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东海作者简介:余东海,本名余樟法,男,属龙,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丽水,现居广西南宁。自号东海老人,曾用笔名萧瑶,网名“东海一枭”等。著有《大良知学》《儒家文化实践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论语点睛》《春秋精神》《四书要义》《大人启蒙读本》《儒家法眼》等。 |
孟子和商鞅(一)
作者:余东海
来源:作者赐稿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五月十五日辛卯
耶稣2018年6月28日
孟子和商鞅没有见过面,更没有当面辩过论。尽管孟子思想与法家针锋相对,但《孟子》七篇对法家和商鞅并无直接批判。在电视剧《大秦帝国》中,稷下学宫祭酒为迎接孟夫子入齐举行了一场学术大论战。其中商鞅驳孟子,颇受不明历史和儒家真相者的喝彩。其实剧中法家申不害、商鞅(卫鞅)与孟子的辩论,都是编剧自以为是的想当然。这个编剧既不懂儒也不懂法。为免谬种流传,误导世人,兹特录双方台词于左并予以点评。
申不害:在下申不害,敢问夫子,天下动荡大争,要害何在?
孟轲:不师周礼,不行仁政,以杀戮征战为快事,是为要害。
申不害:仁政,周礼,井田制,夫子果真以为可行?
孟轲:国有圣君良将,仁政可行,周礼可行,井田制更可行。
东海点评:
孔子晚年就已放弃恢复周礼的追求,遑论孟子,怎么会说出“周礼可行”的话来。孟子的仁政包括重贤能、正经界、省刑罚、薄税敛、兴教育等等内容,精神固然与周礼一脉相承,形式则并不照搬周礼。孟子复古,是恢复古道即先王之道,不是恢复古礼即先王之礼。
申不害:邦国兴亡,夫子寄望于圣王复古,实则人治啊。
孟轲:人治侍德,至少强过先生权术治国。
东海点评:
王道政治是德治,制度是礼制。礼制包括礼乐刑政,刑即刑法。把礼制当成人治,是蒙启派的想当然。
申不害:在下正告夫子,术治乃法家之学,不是权术之学。
孟轲:如此法家,乱世之学也!
卫鞅:大谬! 孟夫子如此断言,大谬!
孟轲:立论当有理有据,足下无端指斥,何其浅薄哉!
卫鞅:夫子大谬,凭据有三。
天下学派皆有分支,夫子断章取义,以术治派为法家全貌,此其一;
法家三派,其根同一,皆以认同法治为根本,而在推行中各有侧重.
夫子无视法家根本,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此其二;
法家术治派,是在行法根基之上着重整肃吏治,强化查勘官吏,与搬弄权谋有天壤之别。夫子有意抹煞根本,其论断之轻率无以复加,此其三。
孟轲气得一拍桌子:你是何人,法家何派?
慎到:哈哈哈天下士子听了!此人卫鞅,我法家法治派名士。
东海点评:
自由主义政治是人本位的民主法治,法家政治是君本位的君主法制,儒家政治是民本位的君主礼制。这是三家政治的本质性区别。孟子对于儒法之别和法家本质了如指掌。只有其蠢无比的现代蒙启派,才华将法家政治等同于法治。法家倡导法术势,术就是权术。说法家之学是权术之学,虽不全面,并无错误。
孟轲:法治成家成派,老夫未尝闻也.苛政猛于虎而已,何足论之!
卫鞅:夫子论学先定罪,不足道也。卫鞅唯告夫子,天下治道不在空谈,而在力行。法治也好,人治也好,谁能融入大争潮流而强国富民,谁便是正道! 否则便是空谈大道贻误天下,必将为大争之世所遗弃。
东海点评:
欲行道先须明道,欲明道先须论道。六卿分职,三公论道,既论天道中道,也论王道治道。故论道不等于空谈。道不论不能明,道不明则不可行。法家邪道,行之愈力,后患愈深,国或强大一时,民却苦难无尽。贻误天下,莫此为甚。
孟轲:人性本善。自有法、墨、兵三家而沦丧,不亦悲乎。
卫鞅:夫子立论无据,人性本恶。
孟轲:老夫愿闻足下性恶之说,以为世人鉴戒。
卫鞅:恶,人之本性,因人性有恶才有法度。天下人生而好利,才有财货土地之争夺;生而贪欲,才有盗贼暴力与杀戮;生而有奢望,才有声色犬马。人性之恶, 必以律法而后正。以法治防范恶意,以法治疏导人性,人性才能向善有序。孟夫子空言性本善,将治世之功归于人性之善,将乱世罪孽归于法墨兵三家,无非是要重申仁政、人治与复古之论,回到夏商周三代。此乃纵容恶行,蒙蔽幼稚,
真正的大伪之言。
东海点评:
“因人性有恶才有法度”,这个观点不成立。人性有本性、习性之别,本性至善而习性易恶。故正确的说法是,因为人类有恶习,习性易恶,良法是必须的;因为人类有善性,本性至善,良法是可能的。商鞅、秦法家和现代蒙启派,只知习性之恶,昧于本性之善,故妄批性善论,倡导性恶论。幼稚不堪,愚蠢不堪,反自以为智。呜呼哀哉!
《大秦帝国》虚构商鞅驳孟子,又曾虚构张仪大骂孟子的情节,与《庄子》伪造盗跖斥孔子异曲同恶,而思想比《庄子》更肤浅,言辞比盗跖更下流,可见世道人心比战国之时更加败坏。
责任编辑:姚远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