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东海】人民需要伟大的领袖(三)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18-07-25 23:39:48
标签:
余东海

作者简介:余东海,本名余樟法,男,属龙,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丽水,现居广西南宁。自号东海老人,曾用笔名萧瑶,网名“东海一枭”等。著有《大良知学》《儒家文化实践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论语点睛》《春秋精神》《四书要义》《大人启蒙读本》《儒家法眼》等。

 

人民需要伟大的领袖(三)

作者:余东海

来源:作者赐稿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六月十三日甲寅

          耶稣2018年7月25日

 

道德自上而下的影响力、传染力特别大。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为了证明“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的观点,引用了孔子一句话:“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意谓道德流行起来,比驿站传递政令还要迅速。

 

因此领袖伟大,一切好说,政治不良,可以改良;制度不良,可以重建,至于官德民德,自然上行下效。所以,儒家政治理想的一大要点就是君子在位,德位相称。所以儒家理想中的领袖,必是道德最高。《白虎通》论帝王之德说:

 

“帝王者何?号也。号者,功之表也,所以表功明德,号令臣下者也。德合天地者称帝,仁义合者称王,别优劣也。《礼记•谥法》曰:“德象天地称帝,仁义所在称王。”帝者天号,王者五行之称也。皇者何谓也?亦号也。皇,君也,美也,大也。天之总,美大称也,时质,故总之也。号之为皇者,煌煌人莫违也。烦一夫、扰一士以劳天下不为皇也,不扰匹夫匹妇故为皇。故黄金弃于山,珠玉捐于渊,岩居穴处,衣皮毛,饮泉液,吮露英,虚无寥廓,与天地通灵也。号言为帝者何?帝者,谛也,象可承也;王者,往也,天下所归往。《钩命决》曰:三皇步,五帝趋,三王驰,五伯骛。”

 

帝王地位最高,道德也应最高。真正的帝王,必须德称其位。帝王的称号,是用来表明功德的。德象天地称帝,仁义所在称王,皇者煌煌人莫违,王者天下所归往。帝王号令臣下的资格,根源于其道德的高大。

 

“烦一夫、扰一士以劳天下不为皇也,不扰匹夫匹妇故为皇。”这样的高标准,对现代人来说,简直不可思议。比较而言,王逊于皇帝,所以说有优劣之别。《太平御览》引《论语摘》说:“帝不先义任道德,王不先力尚仁义,霸不先正尚武力。”

 

《后汉书•曹褒传》记载,汉章帝诏书中有“三五步骤,优劣殊轨”句。李贤在作注时引《孝经钩命决》说:“三皇步,五帝骤,三王驰。”宋均解释说:“步谓德隆道用,日月为步;时事弥顺,日月亦骤;勤思不已,日月乃驰。”意谓三皇之时,德行至高,日月如步;五帝之时,时事越顺,日月越快;夏商周时,政事繁杂,日月如驰。“三五步骤,优劣殊轨”即指三皇的“步”和五帝的“骤”,道德修养和政治轨道优劣有别。

 

后人又加以补充说:“五霸骛,七雄僵。”春秋五霸奔驰更快,战国七雄,战国七雄则因奔驰太快而倒下了。明代杨慎在《升庵集》中记载,陆九渊说:“三皇垂策,五帝繁手,禹汤驰辕,五霸覂驾,六国摧辀。”三皇垂下马鞭,无为而治;五帝手段繁杂,夏禹商汤驾辕奔驰,五霸快得翻了车,六国连车子都折断了。

 

或问皇帝和总统的区别。我的回答是,皇帝具有道统、民意之双重合法性,总统唯有民意合法性。故皇帝意味着上得天命,下得民意,德位相称,德位双高,总统只是竞选期间民意支持率最高。当然,这里的皇帝是就其原始义而言,非秦始皇所谓的皇帝和秦汉以后的皇帝。

 

《白虎通》又说:

 

“或称天子,或称帝王何?以为接上称天子者,明以爵事天也;接下称帝王者,明位号天下至尊之称,以号令臣下也。故《尚书》曰:帝曰谘四岳,王曰裕汝众。”

 

王通天人。相对于上天称天子,表示上承天意,以爵事天,以德配天;相对于臣下称帝王,表示地位至尊,德性最高,号令天下。王接上下,意味着王通天人。所以,只有接受天命的约束,表现出卓越的品德,才配得上天子和帝王的称号。

 

董仲舒认为,王道三通,通天地人:“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三通之,非王者孰能当?”乾元涵盖坤元,天道涵盖地道,三通也可以简化为两通,上通天道,上天眷顾,下通人道,人民拥护。正如刘秀即皇帝位时祝文所说:“上当天地之心,下为元元所归。”(《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帝曰谘四岳”之文见《尚书尧典》,《盘庚》有“格汝众”之语。格、裕形似同韵,或形似而讹,或声近而误。

