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勃】周代商是因为纣王作恶多端吗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07-18 15:51:47
标签:


周代商是因为纣王作恶多端吗

作者:刘勃(大学教师、历史学者)

来源:《南方周末》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五月廿九日乙巳

           耶稣2018年7月12日

 

   

 

丑化商纣主要还不是政治运作,而是娱乐活动。后世丑化的集大成,就是出现《封神演义》那样的小说。图为《封神演义》中商纣王手下的两员神将——千里眼和顺风耳。(东方IC/图)

 

周人对战车的理解超越了商人;商朝陷入了新旧党争……所有这些解释理路不同,却都在强调结构性的危机。

 

顾颉刚先生有个有趣的统计:周朝的《尚书》里,商纣的罪行,也就是六件;到了战国时期,增加了二十七件;西汉,又增加了二十三件;东汉又增加了一件,东晋,又增加了十三件……

 

这不但说明商纣是被丑化的,大概还可以说明:丑化商纣主要还不是政治运作,而是娱乐活动。汉朝人、东晋人编商纣多么邪恶变态的故事,还能有多少政治用意?描述那些邪恶的细节,就像创作恐怖小说,写的人看的人都觉得是一种刺激。

 

后世丑化的集大成,就是出现《封神演义》那样的小说。和现代大众读物喜欢论权谋不同,古代民间的口味,除了拿道德论是非之外,还有一种爱好,是把最高统治者无能化。不管是好皇帝还是坏皇帝,总之没什么用就对了。所以《封神演义》里的商纣,固然残酷到变态,但也愚蠢到呆萌。小说深入人心,就导致一个结果:现代有人认为商纣“文武双全、功勋卓著”,就又有人认为,这是在为商纣翻案。

 

其实,先秦两汉古籍,倒还真多半是喜欢强调商纣的能力的。譬如《史记》就讲,商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夸得非常生猛。

 

但值得注意的是,就像商纣是不是真那么坏很可疑一样;商纣的才能,一样很可能是编的。

 

因为按照儒家正统的价值观表述:不是商纣虽然是亡国之君,但是他很有能力;而是正因为商纣很有能力,所以他成了亡国之君。

 

《资治通鉴》开头那段著名的议论,可以帮助理解这一点:美德和才学都达到了满分,那是圣人;德性和才学都没有,那是愚人;德性胜过了才学,那是君子;有才但是缺德,那是小人。愚人虽然想做坏事,但是智商欠费,力量不够,就好像一只小奶狗想要咬人,你很容易制服它。但小人就不同了,他的高智商配上他缺德,真是如虎添翼,真正的大坏事都是他们干的。

 

也正因此,商纣有才华,他的坏事做下来危害也就特别严重。

 

商纣的聪明,尤其被强调的一点是:“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这是对孔子“一言丧邦”的发挥。孔子说,身为君主,一旦相信“我做国君别无快乐,最大的乐趣就是没有谁能违背我的话”,就会导致国家灭亡。

 

照例,韩非子是要和儒家反着来的,他的故事是这么讲的——

 

费仲对商纣说:“西伯姬昌很贤能,老百姓喜欢他,诸侯归附他,这种人一定要杀掉,不杀,将来就会成为祸患。”

 

纣王不明白这怎么也可以成为杀人的理由,费仲说:破帽子也是要戴在头上的,新鞋子也是要踩在地下的,这就是上下尊卑的分别。西伯侯这只破鞋现在却在做帽子的事,做臣下的,不把自己的能力用于为主子出力,这是不可以不杀的。再说,“主而诛臣,焉有过?”君主杀臣子,还不是怎么杀怎么有理,您有什么顾忌的呢?

 

但韩非笔下的商纣也是蠢萌版的,他认为仁义是好的,所以姬昌不能杀。费仲多次劝说无效,商朝就灭亡了。

 

如果韩非能够读到现代的考古报告和甲骨文研究,一定喜欢得不得了。之前的商王武丁穷奢极欲,杀人如麻,祭祀一次祖先,可以用上千人来做牺牲,而当时商王朝欣欣向荣,史书对武丁的评价,也是“修政行德,天下咸欢”。到了商纣,人牲最多一次不过三十人而已,可是他却被本族同胞背叛,被外来势力干掉,还落下个千古暴君的骂名。

 

这简直是对韩非理论的完美证明。

 

但现代历史学家,当然不至于引韩非为同调。

 

周人对战车的理解超越了商人,所以文化虽然落后但军事上却实现了跨越;随着青铜器、文字的普及,商人丧失了对周边族群的技术和组织优势;商朝陷入了新旧党争:当年商王祖甲推行过一次大改革,这是新派,然后武乙、文丁的时候,回到了旧派,而商纣的父亲帝乙,当然还有商纣自己又是新派,于是商朝就类似于北宋王安石变法之后的宋朝,自己来回折腾,把国家的元气消耗殆尽……所有这些解释理路不同,却都在强调结构性的危机,总之,亡国之君应该是什么样,已经不是多么重要的问题了。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