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彤东】拼凑式的总统——对川普和贸易战的反思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8-08-10 21:05:51
标签:
白彤东

作者简介:白彤东,男,西历一九七〇年生于北京。北京大学核物理专业学士(1989-1994),北京大学科学哲学专业硕士(1994-1996),波士顿大学哲学博士(1996-2004),现任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与教学兴趣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政治哲学,著有《旧邦新命——古今中西参照下的古典儒家政治哲学》《实在的张力——EPR论争中的爱因斯坦、玻尔和泡利》等。

 

拼凑式的总统——对川普和贸易战的反思

作者:白彤东

来源:作者赐稿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六月廿九日甲戌

          耶稣2018年8月10日

 

【作者按:本文和谐版见: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28166 主要和谐掉的是本文最后三段(对中国应该如何改革自身以应对贸易战的建议),以及文章中评论中国的部分(澎湃已经不容易了——现在能死水微澜就不错了)。最近人大国发院杨其静研究员对川普当选的一篇分析文章又被挖出来。与某些资深教授和一些鱼类的文章相比,杨教授的文章要平和冷静得多。但是他还是对川普有着太多正面想象。本人并非美国政治专家,说的也不一定对。但知识的产生,需要自由的言论市场。因此,我觉得有责任提供一些不同的看法。】

 

一位耶鲁大学的政治学教授,Stephen Skowronek,在1993年写了一本书, The Politics Presidents Make。他指出,美国的历任总统,有一个重复的周期性模式。在旧有政治秩序危机的基础上,一个变革型(transformative)总统出现。在他成功构建一套政治与政策体系处理这一危机,并构建了来自不同背景的选民的联盟(coalition)之后,他的政党和政策会延续。即使反对党上台,也只能在他构建的大框架下进行有所抵制和修正。但是,在几代总统以后,既有模式和选民联盟都无法再应对不断涌现的新挑战。在这个循环的最后,会出现一个“拼凑式的”(disjunctive)总统。他或多或少地意识到了旧有模式的深刻的内在的冲突和矛盾,会通过具有个人特色的“奇葩”(idiosyncratic)方式,拼凑一个联盟。但是,因为这是一个矛盾的拼凑体,既有模式的内在矛盾只是被糊弄过去了,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最终,这个拼凑式的总统会让位给下一个变革型总统,开启一个新的周期。Skowronek的拼凑式总统的例子是卡特。小罗斯福在大萧条的危机中,成为了一个变革型总统。后面的几任总统,哪怕是共和党的,也只能在罗斯福的框架下运作。但是,经过时间的推演,这一模式的内在矛盾最终变得无法解决,卡特也意识到这一点。但是他虽然通过“拼凑”当上了总统,但是无力解决罗斯福模式的内在问题。最后在当了一任下台之后,里根上台,成了一名变革型总统,奠定了美国至今为止的政治模式框架。

 

这本书在近一年多不断被提到。我自己是在看我比较喜欢的《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Ross Douthat的一个专栏(2017年3月8日)时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的

(Douthat的政党立场应该是温和右派/共和党)。这本书以及上述观点也被政治立场不同的人士注意到了(Reiham Salam、Dylan Matthews、Corey Robin,具体链接在Douthat那篇文章里都有:https://www.nytimes.com/2017/03/08/opinion/why-republicans-cant-do-health-care.html)。

之所以这本书被他们提到,是因为包括Skowronek本人在内的这些人都在说,川普可能像卡特一样,是新的一个拼凑式的总统,虽然他们对之后会不会是民主党总统上台,他/她会不会是一个变革型总统,并无一致意见。

 

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之后,我写了一篇很长的反思它的文章,“论美国的民主”,分上下两篇在2016年12月13日和15日发表在《澎湃新闻》上。在那里,我指出,把一个大国按政治立场清晰地分成两拨人,是很难的。因此,美国的两个主要政党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是“大帐篷”(big tent)党,包含不同的选民成分。共和党既有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自由放任经济的人与支持基督教传统价值的保守主义者。但是,这个联盟逐渐变得不足以确保共和党人成为总统。小布什在台上的时候,试图通过所谓“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compassionate conservatism)和对移民的温和政策,希望即能呼应共和党支持自由放任一翼对移民的支持(因为移民意味着廉价劳工和各国优秀人才流向美国),也呼应了基督教义中博爱的观念,在保护基本盘的情况下,吸引本来倾向于民主党的少数族裔和弱势群体。但是,这一巩固和扩大共和党的选民联盟的努力没有成功。于是,川普通过反移民、反全球化的口号,吸引了一批蓝领白人。这些人本来可能就是民主党的重要一支、即工会力量的成员,并且其中很多人在前两次总统投票中曾经支持奥巴马,因为奥巴马用“有勇气去希望”(audacity of hope)和“变化”(change)这样的空头承诺成功地忽悠了他们。通过把这批白人拉过来,川普成功地赢得了足够多的选举人票(虽然输了普选票),成为总统。(其实,如果2016年桑德斯是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他有可能会争取到这批选民的支持。)

