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故国仍在味道里——读《舌尖草木》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08-14 16:44:45
标签:


故国仍在味道里——读《舌尖草木》

作者:汪洋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七月初四戊寅

         耶稣2018年8月14日

 

 

 

我是城里长大的,自然不事稼穑,又远离庖厨,更不识一切草木。所以,第一次翻开许石林新作《舌尖草木》,如同看一本天书,每个汉字都认得,却不知道他究竟是在谈论什么。

 

中国古人有著书立说记录山川草木之名的喜好,《尔雅》、《说文》、《山海经》、《博物志》、《夜航船》、《本草纲目》……其一,是教人识字,也是教人认知这个世界;其二,为了传播农桑医科等工具性知识;其三,志怪志异、好玩有趣;其四,最重要,格物致知还是为了通达事理、见性成仁。

但这些毕竟是离我们太遥远了……

 

大学时出于专业学习的需要,虽然翻看过几眼此类书籍,除了应付考试,最多还是当个消遣;时间一久,必然遗忘。我们是从内而外,彻底寓居在一个城市化和现代化语境下的人,对世界的一切认知,都与古人大相径庭。莫说熟悉农桑草木了,即使舌尖上的味觉都被工业社会和现代媒体重塑过。“传统”文化的遗存与流失,并非只体现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也作用于我们的心灵和肉体。

 

前些年在四川游历,四川是中国一个很特殊的地方,物产丰富,封闭自足,较少受天灾人祸影响,所以能维持百年来相对稳定的社会家庭结构。我对川中美食有四个层次的总结:其一是所谓的成都名小吃,那是忽悠外地人的;其二是成都当地人才知道的苍蝇馆子(多半是以家庭为单位开设,开在社区里),这才开始进入到美食的层面;其三,再高一个段位,离开成都,去周边小城市的苍蝇馆子,美食的丰富性已经让人吃惊;最后,最高段位的美食,是在四川人自己的家里,几乎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门、廉价、好吃的手艺。因为川人富足,又无事,饭桌就是很多家庭主妇的一生使命,她们创造了自己一个独立、完整、丰富而绵延不绝的味觉体系。

 

我在川人的饭桌上几次大快朵颐之后,幡然醒悟:根基于食物本身的味觉体系,不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不同于抽象的符号、沉睡的文本、远去的历史,它们恰恰是真正活着的文化,是给了我们看问题的一个更丰富鲜活的社会学维度。

 

我读汪曾祺先生的美文,借着关注吃食,才能体悟他生活的况味和态度;我读梁实秋先生的《人间有味是清欢》,借着关注吃食,才能触摸到旧北平的人情风物。食物是个载体,人更重要,文化更重要,所以我指导学生去拍美食纪录片的时候会提醒他们,不要仅仅局限于食物,而是要去关注人,关注他周边的人际关系、公共空间、社会生活,还有食物和行为所体现的礼仪风俗。但食物是一把导引你去进入旧日中国的钥匙,一切都可以从味觉开始,建立起我们对世界的想象。

 

许石林的《舌尖草木》就是这样一本导引你由舌尖而草木、由人情而社会、由农事而历史,去了解关中乃至中国民间传统的好书。他的精妙文字,就如他罗列的萝卜、白菜、酱、醋、椒、甜等主题那样,朴素、简单、家常,绝不奢华,甚至平淡,但是言浅而意深,滋味丰厚醇正,淡泊中铺满了温暖。

 

千万不要将《舌尖草木》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相比较,虽然许石林先生是《舌尖上的中国2》的美食顾问之一。我历来不喜欢《舌尖上的中国》,批评它是个神话叙事、伪纪录片,借着食物想说的东西很多,但缺乏起码的真诚。食物、人情、历史、文化,没有一样东西是易于表现的;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对它们的热爱,不可掺杂一点点水分。在生活中嬉笑怒骂的许石林,对于他笔下所记叙的旧日风物,有深沉真挚的信任、怀恋与爱,所以才能在一碗面里,也做出活色生香又暖人肺腑的学问。

 

吃什么和怎么吃,对某些尚为衣食碌碌奔波的人来说可能没那么重要;吃又是我们人类存在的基础,不仅仅决定你的生活质量,还会影响你的心情、状态、记忆、思考,甚至家庭和谐、事业发展、职场沉浮。我曾经自诩是个眼耳鼻舌身意都非常敏感和讲究的人,看完《舌尖草木》才发现自己根本就不懂吃。


这也算是阅读此书最大的收获吧。

 

责任编辑:柳君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