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林】 “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出路在哪里

栏目:演讲访谈
发布时间:2018-07-19 23:23:48
标签:
黄晓林

作者简介:黄晓林,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毕业。曾用名惠林、复斋、一复。出版有《日用常行》。


“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出路在哪里

作者:黄晓林

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表,原载中国社区报2018年7月2日,有删减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六月初七壬子

         耶稣2018年7月19日

 

编者按:日前,由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与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主办,山东省社会工作协会、山东省社区发展与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协办的“新时代社区治理与社区社会工作”研讨会暨中国社会工作学会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举行。乡镇论坛杂志社主编黄晓林围绕“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表了主旨演讲。黄晓林认为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推动社区社会工作实践、顺应中国人的心性和加强人才建设是推动中国社区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根本途径。本文根据黄晓林的发言录音整理而成。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也感谢我们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给我们提供了这个交流学习沟通的平台,我今天想讲点什么东西呢?

 

大家都知道,这些年我们在社区治理、社会工作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社区社会工作,可以说更是深入人心,因为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场所,联系到千家万户,可以说是和每个人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刚才,我们邹秘书长也说到“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问题,谈到了中国因素和与国际对话。我们要和世界接轨与国际对话,就需要“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这就要我们再拿出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有什么东西呢?我感觉我们最宝贵的东西,就是我们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


所以我今天想从文化的角度来谈一谈。

 

传统文化深入人心

 

大家都看到了,我们今天会议的主题是“新时代社区治理与社会社区社会工作研讨会”。


“新时代”,我的理解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主席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提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须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党中央习主席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还有,“社区治理”这个词。我们乡镇论坛杂志社是民政部系统的一个单位,也经常到全国各地社区去调研。

 

前几年,我到辽宁省沈阳市调研,参观了两个社区,一个是溪林社区,一个是多福社区,这两个社区分别以“孝”字和“福”字为抓手开展社区治理,是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入现代社区治理的生动实践。我调研回来后也写了两篇文章《孝道,溪林人的血脉》和《福至心灵》。


就在上个月,我们去浙江省三门县民政局调研,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视,专门成立了婚姻家庭文化教育基地,由新人办证、颁证仪式、新人体验传统婚姻礼仪文化等三方面组成,从婚姻礼仪着手,包括坐花轿等系列活动,目的就是通过领结婚证这件事,对结婚者进行婚姻教育,让他们知道结婚之后,很快就会上有老小有小组成家庭,让新婚夫妻了解婚后自身的角色和责任都将发生改变,三门县民政局做得非常好,并将其提升到民政文化的高度。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2014年,在北京市金鱼池社区调研时,一位社区居委会主任说,社区工作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很多工作的落实不是上面的号召、政府的规定就能解决的,我们不去就办不成。这乍一听好像不太对劲,其实仔细想想,这就是中国特色。为什么呢?因为人类社会结构、组织形态,最高层次的就是人与人之间至真至爱的情感。我们的社区工作人员在长期的社区工作中,与居民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感,居民就认可他们。这种人与人之间至真至爱的情感,在社区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今天来参加这个研讨会,也给我们王玉香院长送了一本我最近出的一本书《日用常行》,其中的一篇文章“社区工作的费而隐”,费者广大也,隐者精微也,讲的就是这方面的内容。


所以,我感觉在基层,我们现在社区的一些书记、主任以及社会工作者,已经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东西,应用到现代化的社区治理之中,做的非常好。

 

还有“社会工作”这个词的定义。就是利他主义价值观和帮助别人为目标。

 

我感觉,利他主义价值观和我们此时此刻,实实在在脚踏的这片土地,齐鲁大地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孔孟之乡,儒家文化讲什么呢?讲仁民爱物,刚才我们邹秘书长也说到了。儒家文化不仅仅是爱人,对万事万物都有爱心。就像大儒张横渠在《西铭》里说的那样,“民吾同胞,物我与也。”

 

当然,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宗旨和儒家的忠恕之道,都是密切相关的,或者说他们思想理念是一致的。

 

中西文化的不一样

 

上面讲这么多,这就涉及到所谓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或者中国化问题。我也是学社会学的,北大社会学系毕业,这些年我对社会工作这个具体事情关注的不是太多。因为要参加这个会议,我还专门查了一下社区、治理、社会、工作这些词。就像我们龚维斌教授刚才讲到的了,像治理、社会、工作这些词,中国传统文化里早就有。只有社区这个词,是完全意义上的舶来品,当然,组成的社区治理、社会工作,这些也都是舶来品。