 

但是,奥巴马(以及桑德斯)和川普分处左右两极,这些人为什么会先投给奥巴马,继而投给川普呢?这背后,也与里根开启的政治秩序的问题相关。里根乃至英国首相撒切尔开启的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在冷战结束的红利的配合下,奠定了西方多年繁荣的基础。即使是西方的左派,像克林顿和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也在认可自由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这个大框架下,利用经济发展带来的收入,支持左派喜欢的福利政策。但是,如牛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David Priestland教授在一次私下交谈中跟我提到的,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了这种自由市场基础上的福利政策的破产。并且,在自由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浪潮下,西方各国传统的蓝领工人,成为被这个浪潮淘下来的沙。与其他人群相比(少数裔、女性、外国工人)的相比,他们生活的改善最少,甚至有人说美国蓝领白人男性的收入50年没有实质增长。并且,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美国的福利又不好,这就让这些人的危机感更重。在这种情况下,奥巴马承诺变革和希望,煽动了他们。但是,奥巴马上台以后,比如性别不定的人的厕所问题闹得沸沸扬扬,而蓝领白人的利益未得到充分重视。对后者来讲,如果他们失业在家,连房子都保不住了(当然,很多人其实还是有稳定的收入,但是对这种可能、或者对他们儿孙身上会有这种可能非常担心),但是政治精英还在谈性别不定者是否要有自己的厕所。这简直就是“朱门厕所多,路有冻死骨”!(对此更详细的分析,见我的“论美国的民主”一文。)川普意识到这种不满,再次忽悠了奥巴马曾经忽悠的这些人,投票给他,因此拼凑出了一个新的选民联盟。其实,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人民的眼睛从来都不是雪亮的。并且,你可以欺骗人民一千次。只不过,你欺骗人民第二次的时候,要换一种欺骗人民的办法。

 

但是,为什么说川普的联盟是拼凑出来的呢?因为他并没有给出一套内在一致的政治说法和政策主张,也没有形成一个相对自洽的选民联盟。他通过减税和减少规管,试图取得传统共和党人的市场放任派的支持。通过承诺在有空缺的时候,会从联邦党人学会(The Federalist Society)等传统共和党智库和组织推荐的名单里面选择推荐最高法院法官,并且实现了这一承诺(他已经有两次推荐最高法院法官的机会,其推荐人都是从这个名单里出来的),赢得了市场放任派和宗教保守派的支持。对新争取来的蓝领以及中产白人男性,他通过反移民和贸易战,给以抚慰。

 

但是,这些人对他的支持,并不是全心全意。他上任总统之后,在推特上几乎天天都在胡说八道,而哪怕是川普的铁杆儿支持者几乎都会说,如果他能少用一下推特,会更好些。他个人生活混乱,疑似与色情女星有婚外情,并可能动用竞选基金来封对方的口,违反宗教保守人士的道德,甚至可能违反了法律。他对女性和他人的各种言论,挑战不仅仅是总统言论、更是一个正派的人的底线。这与小布什当年个人生活遵守基督教传统派价值,形成鲜明对比。至于他对俄国的态度,更是与共和党多年的根本立场相违背。他在任一年多来的无能以至于胡作非为,更是罄竹难书,到了让人见怪不怪的程度。从美国政治制度的维护来讲,说他构成了对美国体制的重大甚至最大威胁,恐怕都不是夸张。在对调查通俄门的阻挠、在对总统权力扩张等方面,川普政府蚕食着美国的司法独立。并且,美国的制衡体系,除了出于法律规定,更是基于公序良俗。比如,法律规定总统的阁员都要公布自己的税务情况,但是对总统并无规定。不过,按理说,总统当然也要这么做,历届总统也是如此。但是他就是不做。对美国制度的更大威胁,来自于川普对新闻媒体——这一美国制度的重要根基之一——的持续的恶意攻击。《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Bret Stephens,在2018年8月3日撰文说,作为温和右翼的他,居然也收到了极右翼的电话威胁。而川普手上,因为他不断鼓动其支持者对新闻媒体的敌意,甚至对他们的过激言行默认,最终会粘上记者的鲜血。很有意思的是,中国有些号称是自由派的人,居然一直是川粉,认为他会治疗自由民主的疾病,拯救自由民主。这种支持,揭发了这些所谓自由派的无知、肤浅、甚至是伪自由派的真实面目。

