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刚】明代理学家在西樵山的活动

栏目:钩沉考据
发布时间:2018-10-26 13:15:31
标签:


明代理学家在西樵山的活动

作者:刘正刚

来源:《人文岭南》第82期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五月十四日庚寅

         耶稣2018年6月27日

 

  

 

■西樵山三湖书院李永杰/摄

 

明中叶以降,西樵山为南海士大夫集团及广东籍理学家们的重要活动场所。据研究,明代前期百余年间,广州地区除正统二年(1437)创办过崇正和濂溪两个官办书院,很少有书院创办。明中叶时,广州地区书院有了突破性发展,仅广州、增城等地就有近20多间书院相继落成。明代理学家湛若水、方献夫、霍韬等在西樵山建的西樵四大书院最为著名。

 

石泉书院由一系列建筑群组成。据《石泉书院记》载:正德七年(1512),方献夫因病归,十二年乃在西樵“构紫云楼、沛然堂以居,曰石泉精舍,后廓新之,恭贮钦赐书籍,改称书院”。石泉书院主要建筑有沛然堂、紫云楼、御书楼。

 

正德十二年,湛若水于大科峰之南天峰下建云谷书院。“地聚樵山之胜,瀑布左右夹流,东西各翼以五峰。前有蜘蛛峰,谷中空豁,四面若罗,结构最称优雅。”云谷书院的主要建筑有息存堂、察伦堂。

 

正德十四年,湛若水又在烟霞洞建大科书院,“湛子居西樵,先开讲舍于云谷,其后生朋联集,正德乙卯门人霍敦、陈谟、杨鸾等乃建书院于隐居之前,大科之名,海宇共仰”。霍敦系“南海人,闻若水讲学西樵来从之游,时大科书院方构,敦首捐助,而陈谟、霍杰、杨鸾协成,敦居十年,翘然斋长”。陈谟系“顺德人,东山之子也,若水称东山年六十犹好学,谟从若水于烟霞洞,筑亭曰仰止”。杨鸾系“揭阳人,闻湛若水讲学西樵,来馆烟霞执弟子礼”。大科书院之配套建筑有凝道堂,“在书院中,三楹并敞”,又有进修斋、敬义斋、寅宾馆、时时亭、茹芝堂、乐阁、仰止亭、崇经楼等建筑。前三者主要作为学子“业馆”。

 

嘉靖初年,霍韬在宝林洞建四峰书院,主要建筑有崇礼堂、环翠楼、卧云楼、敦古堂、毓秀轩。时“韬谢病归,始建精舍于此,读书其中,后更名曰四峰书院”。霍韬之弟霍任曾师从湛若水,潜心理学,“少与兄韬读书,僧舍衣冠相对,暑夜不改,人服其端庄,两试不遇,遂潜心理学。亲殁哀毁成痞,庐墓西樵,遂移家焉,兄方历显要,而任泉石自娱,栖西樵垂四十年,比卒,闻者莫不悲之”。四峰书院主讲为湛若水门人郭肇乾,“南海人,掌四峰书院教数年,师道甚严,后往来于湛若水门,日闻心性之旨,造诣益进”。甘学,“字于盘,番禺人,性行高洁,有志圣贤之学,弃举子业,入西樵从湛若水游,主四峰、玉泉,苦志力学,霍韬尝具本荐于朝”。更为有趣的是,西樵各大书院常相互讲学。

 

西樵山的许多建筑、台石都与理学家有关,如湛若水及其门人开辟有石榻、甘泉钓石、挂笏台、万竹台、二妙阁、澄心亭、中塱亭、玉泉精舍、烟霞隐居、栖霞楼、崇经楼、茹芝堂、正仪堂、乐园、仰止亭、乐尧庄、天阶精舍、半云亭、披云亭;方献夫及其门人建有方子钓台、观翠亭、方子山居、五龙堂、宝翰楼、啬墩亭、寒泉亭、小西湖亭;霍韬建有玉池钓台、聚仙台、仙留台、蟠龙石、消凡石、飞玉台、天池钓舸、宿宾馆、云路社学;庞嵩建大科草庐、鸣经阁、见易堂、云居堂;何维柏读书处有何子读书台。此外,诸多理学家的坊表、祠墓多建于西樵山,如太史坊、柱国坊、白沙祠、韩督宪祠、甘泉祠、西庄霍公祠、霍文敏公祠、高士李孔修墓、赠太子少保尚书霍华墓、孝子阮珩墓、甘泉行墓、中宪大夫知府庞嵩墓等。其实,这些士大夫除了建设书院,还对西樵山的入山道路进行疏通。

 

白云洞也是传播理学的重要阵地,“明嘉靖间,何东江先生始辟洞门,子明继志筑室读书,弼唐庞子题其洞而为之铭,名流类聚,共结词坛,汇成白云洞倡和,集而洞名遂著。洎万历中赵文懿公增设涤心桥、云瀑亭、采芝径,而洞名益彰”。活跃于白云洞的庞嵩、韦宪文等均习于理学。庞嵩,“南海人,嘉靖十三年举于乡,讲业罗浮山,从游者云集。……早从王守仁游,淹通五经,其在南京集诸生新泉书院相与讲习,罢官后……归从湛若水游,闻随处体认天理之旨,若水殁,学者翕然宗之。晚年筑室西樵大科峰下以栖息焉,食不兼味,世多其清苦。《理学名臣传》:嵩归游于甘泉之门,诣日益精。甘泉谓北有泾野,南有弼唐,江门之绪不坠矣”。韦宪文,南海“鹭洲人,弱冠即领乡荐,工诗赋,久之以为非安身正鹄,遂研精理学,由司训擢国子助教,著《居敬正义》诸书,期诸士为有用之学,历官同知提举,遂拂衣归,日与门人发明正修之旨。往还西樵天关与叶絅斋、霍勉斋书札,皆透彻宗旨,临川汤若士、高明区罗阳深相契,纳共学派,自江门而参之余姚以丰城为宗,著书数百卷,皆以阐明理学之要云”。

 

西樵各大书院在明代聚集了众多士人,“西樵讲学诸儒,湛若水出于白沙,方献夫等出自阳明。白沙之学以元公(即周敦颐)为主,由静而悟性,故其学孤行独诣,甘泉讲学最有名,承白沙之绪……从游者几遍天下。与阳明往复议论,一时有浙学、广学之分。至献夫则笃信于静,而疑朱子,取鹅湖一诗,谓孟子以后,见道直捷独陆子一人,而朱子未免支离,本阳明之说也”。乾隆年间,张锦芳论及西樵山书院云:古之为书院也以讲学,所谈者心性,所重者实践,其流也,或脱略书册,直趋本源,皆谓之理学。今之书院也以谈艺,穿穴经传,辨正文体,期于以文载道,是谓辞章之学。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