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梁思成如何设计加固碑林“镇馆之宝”《开成石经》
作者:杨兵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五月十九日乙未
耶稣2018年7月2日
西安碑林的“镇馆之宝”——千年前的“开成石经”或将面临搬迁至北扩后新建的陈列馆,近期在文化界引起较大反响。针对有观点认为搬移《开成石经》的最重要目的是实现更好的抗震保护,西安碑林博物馆副研究员杨兵近日从抗震的角度解析《开成石经》的历史,并公开著名建筑师梁思成82年前为《开成石经》精心设计的防震保护方案。
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陈根远日前在接受“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专访时表示:“西安碑林在915年前建立之时,主要为了保护《开成石经》和《石台孝经》为主的唐代文物。这也使碑林成为了现存最早的‘博物馆’。”“澎湃新闻•艺术评论”经作者授权转载该文。
孔庙,在中国古代可分为本庙和学庙两大体系。本庙是孔门弟子、族人及后学者供奉祭祀孔子的场所,具有祖庙性质,如曲阜孔庙。学庙是在历代都城及地方学校里所建的孔庙,除有祭孔活动外,更多的还附有讲经研学的功能。
在都城里所建孔庙往往与京城的兴废息息相关,具有规格高,规模大,殿堂宏伟等特点,大多由太学或国子监主管官员及师生祀奉,皇帝或皇子及各级官员也常往之。
如西安孔庙,就是将学习儒家经典的官方学校与祭祀孔子的礼制性庙宇相结合的场所。可以说,孔庙是“都市人群的精神家园”和“东方儒光”的闪耀之地。
现立于西安孔庙内的《石台孝经》与《开成石经》正是“庙学合一”的历史见证。正如北宋真宗所言“讲学道义,贵在庙庭”。
碑林博物馆
西安孔庙自建立伊始,就与唐《石台孝经》《开成石经》的命运紧紧牵系在了一起,它们共同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流变。
《开成石经》是唐王为了将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理念,倡导庶民对古籍经典的学习,加强传统礼制,于太和七年(833),唐文宗命郑覃等人,历时四年,在开成二年(837),刊刻完成的十二部儒家经典刻石,共114石,160卷,65万252字。这部卷帙浩繁的石刻典籍,史称《开成石经》。
石经刊成后,原立于务本坊国子监内,经过三次搬迁,于北宋崇宁二年(1103)连同李隆基所书《石台孝经》搬至现址,即现孔庙,也是今西安碑林所在地,从此再也没有移动过,距今已915年。
《开成石经》是中国古代保存最完整的儒家刻经,堪称中华文化的原典。
《开成石经》拓本
它的存在,使西安孔庙才具有了不同于中国其它任何地方孔庙的精神价值,更是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的重要文化地理坐标。《开成石经》对于西安乃至世界的历史价值与遗址价值,不言自喻。
《开成石经》是如此独特、非凡和重要,因而它理应得到最好的保护。
2017年2月3日,“西安碑林博物馆改扩建项目”中提出将《开成石经》搬迁至北扩后新建的陈列馆后,在文物界引起反响。这当中以辛德勇《已有915年历史的西安碑林不应再动》、虞万里《开成石经的迁移应慎之又慎》、赵季平《加快西安碑林博物馆的扩建改造,尽量保持<开成石经>和<石台孝经>的原址原貌》、陈根远执笔《碑林四专家联署反对移动开成石经》、杨兵《<开成石经>触动了古城的哪根神经》等学者的意见最具为代表。
2018年4月13日,有观点认为搬移《开成石经》的最重要目的是实现更好的抗震保护。
对石经的抗震保护,之前的原址保护做得如何?
为了全面地看待这一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梳理一下历史上对《开成石经》所做的保护措施,以资借鉴。
梁思成设计,《开成石经》碑身与碑座以水泥粘合
据现有碑刻史料所载,《开成石经》自北宋崇宁二年(1103)搬迁至现址后的915年中,历代对其的保护从未中断。金元时期,对碑林、府学与文庙的整修共有12次,其中针对碑林的整修有3次。在记事碑刻中虽未明确提及对《开成石经》所做的维护,但石经作为碑林的主体,理应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修缮。明代,针对碑林所进行的3次整修,依然是因袭金元时期低水平、低层次的维护,基本没有防震保护的有效措施。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陕西华州发生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特大地震,即关中大地震,震级达到了8.5级。据史料记载:“官吏、军民压死者八十三万有奇”,且“一日数震,或累日震不止”。在这样严峻的地震灾害面前,几乎没有任何防震保护措施的《开成石经》,114石中,折断者有40石,未断者也伤痕累累,令人痛惜。至明万历十六年(1588),人们对《开成石经》进行过扶正和简单的修缮。
而真正从防震保护入手,提出周全可行的方案,对《开成石经》保护产生深远影响的,是1936年由梁思成等学者集体提出的“钢筋混凝土加梁柱”的保护方案,这也是目前碑林博物馆对《开成石经》所一直沿用的防震加固方案。
梁思成
对于这项方案的记载,见于《民国二十六年六月十七日监修委员会致中央文物保管委员会工作报告》(西安碑林博物馆藏碑林旧档)之中,这是一段鲜为公众所知晓的历史。
1936年冬天,当时任职于北平营造学社的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亲自来到陕西,对整修西安碑林工程进行具体指导,在建筑设计和碑石排列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又根据梁思成的意见,存放《开成石经》的第二陈列室(现碑林一室)由原来的正面九间改为正面歇山式十一开间,增强了展室建筑的稳定性。
