合法性”问题有相当的关切。这个问题与源始于对近代以降以西方的概念与架构表述中国古典哲学(或思想)是否会使中国哲学(或思想)丧失其自身的特性的一种反省,自有其价值。然而,若因之于西学一概不取,甚至以为只合“以中国释中国”,则不免有所偏失。

 

“以中国释中国”,粗略一看,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然而,中国历史那么长,地域那么广,我们以哪一时段、哪一地域的思想文化作为真正“中国的”思想呢?这本身即难以判准。事实上,在历史上不同地域的不同学人,都在创作经典或重新解释以往留下的经典。仅就儒家而言,儒者所重六艺,春秋战国之时,原本只是鲁人之学,荆楚之人所重为道家,三晋之人所重为法术,民间巫史传统所重为阴阳家。就是说,儒家在那个时候实只为有限地域承传的学问,不具有普适性。而且,即便鲁人之学,亦别出墨家。进入汉唐,是在综合先秦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基础上,儒家才得以发展起来而获得普适性。及至宋明,则又在充分地融摄从印度传来的佛学的前提下,儒学遂使自己心性学方面走向深邃与细密。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儒家本身在历史上就是借吸纳其他地域、其他文化而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我们如果承认,汉唐人借三晋、荆楚、燕齐文化重新审视与解释鲁(邹)文化的正当性,承认宋明儒学借佛教文化重新审视与解释中土文化的正当性,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西方文化在重新审视与解释中国文化所可能提供的参照意义呢?

 

再说,解释又是什么呢?解释无非起因于上一代(或若干代)与当今有了隔膜,需要通过一番疏解、说明,使为当今的人们所接受。而要使当今的人们能够接受,无疑又需要贴近现代人的生存处境、生活方式、思想信仰、语言习惯,因而,解释意味着使原有的东西有所改变,有所增添。这种改变、增添,并不一定是坏事。事实上,人文学经典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可以容纳新的解释;且正是新的解释,促成了它的发展;又由于它的不断发展,成就了它的普遍性与恒久性。所以,如果现代社会演变为今天这个样子,我们无法改变;古典传统若要在当今发挥作用,我们就不可简单地以“以西释中”(含“以中释西”)为不道。像老一辈学者冯友兰、牟宗三、唐君毅等所做的工作,人们可以不同意他们的许多观点,但是,不可以不承认,由于他们的努力,儒学的发展确实走向了新的台阶。

 

本书作者陈立胜君表明写作本书的立场是并不刻意回避现代哲学、包括西学的思想资源,这正是我所认同的。陈君硕士研究生阶段攻读西学,博士研究生阶段攻读中学,他的这种“转向”决不是出于要弄清中西之间谁比谁更优异的一种知识性考量,而是源自于对中西思想中那些具有超越性追求的心灵的相互通感性的内在体知。而西学在逻辑与方法的细密,则为他理清中学先圣的许多洞见及其相互关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至于如在本书所看到的:通过对“一体之仁”得以成立的六个面向的展示,确认阳明与宋明儒的追求不仅具价值论上的应然性,且具存在论上的实然性;借鉴基督宗教的神义论,详细探讨儒家系统中关于“恶与牺牲结构”的问题,对儒家的“爱有差等”的观念重作十分精当的辨析;参照舍勒的现象学觉知,通过深入揭示阳明乐与苦、乐与忧交织的精神体验,确认儒家思想的宗教性品味;更借与西学的知识论作比较,精细地分析阳明语境中“视”“见”“知”三个概念的含蕴,揭示其“体知”的性格与生存论意义等。从本书这些带有创发性的论说中,我们无疑可以看到,西学的引入岂止没有使中学迷失本性,且就其作为精神生命的追求得到进一步明确而深入的阐发而言,毋宁说,诚然使中学增添了魅力!

 

责任编辑: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