 

治理、社会、工作这些词,在中国唐朝的时候,甚至更早的时候都已经出现了,但是意思和现在可能不太一样。因为涉及到个本土化的问题,我就再讲点中西文化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社会工作和社会学是密切相关的,中国社会学在恢复成立的时候,费孝通,费老就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现在好多人可能都忘记了,或者不太关注的,只关注他的那个“差序格局”了,其实费老晚年的时候很少用“差序格局”这个词,因为“差序格局”这个词要表达的意思,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早就有。费老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中国社会学的发展要反对两种倾向,第一种倾向是什么呢?就是社会学的庸俗化。第二个倾向就是中心外倾。就是说社会学发展的中心在我们自己的文化里,不要光知道向外寻找,那是没有出路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但是我注意到这些年在学术界,对费老的这一个重要思想关注的还是不够的。

 

说到本土化,就要了解一下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比较主动。比如说在农村里,某个家庭出现了困难或者家里出现一些特殊情况,需要别人的帮助,就会有人来主动提供帮助,效果比较好,也非常感人,这是西方文化一种主动的态度,这也是西方文化与生俱来的东西。

 

但是,中国的儒家文化或者佛家文化都不一样。

 

在中国,儒家文化讲什么了?讲“修文德而来之”,自己做好了就会有人找上门。还有一句话就是“就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不一定大力宣传,但是我自己把这个酒做的好,巷子再深也会有人来。这就又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或者说是中国人的一个秉性。有一个大学者叫马一浮,当年蔡元培请他到北京大学当教授,他回来一句话“古文来学,未闻往教”,什么意思呢?就是自古以来都是崇尚来求学,哪有主动去教你们的道理。这看上去好像是一句很牛的话,其实是个委婉的推辞,但是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作为一代儒宗,马一浮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和笃行。

 

当然,佛家更是这样了,大家知道佛教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家讲什么呢?佛家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换句话说,你不求我不回答你,佛家讲缘分。所以我理解,在这个方面,西方文化是主动的,中国文化包括佛教文化,讲随缘和自证自悟,当然这里面牵扯到很多方面,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我在这里只是简单的说一下,也不再多解释这件事情,或者说我现在的水平还解释不清楚。

 

中国化的四个要素

 

外来文化,包括佛教文化和现代的西方文化,要完成本土化或中国化,必须要具备有几个条件或者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什么呢?就是外来文化必须有它自己独特的义理,就是它本身的思想高度、哲学理念要非常高妙,或者说你到中国来,中国在这一块可能很缺。佛家就具备这一点,它对“空”“有”的论述,“荡一切执”、舍身饲虎、燃臂礼佛的精神,在这一块可能就是中国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比较缺乏的一点。我想我们“社会工作”也应该有它自己独到的义理,需要我们好好的挖掘,好好的体会。

 

第二个要素是什么呢?就是要长时间。

 

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不要认为三年五年,或者十年八年就能够完成,需要很长的时间。我有个同学现在是在牛津大学的终身教授,我和他讨论这个问题,跟他开玩笑说,西方文化要想完成中国化有可能还需要一千年。其实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在唐朝的时候都已近进入了中国,当时叫景教,但是很快就退出中国了。现在在西安碑林博物馆还留有一块碑,叫“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到了明朝后期利玛窦在中国传教,西方文化又开始慢慢的进入中国了。佛教进入中国,从东汉开始,这是官方的记载,其实我的理解在民间早就有交往。经过隋唐到宋到明,到了宋明理学的时候才完成中国化,用了一千多年的时间。所以社会工作的落地或本土化中国化也不可能是一天两天能够做到的,要有耐心,看准了就坚持不懈长时间的努力。

 

第三个要素就是必须顺应中国人的习惯。

 

外来文化要想本土化中国化,必须随顺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说是顺应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佛教文化进入中国先借用道家,最后又儒家结合在一起,用一千多年的时间完成了中国化。它就顺应中国文化的发展,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最可贵的是佛教文化进入中国的最大特点,它永远把自己当成客人,它不敢反客为主。

 

现在西方文化有一点反客为主的味道,清朝末年西方文化以强势介入,这里面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产生很多冲突。在社会工作这个问题上也要有清醒的认识,绝对不能反客为主,一定要把它当成客人,而主人在哪里呢?主人就是我们自己。

 