最重要的是,梁思成先生为保护《开成石经》亲自设计了“钢筋混凝土加梁柱”的保护方案图纸。这一方案并不是梁思成先生的一己决断,而是经过多位专家学者群策群力得出的结果。
学者们早已清晰地意识到对《开成石经》威胁最大的莫过于地震。于是在监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委员张继便提议给《开成石经》加制钢筋水泥梁柱以求防震,此提议得到了各方面的赞同,并由梁思成设计加固。
如今碑林博物馆第一展厅内的《开成石经》用的是梁思成设计的加固方案
这项加固方案的具体做法,是将石经碑首全部拆除,用钢板夹于碑石上端,然后在其上加钢筋水泥横梁,六或三块碑石之间加一钢筋水泥立柱。
经过这样加固的114块《开成石经》,就连成一个整体,如同三国时期赤壁之战中紧紧绑在一起的小船,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波动中分散造成的损伤。
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增加《开成石经》整体的稳定性,还将114石分为四段,并将其中两段最长的石经设计成直拐角伫立,如支撑腿一般。
同时,还在碑身与碑座之间以水泥粘合。这些防震保护措施,在现碑林《开成石经》陈列室依然可以一览无余。
《开成石经》弥合处
特别要说明的是,此次保护工程还将前代用石灰弥合地震所致的碑石裂缝,改用漆皮重新填补,这种修补措施并非是为了防震,而是提高观赏度。
在《1181岁国宝级文物唐〈开成石经〉搬移提上日程》一文所提到,通过科学检测,测出碑石缝隙中有“民国时期所用瓷土填充”,正是1936年以前用以弥缝的石灰。
众所周知,在对重达两吨多重的巨石进行稳定加固,使用世界上最强的粘合剂也是难以做到的。所以,梁思成对《开成石经》的防震保护措施主要是通过“钢筋混凝土加梁柱”的手段获得的,而绝非“瓷土”。
当然,1936年的方案并不是毫无瑕疵的。为了减少碑石与碑首连接处造成的不稳定性将二者人为分离,改变了原有碑石和碑首的整体形制,有碍观瞻。然而梁思成等专家还是抓住了石经防震保护的主要矛盾,提出了一个利大于弊的方案。
这项经过缜密准备与悉心研究,凝结了文物工作者们心血汗水的方案沿用至今已80多年。那么,它是否真正对《开成石经》起到了防震的作用呢?从1936年至今,陕西境内共发生9次地震,受到外省地震波及的有2008年汶川的8.3级地震、2017年的九寨沟7.0级地震等8次地震。
1936年至今陕西境内发生地震、毗邻省区波及陕西的地震统计表(震级4.0级以上,共17次) 数据来源:陕西省地震局地震信息网
而一直沿用1936年防震措施的《开成石经》毫发未损,依然稳固。这充分证明了梁思成设计的防震方案是有效的、是经得住时间和历史的检验的。
《开成石经》的移徙需要更升入的探讨研究
那么,移动《开成石经》到底能不能给文物更好的保护呢?在媒体报道中了解到,《开成石经》搬进北扩后所建新陈列馆,将对建筑及碑石采用双层隔震装置。
从世界范围内看,目前大型隔震装置的有效性并未得到实践检验。
而就2009年,碑林博物馆在佛教造像馆中对15件佛教造像所使用的日本产隔震装置效果来看,在九年的时间里,西安周边地区又发生多次地震,西安震感明显,但这些隔震装置从未发生过作用。是因为震度不够强,还是因为九年中没有进行一次维护?
碑林博物馆内陈列的唐以前的石雕石刻
这些隔震设备内部均为机械构造,一二十年不进行维护,等地震发生时还会发挥作用吗?答案不得而知。
如果进行维护,又如何落实呢?这些都是等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移动《开成石经》后能够达到怎样的防震加固效果,我们还有很大疑惑。
2009年起,采用的日本产隔震设备内部结构
更令人担忧的是,移动过程本身会对《开成石经》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如果移动石经,必须先砸掉现在用以加固的钢筋混凝土。在这一过程中,强烈的敲击难免对碑体和文字造成损坏。
《开成石经》横梁细节
另外,国内博物馆虽已有移动石碑的技术,但移动像《开成石经》这样体量庞大的石碑,还没有可供借鉴的先例,一旦在移动中发生问题,将酿成无法弥补的悲剧。
历史曾经记得:
1907年,唐代《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从西安西郊移往碑林时,左面碑侧最下“华”字被损。30年代,记载宋代搬迁《开成石经》史实的宋《京兆府府学新移石经记》在碑林大修中断为数片。1956年,明末断为两截的东汉名作《曹全碑》,在搬迁到西安碑林的时候磕损了“老”“离”两个字。90年代中期,隋代《李和石棺》棺底就是在从东院向西院搬动的过程中断为两截的。
梁思成先生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古建筑保护专家,在建筑保护的力学层面有精深的研究。他设计的“钢筋混凝土加梁柱”的防震保护方案,是留给碑林文物工作者宝贵的经验和遗产,值得我们进行更加细致、深入的研究。
在继承这份方案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向世界征寻先进的现代保护技术手段,在原址进行保护,不仅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开成石经》的损坏,也为古城西安留下一处散发着古老气息的历史标识。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人类所有伟大的遗产一旦遭到破坏,就永远无法重建和修复。为了避免悲剧的轮回,对《开成石经》的保护,必须慎之又慎,必须对历史和后世负责,拿出这座历史名城应有的责任和态度。
注:本文刊发有删节,作者系西安碑林博物馆副研究员,本文载于“贞观”,瑞秋根据口述整理,原标题为《82年前梁思成设计加固的碑林镇馆之宝,搬,还是不搬?》,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责任编辑: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