 

《易纬乾凿度》说:“孔子曰:《易》有君人五号:帝者,天称也;王者,美行也;天子者,爵号也;大君者,兴盛行异也;大人者,圣明德备也。”于此可见,天子德行应是世间最高,这才是天子之所以高贵的根本原因。天子必须有天爵,能够作民父母,天下归往。

 

《太平御览》引伏生《大传》:“圣人者,民之父母也。母能生之,能食之;父能教之,能诲之。圣王,曲备之者也,能生之,能食之,能教之,能诲之也。为之城郭以居之,为之宫室以处之,为庠序之学以教诲之,为之列地制亩以饮食之。故《书》曰:‘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此之谓也。”

 

孟子强调“惟仁者宜在高位”,高位包括天子、君主和王公卿相。天子和君主,一为天下领袖,一为国家领袖。孟子说:

 

“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泄泄,犹沓沓也。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孟子离娄上下》)

 

孟子指出了“不仁而在高位”的恶果。恶人居了高位,必然罪恶泛滥,不仅良制良法无望而已。陈有西律师说过一句话:“无贤人,无良法。法无足,不自行。”良制良法不可能被一群“一有权就变坏”的“物人”建成和推行的。

 

儒家特别强调德位相称的重要性。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又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颜渊》)这就是领头羊效应,领头羊对于羊群有示范作用。领头羊朝那个方向运动,羊群就朝这个方向运动。领袖就是最大的领头羊。

 

君德不高,君心不正,怎么办?在儒家和国民没有“选贤与能”的权利的时代,只能“正君心”,纠正君王的错误,优化君王的德行。

 

孟子说:“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臣子能责难为之事于君,使其勉力而为,就是恭敬;臣子能为君开陈善道,禁闭其邪心,就是尊重;臣子认为吾君不能从善和有为,就是贼臣。

 

责难于君,春秋责备贤者也;陈善闭邪,格君之心、导君于善也;吾君不能,认为自己的君王不能施仁政行王道,不可教也。可见儒家虽倡忠君,自有特色和特定要求。朱熹集注引范氏曰:“人臣以难事责于君,使其君为尧舜之君者,尊君之大也;开陈善道以禁闭君之邪心,惟恐其君或陷于有过之地者,敬君之至也;谓其君不能行善道而不以告者,贼害其君之甚也。”

 

正君心比正民心更关键。用什么去正君心,或者说正君心的工具是什么?答:文化。东海倡导文化决定论,文化对于政治道德、制度品质具有决定性影响。

 

如果说人民、国家、领袖是政治三重心,文化、制度、队伍就是为政三要素。三重心中,人民最重,为政治合法性来源,与国家是本末关系,与领袖是主客关系。三要素中,文化最关键,具有决定性作用,从根本上决定着制度的正邪善恶和道德的干部队伍的优劣好坏。

 

不同文化,品质不同。传统诸子和西方百家,其中好的学说,或可培养正人善人,不足以培养圣贤君子。

 

善人在位,可以形成善人团队,建成善政善制,如霸道政治和民主制度。这种政治和制度,虽善而有限。一般善人善团,是不足以建设王道的。必须圣贤在位,形成君子集团,共同信奉中道,接受道统一元化指导,才能建成超越民主法治而与时偕宜的王道政治和礼乐制度。

 

反儒社会,善人亦无法上位,遑论君子;民主亦无望建立,遑论礼制。盖这种社会特别反常颠倒,特别逆淘汰,越邪恶越容易成功和上位。因此,反儒就反掉了任何良制良法的立足点。礼制德治固然被扫荡一空,民主法治同样成镜花水月。能建立起来的只能是特别野蛮邪恶的制度。

 

有一种流行的说法:不需要好领袖,不需要好文化,只需要好制度。这是不负责任、误国误民的空谈和滥调,仿佛好制度可以越过不良的文化和领袖凭空出现。特此重申:没有好文化作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没有好领袖作为总设计师领导施工,好制度永远无法建立和落实。

 

或认为,儒家不应该期待领袖的伟大和伟大领袖的出现,而应该努力于自立立人自达达人。其实两者并不矛盾。正常的国民都希望领袖德才兼备。选贤与能,贤能就是伟大。圣贤君子上位,就是伟大领袖。伟大领袖的出现,有赖于一定的社会土壤和文化环境。弘儒传道,成己成人,就是为优化土壤、美化环境而努力,为圣贤君子上位和伟大领袖出现创造条件。

 

把暴君当成伟大领袖,与反对领袖伟大,虽有区别,五十步与百步耳。如果制度很好,领袖好不好,确实不那么重要;如果制度恶劣,领袖好不好,伟不伟大,那就至关重要。只有非常优秀、真正伟大的领袖,才具备改良或革命的道德动力和政治能力,从而返中道之本,开王道之新。

 

责任编辑: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