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钩】屡战屡败的宋朝,火器水平究竟怎么样?

栏目:钩沉考据
发布时间:2018-06-26 20:55:49
标签:
吴钩

作者简介:吴钩,男,西历一九七五年生,广东汕尾人。著有《隐权力:中国历史弈局的幕后推力》《隐权力2:中国传统社会的运行游戏》《重新发现宋朝》《中国的自由传统》《宋:现代的拂晓时辰》《原来你是这样的大侠:一部严肃的金庸社会史》《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宋仁宗:共治时代》等。


屡战屡败的宋朝,火器水平究竟怎么样?

作者:吴钩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原载于 “我们都爱宋朝”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四月初七日癸丑

           耶稣2018年5月21日

 

  

 

问:屡战屡败的宋朝,其火器水平究竟怎么样?

 

火药与火器在宋朝之前一直是独立发展的,到了宋朝,火药开始运用到火器之上,如此看来,宋朝开创了军器的新时代。有没有人知道宋朝当时的火器水平怎么样啊?开创了火器的宋朝为什么还在战争中连连失败?

 

答:首先纠正题主的一个表述:“宋朝在军事上并不是屡战屡败”。虽然宋王朝的军事表现确实不抢眼,但也不是像你想象中那么差,如果真是屡战屡败,那怎么可能在与辽、西夏、金、蒙古的对峙中坚持那么多年。

 

接着来说说宋朝的火器。北宋《武经总要》记载的火器有火球、引火球、蒺藜火球、霹雳火球、烟球、毒药烟球、铁嘴火鹞、竹火鹞、火箭。但这些火器的杀伤力,主要表现为燃烧或制造毒烟,而不是爆炸。

 

将爆炸性火器应用于军事的时代,是南宋。虞允文在采石矶迎击金兵时,便使用了一种叫“霹雳炮”的火器,大败金兵。

 

不过,到了南宋后期,金国亦能够制造出更厉害的火器,叫做“震天雷”,是铁壳的炸弹:“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爇围半亩之上,火点著甲铁皆透”。“震天雷”爆炸开来,热力可达半亩,弹片可穿铁甲。进攻金国的蒙古军团,不怕其他武器,就怕这“震天雷”。

 

金国也用“震天雷”攻击南宋。嘉定年间,金兵攻蕲州,“日添砲架数座攻打,……石砲之后,继以铁火炮,其形如匏状而口小,用生铁铸成,厚有二寸,震动城壁”。铁火炮其实就是用砲抛射的“震天雷”。南宋军队中也装备有铁火炮,只因长年战乱,国库虚空,无力配备足够的火器。开庆年间,静江府贮备的火器,“铁火炮大小止有八十五只而已,如火箭则止有九十五只,火枪则止有一百五筒,据此不足为千百人一番出军之用”。

 

总的来说,宋代可谓是热兵器的萌芽时期,火器的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而且无法保密,很快便传入敌国。这也是为什么宋朝不能凭借火器独步天下的主要原因。

 

  

 

问: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签字为什么也要画押、按指纹?

 

答:首先说出我的答案:1、古代有指纹鉴定,但技术不可与今天的相比。2、前面不少人的回答是错误的。

 

下面具体论证。中国在汉代时便有“下手书”,唐朝时有“画指券”,“下手书”与“画指券”其实是一样的,都是指“画指为信”,亦即在文书上画下当事人的指节线,作为人身证明。请注意,是画指节线,而不是盖指模。指节线的证明力是非常有限的,因为成年人的指节线其实是差不多的,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之间的指节线差异就比较大,所以有时候通过鉴别指节线,也可以识别文书的真伪。比如元朝时,买卖奴婢都要在卖身契上画出奴婢的食指横纹,这便是从汉唐时期传下来的“画指为信”。有一次,官府便识破了一起用未成年人指节线伪造卖身契的诉讼案。

 

不过,从出土的古代文书来看,唐朝的文书上已出现了盖指模或盖手印的做法。宋朝时还发生了一起官府识别手模作假的案子。由此可以证明,至迟在唐朝时期,应该产生了指模、手印识别的知识与技术。也正因为如此,古人在契约文书与司法供状上,都要按指印。但古人的指模鉴定技术应该是比较初级的,不可高估。

 

许多回复这个问题的答主都提到:“宋慈的《洗冤录》中,详细记录了对指纹的研究,人们发现无论过多久,一个人的指纹是不会变的,除非指纹部分的皮肤被破坏。”还有人说,宋朝政府曾经进行过一次大范围的指纹收集。我不知道这么回答的答主所据是何史料。我特意去检索了一下《洗冤录》,里面根本就没有提到指纹鉴定。所谓的“宋慈对指纹的研究”与“宋政府收集指纹”,其实都是出自香港电视剧《洗冤录》的演绎。不知哪个网友第一个将电视剧情节当成了历史讲出来,而其他不学无术的网友一个接一个以认讹传讹。

 

  

 

问:中国古时候的皇权政府没钱的时候为什么不发债借钱?

 

答:题主所说的“发债借钱”,如果是指政府向民间借钱,则这样的借贷形式多的是,举两个例子:“庆历中,西鄙用兵,急于财用,三司患不足者数十万。议者请呼数十大姓计之,一日而足”,这是财政部向民间富豪借钱。嘉定年间,重庆府江源县火灾,灾后重建需要大笔钱,知县马范“乃以元补授文书质于富民,得钱则使民各状其业,视费之高下,自二十千至百千,贷为本钱,期以半年责偿。小民欢呼感泣”,这是地方政府向富民借钱。

 

不过,题主说的“发债借钱”,应该是指政府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这是比较现代化的财政措施。那么古代政府知不知道发债呢?有答题者说,“古代没有发债这个名词,没有这个概念”。这么说其实是对历史的一知半解。政府发行债券借债的行为,我们也可以在宋代找到实例。

 

我先讲个例子:“蔡京初拜相,有巨商六七辈负官钞至庭下,投牒索价。且曰:此章相公开边时,此曾相公罢边时所用,合三百七十万缗不能偿者”。蔡京当宰相后,有商人带着官钞前来讨债,说这是章惇与曾布当宰相时借下的公债,一共是370万贯。巨商所持有的官钞是什么,就是债券。宋人一般称其为“交钞”“交引”“钞引”。交钞可以用于交易,也可作为债权证明要求政府还钱。实际上,宋代实行的交钞制度,就是一种国债制度。

 

(选自我在“悟空问答”上的答问)

 

责任编辑: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