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解读七夕乞巧起源:“乞巧”就是祈求巧智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08-17 21:56:46
标签:


学者解读七夕乞巧起源:“乞巧”就是祈求巧智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七月初六庚辰

          耶稣2018年8月16日

 

  

 

8月12日,陇南西和地区的姑娘们在乡村为“巧娘娘”备下美食,载歌载舞请她入“凡间”,祈求心灵手巧、美丽幸福。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前夜开始至七夕深夜结束,当地就举行乞巧民俗活动。钟欣摄

 

中新网兰州8月16日电(闫姣李亚龙) 西北师范大学教授赵逵夫说,“乞巧”就是祈求“巧智”,使妇女走向社会,发挥她们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多做贡献。

 

七夕乞巧,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里有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流传至今,中国各地的民俗活动不尽相同。

 

在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前夜开始至七夕深夜结束,当地姑娘们为“巧娘娘”备下美食,载歌载舞请她入“凡间”,向她祈求心灵手巧、美丽幸福。

 

  

 

8月11日,第十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开幕式上,赵逵夫为“陇南好女儿”的代表颁奖。钟欣摄

 

今年8月10日至17日,陇南以“传承乞巧优秀文化,凝聚脱贫精神力量”为主题,举办第十届陇南乞巧女儿节系列活动。

 

西和县北川中学舞蹈老师刘斌参与了这10次节会。她告诉记者,县里的中小学已把乞巧文化作为一门课程,学生通过在校园里学习书籍、典故等了解乞巧的历史由来及程式,以此传承乞巧文化。

 

2006年,西和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2008年,西和“乞巧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多年来,赵逵夫教授倾心于乞巧文化,是当年非遗申报专家组组长,堪称这个领域的权威专家。

 

赵逵夫就出生在这个“中国乞巧文化之乡”,他至今还记得,小时候,家乡的女孩子“乞巧”的目的主要在于如何做好针线,做好饭,炒好菜。“但实质上,现在‘乞巧’的内容不再限于以往的针线茶饭。”赵逵夫指出,现在女科学家、女作家、女管理人员比比皆是,所以更要发挥妇女的智慧、聪明,发挥真正广义上的“巧”。他认为,“‘乞巧’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只要是有利于妇女发展的,我认为都可以联系起来”。

 

  

 

8月10日夜至17日,西和县境内举行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钟欣摄

 

“以前是仅限于未婚女子参加,但现在恐怕是做不到了”。赵逵夫分析,当今的女孩有的在假期上各种补习班,有的到外边旅行考察,她们有很多学习的机会,但中年妇女相对来说缺少这些机会,所以她们现在也加入到“乞巧”行列中。“这是可以理解的,乞巧节在本质上,还是女儿节”。

 

赵逵夫表示,时代在发展变化,“乞巧”文化也在变化,除了成员,还有内容在变。

 

赵逵夫说,现在妇女的地位提高了,乞巧节就没有意义了?答案是否定的。“重男轻女”的现象在农村根深蒂固,很多家庭因为只有女儿没有儿子而担忧“养老送终”的问题。

 

“这不能怪农民的觉悟不高,只能说社会民俗就是这样,有很多‘糟粕’还没有完全消失。”赵逵夫认为,正因为这样,才要不断提高青年妇女的地位,发挥她们在社会管理、社会发展、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的聪明才智。

 

赵逵夫还是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两个博士点的博士生导师。他表示,乞巧文化从历史上来说,为妇女走向社会、锻炼自己提供了良好的向导作用。实质上,乞巧节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当中等于是女子的‘大学’,今天它的意义就是鼓励女子通过自己的智慧、勤劳来提升自己,为社会多做贡献。

 

正如赵逵夫分析的,陇南的“女儿们”当下正在发挥“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作用,为家乡推进精准扶贫作出自己的贡献。

 

出生于陇南市徽县水阳镇石滩村的梁倩娟,过去由于家庭贫困不得不放弃学业,外出打工。从一名学历不高的流水线工人,到自学英语与写作,依托“电商扶贫”回乡创业的有为青年,通过电商平台,使徽县农特产品远销全国,不但帮村民销售了上万斤的山核桃、土蜂蜜、野山菌等农产品,也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使得周边民众获利1200余万元。

 

在陇南,像梁倩娟一样踏实肯干,乐于助人的女子还有很多。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表示,近年来,广大妇女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展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巧嫂、巧妹”扎根城市、备受青睐,“妇女电商”创新创业、赢得赞誉,“扶贫车间”自力更生、展示慧巧,乞巧女儿们在发展致富产业、促进社会和谐等各个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