 

川普的种种无能、无耻、对美国民主制度的威胁,可能将一些中间选民推向了民主党。在共和党内部,《纽约时报》的所有的偏右翼的专栏作家(除了上面提到的两个,还有David Brooks),现在都以反川为业。温和共和党人对其也多有不满。但是,共和党近年不断的极端化在川普任下达到顶峰,因此温和共和党在共和党内部面临绝种的危险,至少是失去了话语权。这次美国中期选举,近年来最多数量的共和党在任议员决定不再争取连任,展示了这种边缘化(这些议员多属于共和党温和派)。在川普的煽动下,他的支持者可能对上面提到的一些问题,并不在乎,甚至觉得是他的优点,比如他对左翼甚至是温和右翼的没有做人底线的极端攻击(因为在他的支持者眼里,这些就是死不改悔的恶人),又比如他对司法的攻击(因为他的支持者觉得,通俄门的调查本来就是栽赃,总统权力扩大才能让川普清理华盛顿政客老爷们的泥潭)。他的个人品行,确实与支持他的基督教保守派(比如福音教派,evangelicals),有着根本的矛盾。但是,因为他给了每一派最想要的,并且是民主党人很可能无法给的(特别是可能推翻联邦允许堕胎法案的最高法院法官),所以在他这么多胡作非为之后(其他总统可能干一两次就要玩儿完了),他还能在其支持者和共和党人范围内,保持与他的行为不匹配的较高的支持率。甚至,前面提到的Stephens更早两天写了一个专栏,讲川普如何会在2020年打败了民主党的激进左翼的候选人的(“How Trump Won Re-Election in 2020”),去警醒那些以为川普必然不会连任的左翼和中间派。

 

但是,毕竟川普做到的,在很多情况下,只不过是让不同派别的人捏着鼻子支持他。这种支持,自然并不很牢固。并且,之所以说他是拼凑式的总统,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对里根模式的内在根本问题,没有任何解决。他讨好共和党自由市场派的做法,比如减税和减少规管,继续延续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做法。这种做法,恰恰是那些支持他的自觉受挫的白人男性之所以失败的根本原因。他还进一步削弱了奥巴马的医疗保险计划,威胁了这些人的失业和退休保障。也就是说,他讨好共和党的一派之底线的做法,却伤害了他的另外一群重要支持者。这是他的拼凑性的根源。

 

但是,前面提到的专栏作家Douthat在另一篇专栏文章中指出,这恰恰是为什么,尽管共和党主流、以及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认为贸易战是不好的,并且反对贸易战,川普肯定还是要坚持贸易战的。川普的其他标志性政策,都是传统里根式共和党的政策,这些政策都不利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因此,他必须用贸易战,满足这些劳动人民支持他的底线,保住这些选票。当然,很多人会马上指出,贸易战并不能让这些劳动人民受益。但是,还是那句话,人民的眼睛,从来都不是雪亮的。美国的劳动阶级,认为他们的失败的原因,就是两个,一个是全球化,一个是移民。川普反移民很不成功,因此他就要抱紧贸易战这个武器,更何况对全球贸易你赢我输式的重商主义理解,是川普少有的坚持了多年的信仰。


中国颇有一些支持自由市场的人,把川普及其贸易战当成国际自由贸易的维护者,这种荒唐,与前面提到的中国自由派川粉有一拼(或者他们本来就是一拨人)。川普的贸易战,从操作层面,是为了维护自己在国内的支持。在思想层面,出自早已过时的重商主义思想,即全球贸易是你死我活的,与自由贸易和全球化背后的双赢预设根本相对。如果有人说,他对中国发动贸易战,还是因为中国不够市场化,但是,他的关税,首先指向的是韩国、日本、欧盟、加拿大!这些都是高度市场化的国家,并且如果日本和欧盟对美有贸易顺差的话,美国对加拿大是贸易顺差!也就是说,哪怕拿重商主义的思路,贸易逆差说明本国亏了,对川普来讲,我们买你们的任何东西,哪怕你们最终买的多,也是我们亏了!


