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子贡生活在深圳:一个90后在文化复兴路上的感悟:
作者:于志锋
来源:作者赐稿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六月十四日己未
耶稣2018年7月26日
一、大学生,你要往哪里去?
最近一个月在BOSS直聘上寻求年轻的工作伙伴,定位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包括传习会的公益名额定位亦是刚毕业三年内的大学生。之所以如此,是考虑到大多数人只有这个阶段才有时间、有空间去思考、重塑自己的未来生活。
接触了近400位求职者,多数人的期望是有个更舒适的工作环境及更高的收入。鲜有能够俯下身来,寻求更好的内在成长环境。
当我问到一个个排名靠前、简历丰硕的毕业生:
1、你是谁?(自我认知,能力、定位)
2、你从哪里来?(对自己以往经历的描述)
3、你要往哪里去?(对自己的理想工作、生活的描述)
通常,答曰:
1.迷茫。
2.刚刚踏出给我安逸和保护圈的大学,什么都好像懂,实际什么都不懂。
3.想要做一份安稳却又不安分的工作,想要通过这份工作赚足够的钱,然后开一家书店或者花店,不需要生意很好,适合独处就行。
对于每个面试者我都会先把传习会的公众号推送过去,让他们通过文章了解: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往哪里去?
几乎所有认真的回应者都会意识到:
修身,主要是针对社会精英和有志于成为精英的人。对于为生活而奔波的普通人来说,有心无力,愁着各种事情,烦着各种问题,没有余力去静下心来。大部分人,都是在无可奈何地工作着,因为家庭,因为孩子,每天忙忙碌碌的,一闲下来真的会不知道自己忙了什么,甚至真的会有种不知道自己是谁、在哪儿的困惑……
看似很有逻辑的推理,可悲的是回应者大多数都是20出头刚毕业的大学生,一个人一辈子“最有种”的时候,本该不怕天、不怕地的年纪,却操着老婆子的心。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已经被物欲捆绑了身心,动弹不得……
有意思的是80、90后上小学写作文的时候还会说10年之后梦想成为航天员、科学家、作家、医生、老师,而今00、10后的梦想却是长大后能成为一个有钱人,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安心的生活。
打着自由的旗号,无自主能力的年轻人被爆炸的信息消费着,且看微信之父的产品观就可知——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你的皇帝般享受的日子其实是被一层层设计引导的,碎片化、娱乐化、低级化的信息充斥着头脑,98%的消费者根本就停不下来去倾听、感受,阅读和思考,哪里来的宁静致远?
二、谁偷了精英的幸福?
这两年由于工作的原因接触了很多高收入的金融行业人士,不少夫妻同是收入上百万的职场精英,到了中年的时候普遍会出现诸如身体危机、孩子教育危机、夫妻关系危机、精神危机等等。辛辛苦苦的把家庭资产的“雪球”滚大,到头来幸福去哪儿了?初心,何谓?
三鼎学说:一个能解决人生治学、修身、用世三大问题的学问或机构称之为大学。而我们今天的大学有的只是知识和欲望,刚毕业为了成功拼命工作,到了有房子、有车子、有妻子、有孩子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上了一趟停不下来的高速列车,一日日的超负荷前行,内心成长的意愿逐步被岁月湮没……看似繁华和丰富的都市生活,背后是精神的退化和堕落。
三、躁起来容易,定下来更需要勇气
2017年6月,我重上梧桐山文化小镇已三个月,内心仍然有些躁动。对于一个习惯了忙碌的人而言,从一年出差200多天到突然停下来,而且是非意外的主动“闲”下来,这个过程是非常难熬的。
我开始像是一个热锅上的蚂蚁,每天躺在床上睡不醒,夜里也睡不着,本来习惯了忙碌的平衡被打破。这样的日子让我有机会定下来重新思考:我为什么要停下来?我现在哪里?我要到哪里去?
