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吹剑】区划地名调整不该去历史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0-07-09 08:00:00
标签:
杜吹剑

作者简介:任重,曾用网名“读书吹剑”,笔名杜吹剑,儒家网创办人暨主编。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北京市政府关于调整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的请示,同意撤销北京市东城区、崇文区,设立新的北京市东城区,以原东城区、崇文区的行政区域为东城区的行政区域;撤销北京市西城区、宣武区,设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区,以原西城区、宣武区的行政区域为西城区的行政区域。此消息一公布,立即引发各方关注。抛开官方公开宣布的此次行政区划的“调整意义”不说,单从其所宣示的“有利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而言,就是一大败笔。诚如有论者在《不能崇文宣武,徒留混账东西》一文中所言:“我们在历次的所谓改造中,已经失去了这座被八国联军侵略者都赞叹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城’,现在,即使连这个城市尚存的一丝文化韵味,都要被经济发展良好东城、西城夺去么?我不知道什么才能真的算文化的罪人,但我知道毁灭文化者,必然是一个民族的罪人。”于我心有戚戚焉!
    
  众所周知,新中国建国初期,在北京城墙是否拆除的问题上,虽然有诸如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等学者的大力反对,但还是以“政治”之力被强行拆除了,北京城墙从此一去不返,至今仍令无数国人痛惜。现如今,北京的地名又开始被技术力量强行消灭,怎能不让人愤懑?北京既然要“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此“整体”,不仅仅包括硬件,也包括软件,而“崇文”、“宣武”这两个地名,富含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容,为什么就不保护呢?这次北京行政区划调整中的地名去留决定十分突然,足证此事没有公开征求社会大众的意见,可能仍然是领导“拍脑袋”决定,也充分说明了技术型官员的特点,那就是急功近利,缺乏历史感和文化意识。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官员都是如此,可想而知其他地方的官员了。
    
  大家可能都记得,当年湖北“荆州”被改“荆沙”,当地官员就是顶着漫天的反对声一意孤行,让人在无奈中感到可悲。幸运的是,“荆州”消失了两年后又复名,可是,其他被改掉的古地名就没有荆州这样的好运气了。仅我从身边的好友叹惜家乡地名被本地领导专横改掉的就有三例:一是安徽“徽州”改“黄山”。“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徽州”给中国人带来的美好想象,那位做出改名决定的领导可能是想象不到的。一是广东“新会”改“江门”。新会望族梁氏出了个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梁启超,读书人个个知晓,难道领导不读书?一是甘肃“武都”改“陇南”。2008年,千年古城“武都”一夜之间改名“陇南”后,引发了震惊全国的群体恶性“陇南事件”。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很多。
    
  地名是文化的表达,是历史的凝结,既记忆着个人的生活历程,也承载着民族文化的意义。希望我们的官员们在今后的行政区划调整中能树立“科学发展观”,真正做到有“公众参与”的“科学决策”,莫再让蕴涵有民族文化基因的古地名一个接一个的逐渐“被消失”了。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0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