就贸易战本身而言,它是几乎公认的改变国际市场中不平衡因素的最差的做法之一。在一个全球化的体系下,你征别人的关税,别人可以报复。即使别人无法同等报复,但这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并且,各种实例表明,对一国加征关税,往往最终不是本国工人受益,而是能生产类似产品的另外的国家受益。并且,即使工作回流,这个代价巨大。有人算过,小布什、奥巴马时代的增加关税惩罚中国的政策所带来的美国人的工作,是相当于整个国家为每个工作每年多花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美元带来的。这次钢铝关税,外国公司还没怎么样,美国最大的钉子制造商因为钢价上涨,利润减少,只好裁员,是更常见、更糟糕的结果。


有人会说,川普不是真的想打贸易战,是希望通过这种极端手段重整全球自由市场秩序。毕竟,他是《交易的艺术》的作者(其实好像是找别人捉刀的)。但是,早有人指出,川普在纽约这种黑白道混杂、经常是一锤子买卖的地产业的交易经验,可能并不适用于建立在信任和重复交易的国际贸易领域。放开这一点具体问题不谈,从上面他自己的思想背景,他的维持自己的选民支持需要的动机,以及他会率先跟欧日开打的事实,让这种说法显得极端无知。持这种说法的人,在欧盟主席容克与川普会面发表了一个联合声明,就忙着替他们签了一个欧美零关税的协议。当时我就说,这是声明,不是协议。美国对欧盟已经开征的钢铝税,没有取消。欧盟(尤其是德国)最想要的不对其生产的汽车加税的口头保证,也没得到。容克本人,也无权让欧盟多购买美国大豆和天然气。美国农业界人士也都说,比起中国,欧盟的市场非常有限。就这种声明来说,川普及其政府出尔反尔,包括财政部长梅努钦说不跟中国打贸易战之后又开始加征关税,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声明之后,《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基本也都是指出了上述事实。但美欧之间零关税了,并结盟对付中国的说法,依然在微信和其他自媒体里面疯传。这种“厉害了,我的欧美”与某些资深教授的“厉害了,我的国”,可谓相得益彰,互为表里。

 

再有,如果贸易战只是手段,或者如川普自己在推特上说的,它很容易打赢,这就意味着满足战争发起方的要求,要比战争失利的结果,对战争对象来讲,要更划算。但是,美国贸易战经常没有明确要求;或者就是对跟它有逆差的加拿大都要打,说明他们的要求太高。就中国来讲,美国明确提出的要求,还不如贸易战打输了更划算,这种情况下,贸易战如何只能是手段呢?

 

因此,我个人的判断是川普对贸易战的立场是坚定的。所以,就比如已经传染了感冒,就不要指望它不发作,而只能挺过去。不过,我觉得我们还是可以谨慎乐观的。这里的原因,就是幸亏我们赶上了一个拼凑性的总统。川普无能也没有兴趣解决美国政治体系的根本问题,其做事只是出于自己的错误信仰和个人短期政治利益的盘算。因此,他本来可以联合欧日,共同对付中国。结果,欧日本来正准备跟着美国冲锋陷阵,结果发现己方战壕里来了一阵机枪乱扫。虽然欧日不一定跟中国合作,但是川普的贸易战、对各种西方联盟(比如北约、G7)的恶意攻击,川普已经伤害了一批自己的天然盟友。前面提到的跟欧盟的零关税,第一没有这么个协定,第二,如各种美国报刊指出的,这种政策,让人想起了奥巴马时代的政策。其实,我觉得,奥巴马在国内政策上虽然被攻击是白左,但是他的国际政策,带着美国冷战时期的战略眼光。他试图推动跨太平洋、扩大西洋的自由贸易协定,是要绕过世贸、绕过中国,另搞一摊,结盟以施压于中国。但是,川普一上台,从这些协议里彻底退出来。跟容克的声明,却又试图吃后悔药往回走,但是往回走的路,已经被川普对欧盟的各种敌意弄得一塌糊涂。总之,川普放弃了最有效施压于中国的做法,采取了一种几乎是最劣势的攻击做法。