咨询培训项目刚刚积累够一定的经验,有着被同龄人羡慕的收入和自由,随即,我选择了转变。很长一段时间,我思考不出来答案,也没有明确的方向,返找初心的过程是痛苦的。
一年多下来,治学和修身的功课一直在有心无意的定时、定点、定地的做着,这是2017年的承诺。前辈说别问为什么,你先做够了一年再说。无论高铁上,还是凌晨3点出差回来,我坚持了一年。这一年我一天都未中断,后来才明白,这是前辈所说的定力。
今年持续近三个月的“三鼎九元”项目研发,让我心动,忆起似曾相识的一个瞬间:在宁波差旅的一个酒店内,不经意间和同事吹起牛皮,“我要成为一个企业文化的引领者”,也许这就是内心真实的声音。
上中学过年的时候,就已经发现年味越来越淡了,我在一次次的除夕夜都曾冒出过一个相同的念头:过年怎么才能有小时候的味道?多年来做了很多的思考和尝试,才逐步清晰我想要做的原来是,让自己及家人拥有更好的生命状态和更融洽的生活氛围,这两年才知道这是文化。
不敢说这是我的天命,至少在中国经典文化的明证中,我能够逐步的聆听、追逐自己内心的声音,这路上本就芬芳。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修身的方法,和自我成长的次第,每天留些给自己的时间,回归内心汲取更深的力量。除了横向的追求,生命更高的层次是向上追求,追求知与行的合一。
立了志,随着时间的推移,才更有可能去接近天命。
四、君子逆流成长,小人任流本性
前辈在修身课上讲过,先秦心法的重点是事理相合;宋明心法的重点是知行相合;当代心法的重点是心身相合。一开始并不懂,事实上是并没有意识到身心分离、知行不一的痛楚。
我曾经请教过前辈:为何现代人这么喜欢“下流”而非“上流”?
答曰:上流是人的精气往上走,需要克服人性的贪婪、懒惰等弱点,下流是精气的下泄,在感官上是很舒服、享受的。
智能时代,把人从诸多机械的劳动中解放了出来,本该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实际却被碎片化的信息碾压殆尽,从早到晚被各种信息拉扯着,手机成了活脱脱的精神鸦片。
殊不知,情绪被调动起来很容易,主动安静下来却很难。没有了指引,人只能不断地靠外在的刺激来填补内心的空缺。本质上内心的痛苦是更为煎熬的,外求的习惯只是加深了对外在的依赖,所以心身相合是知行合一的基础和前提。霍韬晦教授所倡导的性情教育亦是回归内心,成长自我的生命层次。
内求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生命力所在,近100多年来,中国人的文化精神被接二连三的阉割、打倒、批判、肢解,本土文化的自信在强势的西方外求文化的包围下每况愈下。
到了21世纪,科技文明发展步步高升的今天,人外放得越多,内在的精神需求就越强烈。中西方精英不约而同地探寻着另外一种可能的道路:内外相合的中国文化,一种真实可见的人文精神。
践习三鼎文化以来,身边同龄的朋友渐行渐远:一个20来岁的年轻人为何会把自己投身于“逆潮流”、“压抑个性”的传统文化的探寻之中,不可理喻。庆幸的是,父母、家人一如既往的理解和支持,因为他们看到了我走的是正道,越来越像一个“大人”。
“朋友圈”经历了一个孤寂的转折,这个过程中却聚集了更多正能量的师友,他们有中小学生、在校大学生、创业者、设计师、体制内老师、职场精英、小老板、企业家、教授、儒者……
当然,现代的年轻人想成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固然可贵,但能在商界翻云覆雨的端木子贡也是不可或缺的;就像梦想成为马云的人遍地都是,这个时代却也呼唤着更多审时度势的蔡崇信。(蔡崇信:我为什么敢放弃580万年薪,拿月薪500跟马云创业?)
2017年先生问我:假如子贡生活在这个时代,他会怎么办呢?
带着子贡这颗心,朝向光明……
传习会会员:于志锋
2018-6-26
曾庆宁先生评语:
文章写得精彩,是对过去一年半治学、修身、用世的总结和升华。虽然你对求职的大学生感到失望,但我却从你的文字中看到了中国文化复兴的希望。
附:传习会修身年功课三
一.传习时间:6月24-25日
二.传习地点:深圳梧桐山文化小镇
三.传习主题:传习三修---定
四.传习内容:
1.“定”之大要:
(1)何谓定---定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身稳住不动,二是心有所归属。
(2)《大学》说定---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3)各家说定---有定志和定身两种说法。
(4)三鼎说定---定有定身、定事、定志、定心等内容。其中定身、定志、定事是手段,定心是目的。
2.如何修定?
(1)定身,以身修定。常用方法是四仪九容。
(2)定事,以事修定。用定时、定地、定事法则。
(3)定志,以志修定。古人认为立志是成人、成事的首要条件。
3.意识定格:谢德庆四个“做一年”的行为艺术作品。“人之有技,若己有之”。
五.传习功课:立志
1.阳明先生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通过三次传习活动,你认为自己需要立志吗?如果不需要,请给出理由;如果需要,请写出立志的内容。
2.立志内容需要提供电子文档并附上纸质文档的照片(手写在《大学笔记本》)。
六.提交时间:7月2日。
七.提交邮箱:laoping_qg@sina.com
八.每日功课:
1.诵读《大学》全文一遍;
2.练习大学礼法;
3.正坐40分钟;
4.早起早睡。
九.下次传习:
时间:7月21-22日。主题:传习四修---静。
责任编辑:柳君
【上一篇】【肖伟光 】可大与可久
【下一篇】【石志刚】古人的劝诫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