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文化自信的见证与责任——《大昆仑之丝路宝藏》略谈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8-07-16 20:09:37
标签:
陈明

作者简介:陈明,男,西元一九六二年生,湖南长沙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副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儒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现任湘潭大学碧泉书院教授。一九九四年创办《原道》辑刊任主编至二〇二二年。著有《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儒者之维》《文化儒学》《浮生论学——李泽厚陈明对谈录》《儒教与公民社会》《儒家文明论稿》《易庸学通义》《江山辽阔立多时》,主编有“原道文丛”若干种。

文化自信的见证与责任——《大昆仑之丝路宝藏》略谈

作者:陈明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发布

          原载于《人民政协报》2018年7月12日


     

 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的核心和基础。道路、制度和理论从中国文化的脉络里加以理解和阐释,意味着文化被提升到了文明的高度。因此,从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的角度再现文化的丰富蕴含文明的光辉历程,让读者观众在意义体会中与之建立起有机联系,乃是必须面对承担的时代课题和历史责任。在各种小确幸充斥荧屏、绯闻八卦娱乐至死叫人沮丧的小时代,读到新疆嘉焰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大昆仑之丝路宝藏》不禁眼睛一亮——这才是与中国崛起相匹配的黄钟大吕慷慨华章,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要的山河岁月家国情怀。

 

清末民初,中原鼎革,广袤深邃的新疆大地成为探险家的乐园。一半是科学考察研究,一半是文化侵略掠夺,各级政府勉力维持却有心无力。留洋学子书生意气,由一只螭龙玉佩为牵引卷入丝路宝藏的千年追寻且越陷越深。英国人、俄国人、日本人处处设伏,呼图壁、天山、昆仑步步惊心,穆天子、西王母和班超、西域都护府江山辽阔英雄气,忠诚背叛前世今生死生相许儿女情……凡此种种,环环相扣扑面而来冲击着智商情商以及各种觉感器官。

 

穿越、探险、谍战诸元素带来刺激和享受之外,难能可贵的是片子也正能量满满。新疆之得名虽在清代乾隆时期,但实际作为新归之故土,其文化色彩,在社会主义的红色、伊斯兰的绿色之前,还有佛教的的经幡,祆教的火苗,以及作为丝绸之路驿站的汉代烽燧。这些传说、文献和考古的材料在剧中并不只是背景和舞台安排,而是深深楔入剧情,成为情节构成要素出场,在不知不觉中拼出完整的文化地图,勾勒出中国文化多元一体的结构韵律。

 

在这一切的背后,更值得关注的也许是这个成长的故事:不羁少年在任性使气遭遇麻烦之后,偶然又必然地意识到了自身承载的文化使命,渐渐地把这一切放在自己肩上,在寻宝、寻父、守护传统的情节推进中终于理解了父亲,确立了自我,古老的文化在新一代的守护中生生不息。

 

在西方流行两种成人观。一种认为“成为人就是成为个人”(Becominghuman is becoming individual);一种认为只有在群体里人才能实现自己的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我们的主人翁慕天殊在开始时应该是倾向前者的,后来则接近后者。但是,这并不是因为他从自由主义者变成了所谓社群主义者,而是一个西方环境里形成的人格开始了向本土的回归。

 

《大昆仑之丝路宝藏》的宝藏并无结果。我觉得它原本就只是一种象征,象征着文化的光辉,据以映照出慕天殊成长的意义。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是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古圣先贤,莫不如此自相期许。

 

文化自信,根据在此,责任亦在此。

 

责任编辑: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