清朝末年,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我认为是权宜之计,我这些年对这个问题有点研究,也写了一篇文章“中学为体他学为用”,西方文化是一种很优秀的文化,我们需要学习借鉴,但是世界上还有许多优秀文化需要我们学习借鉴,像印度文化、南美文化、非洲文化、伊斯兰文化。但是这个体在哪里呢?永远是我们自己,中国自己的文化不能丢,中学一定是体是根,体丢了就失体成怪,根没了,就找着北了。

 

“中学为体他学为用”这篇文章发表以后,在社会上反响还不错,认为还有点想法,但是我自己认为,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想明白,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所以,外来文化要想本土化中国化,必须随顺中国人的生活习惯,顺应中国老百姓的生活。

 

第四个要素就是要有一大事因缘的出现。

 

这什么意思呢?佛教进入中国一千多年,完成中国化为中国社会做出了很大贡献,我认为世界文化对中国做出最大贡献的就是印度的佛教文化,而佛教在印度早已绝迹了,它好像就是为中国文化而生。所以前一段时间跟印度有点边界冲突,我认为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一定不要和印度动武,佛教文化为我们中国文化真的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东汉到唐朝,在佛教界出现了一个大人物六祖慧能,他有一本书叫《坛经》,是中国人自己写的佛经,随后还有一大批高僧大德的出现。到了北宋,出现了“北宋五子”,南宋有朱熹陆九渊,明朝有王阳明完成了宋明理学,也完成了佛教的中国化。这一千多年出现了一大批的人才,尤其是像“北宋五子”,被称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事因缘。

 

所以我感觉,我们社会工作本土化中国化,一定要注意人才建设,这一块非常重要。没有中国文化丰厚的底蕴,又对西方文化有特别了解,特别去体会,这样一代又一代人的积累,想完成中国化很难。

 

本土化的思想资源

 

在讲本土化的文化资源之前,我想先简单地讲一下文化的定义。

 

现在文化的定义太多了,前两天文化名人余秋雨在喜马拉雅上开讲座,他对文化有个定义,只有31个字,自认为是最简单明了的,说的非常自信,但是我认为他对文化的定义,还是差点意思。我认为最好的定义就是与我们山东渊源很深的搞乡村建设的梁漱溟,梁先生认为文化是什么?就是“人们生活的样子”就七个字,简短不简短。就是你的一举手一投足,你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这体现了你的文化,我感觉最精辟最到位的文化的定义就是这个定义。

本土化的文化资源也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就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具体来说又和我们山东齐鲁大地密切相关,就是来自《六经》。孔子删定《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思想资源,也是中国文化的根。再具体就是《周礼》《仪礼》《礼记》,从现代学术的角度上来说,这里面所谓的社会学的思想资源非常多。只不过以前不叫社会学,但是现代社会学所关注的东西,在这里面几乎都有。

 

我现在在外面讲课,几乎每一次都讲这个题目:“西方有的中国早已都有”,包括快乐教育、同性恋、甚至“机器人”,中国2000多年前就有“机器人”概念,列子《冲虚经》里面就有明确的记载,一个艺人就做了一个人,和真人一模一样,能歌善舞。最奇特的是做的“机器人”都是从天地万物里随手可取的东西做的,像树枝、树胶、矿石、兽皮等做出来。有人说这是神话,但一定要记住这句话,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当然,中国人对科技的东西也有自己的理解,科技在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东西,只有大智慧者,才能很好的把握,这里就不多说了。

 

所以,中国化本土化的思想文化资源,就在《六经》里。

 

第二,就是来自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一点也非常重要,我这些年或者说到了这个年纪接受各种教育,包括最近十几年对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喜欢,最后都归结到四个字“日用常行”。“日用常行”,说的是,人生、社会、宇宙的大原则、大规则,不在天上,不在宫廷,也不在往圣经典里,那在哪里呢?其实就在我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老百姓天天用的,像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常常做的,像仁义礼智信,琴棋书画等。

 

你做好每一天,生活的每天愉愉快快,到什么时候做什么事,该吃饭的时候就好好吃饭;该睡觉的时候就好好睡觉;该学习的时候就好好学习;该工作的时候就好好工作,这就是最大的学问,我想我们大家都可以从这方面体会。

 

其实我们社会工作者做的事情都是这样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才是推动社会治理、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力量。

 

今天在山东,在我们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在大儒梁漱溟搞乡村建设的地方,也是孔孟之乡儒家文化发源地,召开这个会议,恰逢其时恰逢其地意义重大。

 

最后,祝贺“新时代社区治理与社区社会工作”研讨会暨中国社会工作学会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责任编辑: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