当然,如韩非子所说,“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钱多了,不怕做几次赔钱买卖。在美国还是占据经济和其他强势的条件下,他们可能更能承受打击。但是,小布什任总统的时候,本来就准备遏制中国,但是他的计划被恐怖分子打乱了,后者成功地替中国转移了目标。现在中国经济实力比小布什那个时候要强大很多。(这也是为什么欧盟可能不会联合中国,但大概也很难公然对抗中国。)虽然还是比不上美国,但是中国比以前也更能经受打击。美国虽然承受得了使用劣势的攻击手段,但是这种损失毕竟很大,会带来美国国内的不满。共和党和川普的支持者,美国农民,已经开始抱怨了。美国工人,也会慢慢看到贸易战的恶果的。并且,更重要的是,川普的反全球贸易、反移民的立场,跟共和党的自由市场派是根本矛盾的。因此,他通过减税对后者的笼络,可能最终会被贸易战抵消掉。共和党最大的金主的联盟的盟主,Koch Brothers,高调宣布反对川普的贸易战,并且说在中期选举不一定支持共和党。当然,他们在总统选举的时候,就没有支持川普,但是,这种高调宣布,也还是对共和党会有影响的。

 

但是,贸易战给美国人带来的疼痛,很多不是马上显现的。并且,比如贸易战会带来的物价上涨,是“润物细无声”的,并且被全体消费者承担,不一定会很快构成反贸易战的势力。即使贸易战的直接和重大受害者,比如美国农民,他们也可能在自以为的为国牺牲的理念下,坚持他们对川普的支持。从信念到个人政治利益,川普打贸易战也是坚定的。同时,川普政府要价太高,我们也很难认怂了事。因此,贸易战,恐怕是要流血硬挺的,最后看谁能挺得更长。

 

除了硬挺之外,我们还是可以做一些事情。有人说,因为我们不再韬光养晦,所以招致了贸易战。确实,一些资深教授、网红人士(以及某些鱼类),天天厉害了我的国,确实起到了爱国贼的作用。中国的一些做法,也可以温和一些。但是,中国的GDP已经是全球第二了(至少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和政客是这么认为的),想韬光养晦,能骗谁呢?一些根本利益的维护(比如南海的运输渠道的通畅),怎么可能还交给美国来代管呢?美国当年厉害了以后,也没有让英国代管加勒比海等通道,而是通过门罗宣言,让英国滚出去。日本七、八十年代也是一堆厉害了我的国的人,并且也是没有藏住,不是吗?并且,川普发动贸易战,也有其内在的逻辑,不是中国韬光养晦就可以晦过去的。

 

不过,在川普刚上台的时候,我是觉得贸易战虽然是错误的,但是可能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直到打得大家都疼了,才能不打了,并且也许以后大家会长一段时间的记性。但是,后来,我还是乐观了一下。因为川普首先选择打移民,但是做法极其拙劣。花了一堆政治资本,但是效果有限,我觉得,也许他就不再有资本打贸易战了。因此,我要承认,他后来这么坚持打贸易战,还是有些出乎我意料的。让我没意料到的另一个原因,是说要搞中国的美国总统一茬儿接一茬儿,但是最终都被美国的其他政治力量给制衡住了。但是,这次在我看到、听到的美国媒体的报道里面,虽然很多人指责川普的贸易战,但是这些人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他们只是觉得这不是对抗中国的最好手段,并且都用“欺骗者”、“剽窃者”这样的词来形容中国,认为中国是不当获利一方。在与一位美国智库的负责人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说,以前主要支持中国的,是美国的生意界,他们的能量也很大。这次他们几乎是沉默的,甚至也站出来批评中国。其背后的原因,可能来自于在多年发财愿景的许诺未能实现或未达预期目标之后,他们终于对在中国做生意失望了,尤其是对他们认可的自由市场缺乏的失望。于是他们成了这次争端的旁观者,甚至是幸灾乐祸的人。同时,之所以欧美的声明被很多中国人误读甚至庆祝,包括对川普的误判,除了资讯的限制,可能也是积累多年的、对国进民退和政进企退之不满的宣泄,对内部变革失望后对外力干预的(错误的)期望。


中国过去二十年确实沾了全球贸易的光,并且确实是威逼利诱了不少技术给自己。贸易保护,确实也比美国乃至欧洲都强得多。如果说后起国家,总是要能占一点便宜就占一点,尤其是在既有的秩序是既得利益者制定的前提下,但是现在既然已经厉害了,就应该做出厉害的国的样子。并且,如果在全球试图作自由贸易的旗手,攘外必先安内,就应该在国内推进自由贸易。国家维护一个全国化市场的基本制度和法律条件,让企业自己去靠实力和国内以及国际企业竞争。一个苗老是捂着,会被捂死的。一个明白的政府,应该理解这种国际和国内生意界的怨气的正当理由,因势利导,转危为安。如果这样,中或最赢。

 

责任编辑: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